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重思政、厚基础、强特色、高素质”的机务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务专业教学成果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3

构建“重思政、厚基础、强特色、高素质”的机务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务专业教学成果为例

王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民用航空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航空航天面临的新挑战和国家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我校航空航天特色、借助我校“红色基因、蓝色情怀”教育基地、思政中心教师队伍平台完备的优势,构建了“重思政、厚基础、强特色、高素质”的机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基于OBE达成目标,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多渠道、多维度、多载体、多形式实现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高度融合,打造创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机务;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承担其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中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民用航空学院于2013年开设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机务)专业。该专业属于民航机务维修行业范畴,隶属于工学航空航天类国家特设专业,培养航空维修、机务维护和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机务专业主要服务于民用航空维修事业,培养航空维修、机务维护、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015 年,机务专业被列为“辽宁省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2017 年被评为辽宁省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022年通过全国职业本科试点专业评审。校内外外业实训基地包括“147中心”、航宇“塞斯纳”生产线、“锐翔通航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和“南航沈阳飞机维修基地”。使教学从研究应用型教育向应用型教育转化,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从而建立一套行业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的机务维修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当前我国航空航天面临的新挑战和国家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我校航空航天特色、借助我校“红色基因、蓝色情怀”教育基地、思政中心教师队伍平台完备的优势,构建了“重思政、厚基础、强特色、高素质”的机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基于OBE达成目标,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多渠道、多维度、多载体、多形式实现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高度融合,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教育目标。

(1)构建了“重思政、厚基础、强特色、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的高度融合。从课程团队、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评估机制、师资建设五位一体为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机务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价值导向,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教学课堂。

(2)打造了现代信息化混合教学新模式,多渠道、多维度、多载体、多形式实现了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高度融合。基于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网络课程的构建,教师课前上传PPT、视频、任务单等。学生借助学习通平台,查看学习资源,开展线上学习,完成课前积累。课中基于雨课堂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回应学生疑点、师生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单元在线测试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度探究式学习。课后建立学生学习效果反馈机制,学生可以通过超星APP、雨课堂、微信等方式与任课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和巩固,打造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发挥我校航空航天特色、借助我校“红色基因、蓝色情怀”教育教学基地、思政中心教师队伍和一心三环平台完备的优势,多渠道、多维度、多载体、多形式真正实现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高度融合,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基于OBE理念建立思政课程评价和反馈机制,构建了线上和线下相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基于OBE理念对于课程思政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线上问卷调查、评论区评论等形式对课程思政的满意度进行反馈。课程组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再设计、再实施、再反思,打造形成完整教学闭环。以专业课程《飞机原理、结构与系统》为例,2018年及格率76%,2019年及格率82%,2020年及格率87%,2021年及格率95%。

(4)建立以副教授、讲师为核心的“全程导师”和“创新导师”双重导师制,实现学生培养过程全覆盖。“全程导师”贯穿大学四年,指导学生职业规划,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导师”从大二开始,指导学生文献检索、大创选题、科学实验、论文撰写、指导竞赛。学生毕业后与专业老师建立长期友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朋友导师”,并向老师反馈专业新动向和新知识。

2. 实施方法

(1)通过特色专业课程与创新教学环节构建,制定并实施了融入思政元素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五十余次教研室研讨与专家咨询、百余名毕业学生调查、二十余家就业单位回访,设计并完善了“重思政、厚基础、强特色、高素质”应用型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根据民用航空机务维修人才需求的特点,对传统机务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制定,更新课程设置,实现模块化和专业方向设置。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中各个章节加入思政元素类关键词,在教案中真正体现出“思政”案例,教研室老师们形成“学而思、思而评、评而教、教而养”教学习惯,将我校校史馆、党建教育基地彻底纳入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体现“重思政”;通过《空气动力学及飞行原理》、《飞机原理、结构与系统》和《航空发动机原理、结构与控制》专业主干课程各增加8个学时体现“厚基础”;紧跟国家航空航天发展脉络和民航机务人才需求,将机务专业分“机械”、“复材”与“电子”3 个专业方向,在《飞机原理、结构与系统》和《航空发动机原理、结构与控制》专业理论教学环节中各增加 16 学时实践课,《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由3周实训改为5周实训,体现“强特色”;要求学生在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答辩和学生竞赛答辩等重要场合着民航制服并面带微笑,由内而外迸射出“高素质”。

以《飞机原理、结构与系统》课程为例,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围绕教学知识点,将思政内容有机嵌入,使得思政部分结合自然不生涩,表1列出该课程部分知识点和思政内容切入点。

表1 课程部分知识和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序号

课程知识点

思政内容

1

认识飞机结构设计的原始条件和综合设计思想,飞机的分类和设计基本要求

对比国内外航空飞机的发展激励学生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列举C919大飞机培养学生航空报国情怀,提高民族自豪感

