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3

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董烨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  230001

摘要:文章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归纳和剖析,从理论、教学过程、反馈追踪等方面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总结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理论指导,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结合教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整合教师资源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方向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高速发展,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模式不断依托多种形式、多平台、多渠道展开。与此同时,当前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全面的要求伴随着研究生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学习科研、就业压力等现实问题逐渐增多传统的研究生教育除了提升专业水平和培养科研能力为主要着力点之外,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注也应不断加大,从而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顺应新时期发展的人才需求

国家要发展,就必须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各院校在数量与素质上都面临着双重的挑战。研究生队伍是我国科技强国的关键力量。所以,仅依靠于现代化科技与较为完善的专业技能远不足以支撑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还需其本身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以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此,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大力发展和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研究生队伍。

(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根据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处于研究生阶段的年轻人在长期教育和学习的过程当中,思想和心理已经逐渐成熟,但仍然存有不确定性的特征。由于部分研究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会因一些现实问题,如学业和科研压力较大以及自身经济条件有限和就业前景不看好等,极易引发自身产生焦虑或急躁等心理问题。因而,对研究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他们可以正确认识、接受和评价自己,当研究生群体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要引导他们正确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及时疏导他们的负面情绪,改善其心理环境,从而使得他们可以健康发展,并且也能有效激发其内在的发展潜能,提高自信,使他们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可以勇敢面对未来的种种风险与挑战。

二、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从整体上看,我国研究生的心态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大多数研究生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困境或冲突的困扰,比如学业和就业压力以及人际交往关系等问题,各类影响因素之间也会彼此有所关联,极易导致研究生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各种表现形式和不同程度上的问题。

(一)学业科研压力

研究生群体由于受学业和科研目标等因素的影响,在心理健康发展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如科研工作往往具有极强的专属性,通常对于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研究生自身需要掌握极高的综合专业素养例如,优秀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极强的执行力以及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为熟练的科研技巧等,而研究生的科研目标与最终所得成果,除与研究生其自身的勤奋程度有关之外,也与研究生导师的科研选题方向和指导教学方式以及科研平台和科研经费支持力度等影响因素有关。研究生阶段科研任务较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完成。这一过程当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在科研实验操作过程当中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科研论文中遇到技术困难以及科研团队合作中出现团队成员无法适应等问题,都可能会严重影响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科研效率等问题。这需要研究生花大量时间去向导师请教或操作实验,容易导致陷入精力不足的状态。并且,研究生在一开始进入院校后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师生之间也缺乏足够的熟悉感,可能会导致科研课题的研究陷入困境,极易产生失落迷茫和焦虑等各种心理压力。若不能适当地疏导这种较为紧张的心理状态,可能导致他们失去自信,进而出现消极厌烦的心理。

(二)缺乏沟通协调能力

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对知识、技能与能力的理解与掌握,因此能够获得导师有效支持对于学业完成尤为关键。然而,部分研究生往往缺乏足够的沟通协调能力,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传达信息,从而导致事与愿违。这往往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没有将培养研究生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而安排给学生进行指导,导致学生缺乏沟通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没有及时将自己的问题和导师进行反馈。所以,在导师和学生沟通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导致双方彼此不理解、不信任而产生无法有效合作的失落困苦

此外,研究生日常人际交互倾向于网络化沟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等上网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沟通交流中倾向于使用各种网络聊天工具。而网络所具有的虚拟化特点,使得研究生免去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害羞

省去冗长的文字表达,又能显得生动灵活,能够活跃聊天气氛。但同时也导致他们缺乏现实沟通能力的锻炼现实生活中大量需要“直面”的沟通场景,他们也会显得力不从心,从而无所适从。

(三)自我发展路径不明晰

由于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与科研工作,研究生在校期间较少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对社会工作需求等关注不多。再加上一部分研究生学校、专业方向、导师的遴选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等、接受调剂与个人预想不符等情况,在学习中一直被动接受安排,能主动规划研究和发展方向,从而导致自我发展路径不清晰,继而产生迷惘困惑。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学术研究瓶颈,或是求职困境,往往很难迎刃而解。

三、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和明确的目标,未能重点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部门大多侧重于心理问题的咨询,偏向于疏导个人问题。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通常将重点放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从而忽视了其自身的作用,导致深层的教育目标较为模糊。而在研究生的学业过程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导师进行接触,而导师大多将精力放在学术指导这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专业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着一定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普通教育工作者缺乏专业系统化的训练流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把控程度不足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教育方式缺乏创新性

目前,我国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是同一批人,因此大多将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等直接套用到了研究生这一群体上。然而研究生的生源和年龄结构跨度较大,家庭经济状况不同,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程度不一。在学业方面则是导师引导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对于研究专业和方向的实际需求也各不相同。研究生在进行创新性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导致他们的压力来源较多,这表明了这一群体与本科生群体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同时,研究生的思想意识更加成熟,有着个人的价值观念与生活目标,也更加注重对社会和未来的思考,并主动寻求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联结,从而达到自身发展和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这就需要针对研究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对其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避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一种较为形式的工作。

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具体解决对策

(一)明确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对研究生群体来说,既是帮助研究生提高自身素质的手段,也是帮助教师和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不足、努力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增强自我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教育和生活环境的过程。从目前来看,尽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研究生教育方法方式上存在局限性,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一群体中普及开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加强对研究生群体自身的积极心理调适能力和学习能力改造。在新时期下,研究生群体应该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对自身进行合理科学规划,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自我管理体系,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创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我国人才战略、促进现代社会发展、促进个体全面成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使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得到有效地利用,在数量规模有限的前提下,提高师资力量的专业化程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有效运用本身的教育资源,通过与研究生可以频繁接触的机会,关注并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在心理和情绪上予以适当的关心与帮助,增进师生双方之间在科研学术和心理方面的互动交流。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利用研究生辅导员和专业课程教师等管理服务人员组成的师资队伍,并充分利用其影响力。相关师资人员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个人职责,积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以及院校中有关心理咨询服务的途径,及时关注研究生的心理状况,要积极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对研究生的管理服务过程当中积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为研究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构建和谐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校园环境

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和必要性,需分阶段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组织5.25心理健康文化节开展心理危机个案专项辅导团体心理训练等主题活动根据心理咨询师的发展需要,大力支持专业技能培训和督导。定期组织对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开展情绪疏导等相关技巧培训,朋辈心理督导等专项业务交流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共同助力研究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科研工作,具有更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弹性,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处变不惊,灵活应对逐步推进实施

的过程中,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育人环境。

结语: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心理特质、个人成长生活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各类影响因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研究生人才的主要场所,应充分认识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必要性,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和师资队伍,真正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效

参考文献:

[1]王琪.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以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J].山西青年,2022(21):187-189.

[2]李新利.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模式探索[J].心理月刊,2022(16):222-223+237.

[3]李素敏,米志旭.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循证经验[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07):96-100.

[4]曲杰娟,朱亚丽,杜文军.高校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然优势与实然困境[J].山西青年,2022(04):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