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康建筑中传统与现代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路易斯康建筑中传统与现代性研究

刘美廷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68

摘要:一个60年代的建筑师,像加西亚洛佩兹用完全现代的色彩和素描关系,演绎心中的建筑空间。康的想法是如此有哲理的,还记的原来看过一个康当年教学的视频,康说“砖自己就想成为拱”,他对几乎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理解,砖,木材,混凝土,每种材料都各尽其用,发挥着自己的特性。康认为光是人神之间的一种对话,他的作用就是展现这种对话。他不仅展现光明,也展现阴影,康总是着力表达着自己对光的崇拜

关键词:路易斯康,金贝儿美术馆,材质,光,纪念性

1.路易斯康的空间的混沌和纪念性

路易斯·康认为建筑是可度量和不可度量的结合,在他的著作《静谧与光明》中,他用静谧这个字眼代表不可度量的事物,使用光明这个字眼代表可度量的事物。康认为建筑设计的美学存在于静谧与光明之间的门槛处,康称之为阴影的宝库。他认为伟大的建筑始于对不可度量的领悟,然后把可度量的当做工具去建造它,当建筑物完成,它带领我们回到了当初对不可度量的领悟中。

例如在萨克生物研究所的设计初期,委托者就表达了对这个建筑的空间意图:“建一个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殿堂,并且这殿堂的艺术性值得大画家毕加索前来观赏。”而康要做的,正是将此转换成一根一根精确的线条,再一砖一瓦的建造起来。最终,得到了萨克生物研究学院这件有神性的作品。建筑又回归到了神圣的不可触摸的状态,似乎在目光所及的海天尽头供奉着某个神灵。然而跟神庙不一样的是,这个轴线的尽头是空的,只有遥远的天和海相遇的那条线。与其说这座建筑是在跟自然对话,不如说人在这个由建筑与自然共同构成的诗意之中,可以与自我对话。

在设计过程中,当康在处理研究所的中庭空间时,他登临屋顶远眺大西洋并表示:”这里应该是石头和砂砾的广场,这样才会得到一个与天连接的立面“。萨克研究所在立面和建筑体量方面与古希腊庙宇相似。康曾经自学过考古学,对古希腊古罗马的构成原则推崇备至。康表示,希腊人并没有掌握象我们今天这样多而广泛的知识,却创造出了不起的东西。正是因为他们并无太多的选择余地,一开始就考虑如何用所掌握的较少的方法把意愿强烈地表达出来,他们的思想是朴素的,系统的。

需要强调的是,在建筑功能方面,萨克生物研究所解决了横向管道铺设的问题,费城医学中心通过空腹大梁来容纳设备管道,而萨克生物研究所预留了2.7米高的设备夹层(现在设备夹层高度普遍为2.1m),高设备夹层让设备管道铺设更加方便,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空间体验。

路易斯康建筑作品中混沌空间美学的体验,第一个方面是从人类学和美学的角度总结出建筑的纪念性审美规律,包括仪式文化经验,集体美学心理和历史建筑的在纪念性与法式上的审美沿革。从而导出一个审美形式的原因——我们究竟为什么会为一个建筑而动容?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美。

2.形式对功能的引导和提问

康作为现代主义的大师,在现代主义大师的群星璀璨中别具一格。现代主义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功能至上,形式服务于功能,密斯·凡·德罗说:“(建筑)必须满足我们时代的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需要。”然而康却坚定的认为功能从属于形式,用康的话说:“形式引起功能”。康认为形式是重要的,而功能可以随形式变化。

但是,这并不代表康对功能毫不关心,反而正是因为如此,康对功能的把握要更加精道。

在费城医学中心的设计中,康预留了直通上下的设备管道井,而往往仅仅只作为功能构件的管道井被康设计到了外立面上。与此同时,高耸入云的楼梯间与塔楼相映成趣,康在费城医学中心这个作品中,提出了主空间和辅空间的概念。所谓“主空间”指的是周围包括实验室和研究室的塔楼,“辅空间”则是中心服务塔楼。两个区域被竖塔明确地分开,通过联接的廊道,辅助部分又可很方便地为工作部分服务。小沙里宁曾向康提问,费城医学中心是建筑的成功还是结构的成功,康说“它的结构要素和形状,是那样逻辑地关联着建筑上的需要,以至建筑和结构不能分开。”

