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蒋雄

岳阳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引起了热烈反响。精明增长理论广泛应用于城市化地区,而在广大乡村地区的探讨仍较少。新时代,我国的乡村也由原来粗放式逐步过渡到以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精明增长层面,需要转变思路在全面分析乡村地区发展历程和地域格局之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完整的发展体系,推动乡村地区的持续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分析了乡村“精明增长”实践进程,从生态治理、组织协调、产业经营、文化发展等方面探讨了乡村振兴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精明增长;公共服务;乡村社区

01 引言

近年来乡村建设得以不断改善,乡村振兴如火如荼。但当前所采取的各项支农措施均属于乡村外部要素输入,乡村内部动力要素仍未显现。为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发展活力,培育乡村内部动力要素,盘活乡村要素资源,探索乡村要素振兴路径是当前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02 乡村“精明增长”实践进程

我国对精明增长的研究过多关注城市化地区,而对乡村精明增长的研究相对较缺乏,但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新颖的观点。早期,部分学者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精明增长进行研究,主要体现在依据实际条件合理规划和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和规模;鼓励土地混合使用,控制村庄建设用地无序蔓延,提高村庄土地利用率;保护农田等自然景观和重要环境区域,保护和营造高品质的开敞空间;注重公众(村民)参与等内容。也有学者从经济、社区、空间和环境四个维度创造乡村增长的实施条件,并研究指出农业经济发展和乡村初级加工是其核心驱动力量。整体上,乡村精明增长理论保留了“精明增长”核心要义,同时也更加突出了对村庄发展、农田保护等刚性、弹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但是,就具体实践而言主要集中在美丽乡村阶段,而从乡村振兴角度则鲜见相关讨论和实践。

03乡村振兴实施路径探索

3.1夯实乡村生态治理的主体责任

要以农村生态治理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牢固树立绿色GDP理念,稳步夯实乡村生态治理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督促社会企业和各组织规范经营和发展。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严格的环评质量把关,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农民等多元主体要在农村生态治理和乡村振兴方面形成强大合力。在地方政府的科学统筹下,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为农村生态治理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同时,行政部门需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制度体系,在农村生态治理方面形成更加科学和完善的规章制度,约束与督促所有个体规范地作业和经营,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要在农村生态治理上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各种违规行为及时地问责与惩戒,由此营造更加科学和规范的农村生态治理氛围。地方政府需根据本区域的资源禀赋优势以及乡村治理的具体情况,将生态环境治理正式纳入各层级干部的绩效考核中,将这一项工作成果与个人的经济收入及晋升挂钩,以此督促其自觉创新工作方法与模式。

3.2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的组织力

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能够作出正确规划、有效预判形势、明确发展方向,带领本区域民众追求美好生活。因此,要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一战斗堡垒。首先,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政治引领。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党管农村的基本工作思路,及时贯彻传达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执行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组织本地区党员及时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带领村民解读重大决策部署,找准政策在乡村振兴中的落脚点。其次,完善组织结构,提高组织执行力。构建党支部—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组织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行党员联系户制度,由一名党员对接农户,配合村委做好政策宣传、社情民意等各项工作任务。最后,选好“领头雁”,压实主体责任。坚持精准选拔的原则,从基层党员干部、复员转业军人、致富能手、热爱农村事务的大学生等青年骨干中选取综合能力强、锐意进取、勇于担责、心系群众、乐于奉献的党员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乡村带头人队伍。

3.3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解决发展问题

当地管理人员必须围绕乡村地区的发展趋势、发展优势与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选择全新的发展方向,推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目前的乡村地区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针对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进行研究,在整合资源之后形成良好的合力,补齐乡村地区在发展中的短板。例如在乡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强调要推进乡村地区的现代化、特色化和产业化,因此,在乡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当地管理人员需要合理引入一些全新的资源或者是现代技术手段来改变乡村地区的发展模式。如在乡村农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农民会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这一方式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很难满足农民的现实需求。因此,当地管理人员就可以结合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着力引入一些现代技术,推动农业机械化,让农民可以选择更高效的农产品种植方式,在缓解农民压力的同时提升农产品种植效率,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3.4着力培育乡村振兴现代化经营主体

乡村经营主体是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产业组织形式创新,培育专业大户、现代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农民作为主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不可或缺的,维护好农民的利益至关重要。在培育经营主体的同时,加强服务经营主体的建设,加强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服务规模主体的建设,为经营主体提供市场化营销策略服务,保障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形成高质量的乡村经营主体体系。

3.5以文化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说过:“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因此乡村振兴要牢牢把握住乡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开展各式各样的乡土文化活动;创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的培训,使之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推动乡村数字化建设,将乡土文化资源以数字化形式转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呈现乡村文化遗产,使优秀的乡村文化可以创新性呈现,大大增加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04结语

乡村振兴应用精明增长理论就是城乡时空关系转变背景下带来的空间需求和保护、布局及行动逻辑的一种可行路径。从新时代的背景、目标、内涵和价值方面比较分析,精明增长理论同样适应于我国乡村发展环境,能够有效指导乡村振兴的实践。但是,就理论本身而言依然需要乡村—外延式探索,如耕地在保护和利用的框架中如何激发“收益”,这不仅需要耕地政策方面的支持,还要不断地从机制创新方面破除阻力。另外,就乡村空间管制方面内容也需不断拓展理论外延出发,探索出一条更加合理、科学、可行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徐维祥,李露,周建平,刘程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2020(09).

[2]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6(6):795-802.

[3]孙伟,刘崇刚,闫东升.乡村精明增长——起源与实践[J]. 地理科学进展。2019(03).

[4]Sicheng Zhou,刘冰. 创造一种精明增长型的发展战略框架:美国小城镇的实用工具[J]. 城市规划学刊.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