房建项目基础部位施工的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房建项目基础部位施工的技术要点

于乐

130823199310120023

摘要:房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其基础部位施工条件复杂,不可控因素多,且基础承受着上部结构荷载,对于结构安全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在基础部位施工时,要着重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控制,确保基础部位的施工质量,为上部结构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阐述了房建项目基础部位的施工特点,总结分析了基础部位施工时的关键技术要点,以有效保证房建项目的施工质量,为房建项目的基础部位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房建项目;基础部位;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随着近年来房地产项目突飞猛进的发展,房建项目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基础部位作为项目施工中的重要节点部位,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整体能否顺利实施。针对基础部位施工的自身特点,针对性的优化施工技术,加强施工技术要点控制,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对于建筑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房建项目基础部位施工特点

1.1施工环境复杂、不可控因素多

房建项目基础部位施工时,受到多重外部环境的影响。基础部位施工时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要求,对基坑进行支护,为基础部位提供工作面,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地下水位情况、周边建筑的变形沉降情况等均会对基础部位的施工造成影响,且地下水位变化、支护结构的变形等众多不可控因素直接影响到基础部位施工的安全,因此,基础部位施工受干扰因素多,且安全风险大,需要科学严谨的组织施工,选择高效可靠的施工技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快速施工。

1.2基础埋置深、安全风险大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基础埋置深度也随时加深,从而也导致基础部位施工时的安全风险较大。在基础部位施工时,为有效保证其安全开展,首先要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于埋置深度超过5米的深基坑,要对方案进行专家论证,以确保方案的安全可靠,降低安全风险。对于基础部位施工时,要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对有可能造成安全风险出现的监控指标加强测量和控制,如对于基坑变形、地下水位变化、周边建筑的变形等,通过科学监测,及时掌握动态变化,以确保基础部位的安全实施。

1.3基础部位施工难度大、后续整改困难

基础部位施工由于场地、环境局限,在施工时具有较大的难度,且如存在质量问题,后续进行整改相对困难,因此,在施工中要更加强调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对细节部位加强质量管理。如基础部位的防水工程,在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并加强过程中的质量验收,切实保证防水施工质量,如控制不当,后续造成渗漏,整改起来难度相当大,且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2房建项目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基础部位施工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顺利。首先,在技术准备上,针对现场客观条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要结合地勘报告、场地实际情况、外部环境等统筹考虑,确保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在人员准备上,要选择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人员来进行施工组织,来保证基础施工的规范性。在场地准备上,现场的高程、定位引测点等均做好复核,并对控制点做好保护措施。

2.2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安全可靠的基坑支护是保证基础施工的先决条件。在基坑支护技术实施之前,针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细致勘查,加大对工程施工中各类资料的收集,做好土体取样,为基坑支护技术价值的发挥奠定基础[1]。通过对土样的收集进行土体检测,加大对相关数据的科学化分析,根据数据预测施工中的水位,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所有的因素确定之后,采用相关的措施,满足基坑支护的相关要求,为基础部位的施工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另外,加强支护结构的施工验收和动态监测,支护结构尽管作为临时结构,但其质量的好坏对基础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且一旦支护结构出现安全风险,将会对基础部位的施工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对支护结构进行过程验收,并对支护结构按照监测方案进行动态观测,掌握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确保基础部位的安全施工环境。

2.3基础部位土方开挖技术要点

基础部位土方开挖时,对于较深基坑的开挖方案要经过多次论证,必要时要请专家进行论证,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开始时,要严格按照方案既定的开挖方式和开挖顺序进行,对于一些工程量较大的基坑,要分段分层开挖,避免局部土体受力过大造成基坑支护结构变形[2]。同时,需要加大对施工周围环境的保护,并采用科学的安全保障措施,降低施工开挖中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最后,对于开挖机械和行走车辆,注意对支护结构的影响,严禁对支护结构造成破坏或受力改变。

2.4基础部位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基础部位混凝土具有强度高、体量大、抗渗性能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在施工时要有针对性的加强质量控制,对于施工技术的要点有效把控,以确保基础部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首先,对于混凝土的原材料上,加强配合比的审核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通过对试配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抗渗性能等指标进行试验,来判断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其次,在混凝土的浇筑上,主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和重要节点的处理,在振捣上,注意振捣棒型号的选择与实际浇筑情况相匹配,并按照方案中的振捣顺序及布点设置严格实施,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对于一些重要节点部位,如施工缝、后浇带、导墙部位的混凝土衔接,保证其浇筑的密实性,以达到较好的抗渗效果。最后,在混凝土的养护上,当混凝土处于浇筑环节时,可及时为其进行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二层麻毡,然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定期为其浇水湿润,防止因脱水产生裂缝,尤其在冬季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和方案做好相应的保温措施和测温,防止基础部位混凝土因水化热大量聚集而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

2.5基础部位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根据基础部位的设计要求,对于防水施工技术要严格控制,切实保证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在材料控制上,对于防水材料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验收,对于一些重要指标,如防水卷材的适用温度等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严格审核,确保防水材料的自身质量。其次,在防水施工时,对于一些节点部位要加强控制,如阴阳角部位防水卷材的附加层设置、地下室墙体穿管道部位的防水细部处理等要严格按照方案或构造图集节点进行施工,切实做好基础部位的防水措施[4]。最后,对于一些有渗漏隐患的节点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部位,按照规范要求,对止水钢板、混凝土强度、接茬部位的细部处理等均要仔细检查,控制好质量,以保证基础部位的整体施工质量。

结语

房建项目基础部位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关键性影响,因此,我们在分析基础部位的施工特点和施工难点的同时,要针对性的加强质量控制,从施工技术的选择、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上加强管理,通过每一道工序的细节控制,每一个细节的严格管理,从支护结构、土方开挖、钢筋、模板、混凝土的施工、防水工程的细部处理等一系列的分项工程中加强控制,来有效保证基础部位的施工质量,为上部结构的顺利开展、整体项目的安全实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朝兴.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要点探讨[J].居业,2020:112-113.

[2]王跃.建筑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J].居业,2020:133-134.

[3]袁旭.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发展导向,2019:299-299.

[4]沈维华,管志伟.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名城绘,2019:0110-0110.

[5]司杰.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J].装饰装修天地,201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