当时在现代主义建筑中盛行的主流思想是按照均质空间的原则来划分空间,如密斯等大师,常将所有的功能统筹于一个完整的方形体量之下。而一直在追求极致形式的康,提出将管道和结构的构件置于外部,成为装饰和形式的一部分,仍然把功能完成得很好。因此,康也认为,功能是设计的下限,如果只满足功能,建筑不过就是个遮风挡雨的庇护所。

3.基本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源于对自然抽象的总结,欧式几何的基本图形总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康深知这一点,尤其擅长对圆形和圆拱的利用,这两者也是古代拱券的原型。康喜欢用圆形,圆弧,方形和三角形,而且经常使用的是完型,擅长用完美的欧氏图形营造出至高无上的空间氛围。

以往的建筑师,虽然用完型,但是却总希望用一种手段去打破或者提升完型,而康不同,这些完整的几何图形,让建筑拥有鲜明的纪念性,或许这也是康身上不经意留露出的古典主义的影子。

  1. 材料与光

从现代主义的三位先驱到后面的四位大师,再至科林·罗的德系学派的九宫格法等流变,在现代主义的语境中,空间都是流变且均匀的。换言之,空间可以随意揉捏而无生命。而路易斯康对建筑的思考中,他总是在问一座建筑想成为什么。他在一张速写作品里清晰地呈现了自己的想法,一个穹顶带有自然光源的空间是与人发生交流的场所。

金贝儿美术馆位于沃思堡占地3.8公顷的文化区,为金贝尔夫妇的艺术藏品设计一个美术馆,

在此空间里,康通过16个拱形空间单元的重复组合,带给了参访者与艺术品间的亲密体验。对康而言,每个经典比例的拱形结构体单元就是一间“房间”,金贝尔美术馆就是这一间间“房间”的组合体,它就是一个“社会”。

结构工程师奥古斯特·考曼丹特对拱顶的摆线结构体系提出了薄壳的设想。12.7厘米厚的现浇混凝土薄壳只需在拱顶两端使用四根60厘米见方的混凝土柱就能够有效支起。在摆线拱顶下短边需要实墙的地方,康使用了玻璃来处理混凝土梁和不承重的实墙间相接处的节点问题,宽度不一的狭小玻璃缝隙,不会引入直射的自然光,但给身处没有窗户的画廊中的观者提供了另外一个和天空接触的界面。

美术馆的主入口和画廊空间被安排在二层,屋顶是画廊空间自然光的主要来源。光线通过安装在弧形屋顶高点上的一系列3米长的条形天窗进入室内。但直射光除了会带来眩光之外,也会破坏艺术品。照明工程师理查德·凯利利用计算机设计深化了弧形铝质反光板,以作为间接照明所需要的反射面。经过计算的穿孔铝板、不透光的铝板和人工照明灯具都可以安装在这个弧形的系统之上,并视需求以不同配置应用在画廊、大厅空间以及餐厅之中。这个系统为金贝尔美术馆带来了银色的光芒,使美术馆的内部空间带着一种空灵的气质。

美术馆二层的两个内庭院为户外雕塑展示场地,同时也是自然光的主要来源之一,康将铝质反射板带进的自然光称为“银光”,从中庭射入的光线称为“绿光”。在半埋于地下的一层中,两层高的内庭院为在修复室里工作的人员带进了非直射的自然光源,另外一处位于美术馆西侧的建筑和户外廊道间的两处2.4米的采光井,则为无采光面的办公室以及工作室提供了自然光线。

结语

从路易康的设计本身出发,基于他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手法发展出善于利用几何形体的原型起点。运用基本几何构成建筑组合原则,并考虑材质对室内光影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跟第一个方面进行综合与回应。又基于路易斯康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所接受的古典主义教学以及自学考古学带来的思想影响,表现了康向同时期其他建筑师学习的经验,以及康的设计哲学成熟的过程。

参考文献

《形式,结构和光的统一——路易斯康建筑空间形式的几何秩序表达及演变》杨依桓;衣峥;严建伟2021-06-15《建筑与文化》

《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基于采光的路易斯康作品解析》刘琦;曹亚楠;卢乾2018-08-15《华中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