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

余亚奎

杭州市会展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对于建筑设计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当前情况下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建筑的品质参差不齐,建筑效果不甚理想,由此产生了大量的“错漏碰缺”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对建筑设计行业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设计一体化的理念和具体实践方法,希望通过一体化的设计解决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此方法的指导下,希望能有效缩短设计时间,提高设计品质,达到高质量完成设计效果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

引言:现代建筑的设计阶段,专业化的分工越来越明显,参与的设计单位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一些特殊复杂的建筑,如会展中心,医院等项目。参与的设计单位少则十几家,多则二十多家。专业化的细分虽然是好事,但同时也带了新的问题。在设计过程由于参与单位的过多,导致各个专业存在信息不交圈,彼此脱节的情况。这直接就导致了项目后期效果不统一以及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错漏碰缺的问题。进而造成项目产生大量变更,资源浪费,品质不佳等现象。要解决这个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一体化的设计可能是个不错的方向。

一、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含义

建筑学(Architecture),是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学科。在广义的建筑学范畴内包含建筑,室内,景观等各个专业。所谓“一体化”,是指把若干分散模块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组织。“建筑一体化”的含义就是在建筑的全局观的基础上,将各个专业设计建立起协调统一,有机融合的设计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将建筑效果,文化风格上,甚至是图纸要求都做到融合统一。从而实现建筑空间、视觉、性能等一体化,真正的做到提升建筑的品质。

二、建筑一体化设计的优势

通过对若干项目的研究发现,建筑一体化设计在大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 :(1)设计层面:从设计层面来说可以有效的避免各个专业设计对设计理念理解的不同而造成的形式不统一;(2)成本层面:从成本层面能够有效的避免各个专业之间的不协同而造成的“错漏碰缺”的问题。减少二次拆改,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3)施工层面:从施工层面来说有利于施工程序的统筹安排从而缩短工期;(4)运营层面:从实际的运营层面来说,运营单位提前介入能有效减少未来的拆改量。满足运营单位的不同诉求,才是一个合格的产品。

三、建筑一体化设计的现状

但在当前情况下,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开展却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一)设计界面因素

行业的发展越来越细分,现大部分项目倾向于将不同专业设计分包给不同的设计单位。各个专项设计由不同的设计单位参与设计,同时不少专项设计师缺少建筑整体统一的风格思维,这就照成了设计理念不统一,各自为政。最后的成果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因而影响了项目的推进。

(二)设计时间因素

同时现处于地产快速开发的阶段,项目的高周转成为常态,这就要求设计师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出图。而甲方对于节点越来越重视,而非图纸的质量和设计效果。并且流水线式的设计模式,使得设计师很难坚持自己的设计原则。一心只想快速完成节点任务。缺少合理的设计周期,使得建筑的品质越来越差。更别谈去整合其它不同的专业。

(三)甲方专业因素

部分建设单位缺少相对专业开发设计管控人员,同时也缺少有效的管控办法和经验。在实际的项目设计过程中,存在项目定位不清晰,工作界面不准确、时间安排不合理、各方交流不顺畅、管理思路的紊乱等问题。从而导致了大量的设计调整。这就很难保证设计质量的延续以及效果的统一。

(四)经济效益因素

2002年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迄今已经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里,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价水平也翻了好几番,而建筑师的设计费依然遵循着十多年前的收费标准。并且由于市场的恶性竞争,不少建设单位甚至要求设计费用打折。设计师难以获得与劳动付出成正比的收入。这也导致了设计师不愿意付出更多去协调统一其他设计单位。

三、建筑一体化设计的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推广也是任重道远。但是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不管是建设单位还是设计单位,首先都应该建立统一的设计理念,以建筑一体化为出发点,协调统一整体与专项设计的联系。实现建筑的空间、心理和功能等的一体化。基于之前论述,可以有如下策略来推动建筑一体化设计。

(1)建筑师负责制:住建部在2015年3月提出“建筑师负责制”后。全国各地先后开展“建筑师负责制”的探索。“建筑师负责制”是以担任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主持人或设计总负责人的注册建筑师(以下称为责任建筑师)为核心的设计团队,依托所在的设计企业为实施主体,依据合同约定,对民用建筑工程全过程或部分阶段提供设计咨询管理服务,最终将符合建设单位要求的建筑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建设单位的一种工作模式。责任建筑师及团队可以对工程项目的规划策划、报批报建、设计及设计管理、招标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竣工验收、评先创优等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管理服务,并对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行政审批、技术审查等承担相关责任。充分发挥建筑师及其团队在工程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持建筑师为龙头。各专项设计保持同步一致。各个专项设计在方案阶段同步启动。形成高度参与、高度配合的机制,并贯穿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使用全过程,为建筑一体化设计奠定基础。

(2)设计总承包制:设计总包是由某一设计单位总承包负责,并组织其它分包设计单位配合对建设项目进行专项设计的形式。这个总负责设计单位就是该项目的设计总包单位。他对建设项目设计的合理性、整体性和统一性负责。设计总包单位的主要职责是:除负责完成本身承担的设计任务外;还需负责管理控制各分包设计单位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继续统一设计标准、规范、深度和要求。充分发挥设计单位的能动性,为建筑一体化提供支撑。

(3)项目运营前置:提前协同将来项目运营单位,提前参与到前期的设计过程中。将项目的运营理念提前植入设计中,可以很大限度地避免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项目的二次改造而形成浪费。这样也极大地增强了运营单位对设计图纸的认可度,有效减少未来的设计修改工作量。才能真正将各项设计运营相互融合统一。这是推动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前提。

(4)运用软件技术:充分发挥现代设计软件的用处。随科技的进步以及软件技术的发展,Rhino、Revit、ArchiCAD等软件可以将三维的空间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样非常有利于各个参与单位对项目的理解,方便交流以及达成共识。同时也解决了常规二维图纸无法表述的难题,也解决了各个专业交叉碰撞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复杂的公建项目,这种建筑信息模型的技术非常有利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实现。

(5)统一设计理念:在项目刚开展的阶段,所有的参与团队一定要统一思想,强调项目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打破常规的管理模式,不在是单向的管理方式,而是采取各专业穿插,提资交互的动态设计过程。大家有分有合。项目团队形成合力。同时,对建设单位的设计团队统一思想,以推动建筑设计一体化为重点,为设计院开展工作夯实了基础。

结语:建筑设计今后会朝着越来越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而一体化设计也是大势所趋,这同时也是今后设计单位的发展方向之一,而同时大家对建筑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倡一体化设计思路也是顺势而为。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通过建筑师负责制、设计总承包制以及运用一些先进的软件技术等来实现建筑的一体化的设计。同时必须倡导建设单位通过合理收费制度来调动设计单位的主观能动性。这将必然能发挥建筑一体化设计的优势,建筑的品质也必然能够提升,从而达到“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料”的设计目标。

[1]《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张子奇 • 基于BIM的装配式住宅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研究 [D]。山东建筑大学,2019

[4]沈建. 从设计角度探析建筑与室内一体化设计流程管理[J]. 设计与案例, 2020(2月(上)).

[5]沈建. 建筑一体化设计及实践研究[J].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 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