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文化”植入幼儿心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1

将“传统文化”植入幼儿心中

徐萍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幼儿优良品格尤其重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与传承,我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尝试以感受体验为主体,家园共育为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

一、家园共育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既是社会文化也是家庭文化,幼儿园与家长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作为教师,我积极引导、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并建立家长资源库。通过调查问卷、自主报名等多种形式,收集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去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孩子们最喜欢哪些传统节日,在家中用什么方式过节?”“您的孩子对玩沙包、跳皮筋等传统游戏是否感兴趣?”“对于传统的美术活动剪纸、脸谱、泥塑等是否有所了解?”“孩子对于古诗、成语、民间故事、谜语等是否喜欢?”“您认为传统礼仪教育对孩子会有哪些重要性?”“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应融入哪些传统教育?”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家长孩子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家园共育开展传统教育活动。

每次“传统活动”的开展,都是家园共同配合完成的,在家中以家庭为单位、在幼儿园孩子们以群体为单位进行活动,如:在端午节活动中,在幼儿园我利用幻灯片让孩子们了解了一些“端午节”来历和习俗,带孩子们说一说端午节有哪些活动,带孩子感受划龙舟、佩戴美丽的五彩线、制作小粽子、给亲人送祝福等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带孩子一起去踏青、挂艾草、包粽子、吃粽子、戴香囊与亲人团聚等,还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分享节日活动,感受每个家庭的幸福节日。

在“春节”活动中,让孩子们和老师伙伴一起布置教室、画灯笼、挂彩带、猜谜语,为老师伙伴送祝福。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准备年货、包饺子、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穿新衣、吃团圆饭、拜大年等,感受“春节”的喜庆欢乐氛围。在班级中老师、家长、孩子互送祝福、祝愿美满幸福、祥和新年的开启。

二、传统文化助力幼儿成长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结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我将“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培养,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孩子的生活。

(一)培养孩子传统文化的内容。

1.传统节日类(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传统游戏类(如棋类游戏、跳绳游戏、追逐游戏)。

3.传统文学类(如民间故事、故事、绕口令、猜谜语、成语、童谣、古诗词等)。

4.传统艺术类(如剪纸、国画、中国结、京剧脸谱、陶瓷等)。

5.传统建筑类(如长城、天安门、故宫等)。

6.传统服饰类(如丝绸、旗袍、少数民族特色服装等)。

7.传统科技类(如四大发明、中医等)。

8.传统饮食类(如饺子、面条、汤圆等)茶文化。

(二)结合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培养。

小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开发具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

中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尊敬父母、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大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开展古诗词为切入点,让幼儿从诗词中体会韵味,品味诗词的无穷魅力,了解传统文化、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从而体会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崇敬。

三、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重在一个“育”字,我们认为除了教育,“育”更有实践体验的含义。将传统文化及其内在精神外化为幼儿的行动,是家园共育的重要使命。

社会实践是有效的传承方式,幼儿园内的传统文化体验毕竟是有限的。为了丰富幼儿的传统文化体验,教师鼓励家长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拓展幼儿的体验与学习,从而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幼儿在活动中感知传统、走进传统、品味传统。家园携手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让幼儿在多维度的体验中感受传统节日氛围,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们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融入到幼儿的生活,让传统文化植入幼儿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