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

林宇鹏

深圳市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为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较低问题,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施工质量控制难点,提出应加强技术管理,促进精准化施工,加强材料管理,重点进行混凝土等建设材料强度质量控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加强人员安全管理,采用先进管理制度和设备,通过智慧工地建设、人员实名制管理等促进安全作业,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管理;施工安全

1落实技术标准管理,加强精准化施工

1.1地基建设质控

地基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稳定性。基坑建设过程中,通过现代仪器设备勘测,综合评估施工场地环境,基于地质水文环境设计基坑,科学建设地基。地基施工重点环节是锚索施工。常见施工技术标准如下:(1)定位孔施工:横向孔距与设计孔距最大误差值为10 cm,竖向最大误差值为5 cm,同时孔位标高与设计标高误差不超过5 cm。(2)钻孔施工:在此作业环节,作业同时动态监控周围地层稳定性,钻孔时严格监控轴线偏斜率,保证不超过2 %。钻孔倾斜率、锚索长度偏差应控制在1°以内,孔深应不超过101 %设计长度,施工后孔深与设计长度允许误差值50 cm。(3)清孔施工:在清孔施工中,风压参数设置为(0.1~0.2)MPa,同时严格防控碎屑飞溅。(4)安装锚索施工:单股钢绞线长度与设计长度误差值不超过5 cm,规范使用隔离架施工,绑扎排气管、注浆管,孔底、注浆管底口距离不超过50 cm,在锚固端安装导向帽部件,锚杆插入深度不低于95 %设计深度。(5)一次注浆施工:通常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水灰比配制为水:灰=(0.40~0.45),注浆压力控制为(0.4~0.6)MPa,同时要求注浆量不低于理论浆量,浆体强度不低于设计要求。(6)二次注浆施工:一次注浆完成后,水泥结石体强度不低于5.0 MPa,水灰比要求与一次注浆要求一致,注浆压力要求(2.0~3.0)MPa。(7)腰梁、台座安装施工:桩身应紧密贴合腰梁,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充腰梁背后,台座面要求与锚索轴线保持垂直,施工后台面应为平整状态,杜绝以锚索自由端区域承重部位。(8)预应力张拉施工:锚固体强度不低于15 MPa,专业设备张拉进行标定。荷载设计(0.10~0.20)N时,持续监测土层位移2 min,加荷速率不超过100 kN/min;荷载设计为0.50 N或者0.75 N时,应持续监测位移5 min,要求加荷速率不超过100 kN/min;荷载设计为1.00 N时,应持续监测岩土层5 min,持续监测黏土层10 min,加荷速率要求控制在100 kN/min以内;荷载设计为(1.05~1.10)N时,持续监测岩土10 min,监测黏土15 min,同时加荷速率要求不超过50 kN/min。(9)试验测试:基本试验锚杆数量不低于3根,在验收试验环节,测试根数应由锚杆总数量决定,测试数量不低于5 %总根数。(10)轴力监测作业:每100取2,通过此种方式选取轴力测试锚杆,在实施监测时,应保证锚杆、桩、支撑监测点处于同一轴线。开挖期间,每天进行一次观测。完成开挖作业后,第(1~7)d每天各观测1次。作业完成后第(8~15)d,每2天观测1次。施工后第(16~30)d,每3天观测1次。作业完成1个月后,应保证每周观测1次。

1.2模板安装施工质控

在此类施工中,应保证预埋钢板对准设计中心线,偏移距离不超过0.3 cm,保证预留孔、预埋孔与中心位置偏离不超过0.3 cm。插筋与中心线误差允许值为0.5 cm,同时保证插筋外漏不超过1 cm。螺栓部件预埋施工中,与中心线偏离不超过0.2 cm,并且保证螺栓外露控制在1 cm以内,尺寸误差允许值不超过1 cm。模板安装是进行轴线定位,偏离误差最大值为0.5 cm。

在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属于重要施工内容。模板施工保修架设支护结构以及构建承重架。准确阅读施工图纸后,按照施工要求规范作业。严格依据模板规格、材料要求以及支撑系统建设要求施工,规范处理接头部位。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动态监控施工现场。杆底部支撑结构作业中,需要结合支撑上层荷载施工,模板立杆负荷要求不低于2层立柱,立柱底部垫设施工杜绝采用脆性材料(例如常规砖料),应选择高韧性木垫板材料。为符合立柱建设稳定性要求,立柱施工中应采用剪刀撑结合水平支撑结构。2 m高度以上立杆需要配备2道水平支撑结构。满堂模板立杆作业必须予以加固施工,巩固水平支撑。根据实际立杆高度确定加设水平支撑数量,立杆高度每提升(1.5~2.0)m,同时应加设1道水平支撑。应精准核算立柱间距。以Φ48钢立柱材料管为例,在该类施工时,应保证立足间距不超过1 m[1]

1.3预制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误差控制

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方案时,需要精准控制构件安装位置。应明确技术指标,严格执行技术标准。通常情况下,绑扎钢筋骨架环节中,长度误差允许值为2.1 cm,高度与宽度误差允许值为小于等于0.5 cm。受力钢筋施工标准为,基层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厚度误差控制在1 cm以内,梁、柱保护层厚度杜绝0.5 cm以上误差。钢筋间距与设计间距误差小于等于1 c,排距误差允许值为0.5 cm。建筑外壳、墙、板区域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厚度间距不超过0.3 cm。钢筋、箍筋绑扎横向误差在0.3 cm以内,预埋件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偏离不超过0.5 cm。

2落实材料质控管理,加强材料应用把关

工程管理中必须严格把关建筑材料,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材料。现代建筑通常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建设材料。在实际施工时,应根据各部分具体建设要求科学选择相应强度的材料。混凝土施工时应科学控制材料配制地点与施工作业地点间距,避免间距过长,以免影响材料应用强度。在某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要求如下(见表1)[2]

1 混凝土配制要求

原材料

设计要求

材料搅拌后实际技术指标

含气量

≥4 %

4.5 %

坍落度

(160~200)mm

200mm

胶凝量

(320~400)kg/m3

400 kg/m3

水胶比

不超过0.45

0.39

电通量

低于1200 C

575 C

含碱量

不超过3.0 kg/m3

2.10 kg/m3

三氧化硫含量

4.00 %以内

1.5 %

氯离子含量

胶凝材料控制为≤0.10 %

0.01 %

抗压强度

C35

第3 d为22.1 MPa,第1周为27.4 MPa,1个月为136.8 MPa,2个月为45.0MPa

3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加强实名制管理

在工程管理中心进行人员实名制登记管理,人员入场时强制实名制登记。基于上述信息构建信息资料库,动态更新信息。全部施工人员使用工作牌通行。进入或者离开施工现场时进行如上管理,日常活动中随时采集人员活动信息。月度汇总信息,数据分析了解出勤数据,合理安排排班。办理专属银行卡,实名制交付应付款项,避免欠薪,保障施工人员利益。

结论:综上所述,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应进行技术、人员、材料等多维度管理,全方位开展规范管理,促进安全作业和精细化管理,从而建设高质量项目,保证业主利益。在此过程中应明确技术要求,加强技术更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标准促进高质量施工质控和工程管理。

参考文献:

[1]侯忠良,侯振文,杜重洋.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07):130-132.

[2]本刊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 55032-2022[J]. 招标采购管理,202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