2

分析飞机外载荷及飞机结构承载能力并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应用问题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强化理论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认同和接受科学理论

3

学习翼面、机身结构的典型构件及其受力特性

对比新旧飞机翼面、机身结构引领学生建立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

能够运用液压传动知识建立现代飞机液压系统,应用实际案例进行分组讨论

通过团队合作使学生之间互相团结,相互帮助,形成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5

学习飞机操纵系统机构组成,学习飞行操纵系统的维护

利用模拟操纵系统体验飞机操纵的重要性激发大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广泛讨论、积极思考的良好氛围,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全方位认同

6

学习飞机燃油系统、空调系统、灯光和氧气系统、防冰和排雨系统的功用、组成和维护

利用典型航空事件培养学生以后面对飞机各分系统的重要性勇于担当、踏实肯干、攻坚克难的品质

7

实践、实训环节

让学生体验机务维修的快乐,从而喜欢自己的专业;实践环节后整理工具,清除垃圾等,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平台创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多渠道、多维度、多载体、多形式实现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高度融合

课前,由课程组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大纲、授课PPT、课程思政案例、小组作业、学习任务单、作业库、试题库等文本材料的编写;进行授课音、视频的编制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并将所有教学资源上传到超星学习通等线上平台,学生完成课前线上自主学习。

课中,由任课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等。接着发布讨论话题,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话题讨论,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同时在线上或线下完成答疑、课堂测验等,确保学生能够较好的完成课程阶段任务。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超星APP、微信、QQ等方式与任课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和答疑。教师可以通过线下或线上的方式完成课下作业或章节测验等的布置,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发布最新航空知识,使学生能够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在期末阶段,学生可以对授课视频等线上学习资料进行实时回放,大大提高复习效率。特殊情况下(比如新冠疫情期间),期末考试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课内实践、生产实习、基本技能实训等实践环节中特别设立几个学时(根据实际总学时)带领学生参观校内外红色主题场馆,增强家校情怀、家国情怀、航空报国和使命担当。如图1所示。

1实践教学和红色主题场馆参观

(3)基于OBE 的目标达成评价,采用PDCA法优化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形成完整教育闭环

学生通过线上问卷调查、评论区评论等形式对课程思政的满意度进行反馈(图2)。课程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再设计,再实施、再反思。采用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 和 Act(处理)(PDCA法)循环法继续优化课程思政改革,形成完整教学闭环。充分发挥超星学习通、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等现代信息化教学平台作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依托沈航—锐翔通航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南航沈阳飞机维修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沈航民用航空器维修147培训中心完成创新实践、实习、实训,为应用型教育教学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2课程思政线上反馈评价

(4)组建复合型导师队伍,实施“全程导师” 和“创新导师”双重导师制,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

“全程导师”制规定导师每月至少 1 次定期指导,指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计划、明确职业规划;“创新导师”制通过结合导师科研设立的国家、省、市、校级四类大学生创新项目,从大二开始指导学生文献检索、科研选题、科学实验、论文撰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 实施效果

(1)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成果实施以来,近六年(2017~2022)共培养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本科生 333 名,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研究生升学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近三年(2020-2022)升学率达 30%,其中到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5所高校攻读研究生比例最大;近四年就业率保持 100%;用人单位、毕业生、学生家长对学生培养满意度 100%。在校学生都参加了大学生创新项目50 余项;发表论文 55篇,授权专利 2 项;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学科竞赛奖 30余项。

(2)专业建设成果突出

2015年机务专业被列为“辽宁省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2017 年被评为辽宁省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021年通过全国职业本科试点专业,民用航空学院下属的沈航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147中心 是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的公办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主要培训旋翼基础执照和基本技能培训。2021年 147中心再一次通过民航总局批准为培训基础执照基地,为机务专业乃至航宇、动力、材料、自动化学院学生考取维修基础执照和实践教学提供软、硬支撑。2022年计划将我校校史馆、党建教育基地列为机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基地。

(3) 校内外实践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沈航—锐翔通航工程实践教学中心”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维修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被评为 2019 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4)专业团队建设进步明显

建立了中、青相结合的导师制优秀教学团队。机务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且75%的教师是“85后”,容易与“00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容易拧成一股绳,更容易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机务专业教研室组建仅3年时间,但教研成果显著,目前出版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3 部,完成教改项目与课程建设 1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 10余篇。

  1. 结束语

根据申请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积累,构建了“重思政、厚基础、强特色、高素质,并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软件平台,采用线上微课自学、线下雨课堂教学以及在线讨论和测试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提出多渠道、多维度、多载体、多形式实现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高度融合的实施方案。采用基于 OBE 的目标达成的评价方式,进行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跟踪,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对教学进行监控,适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根据课程思政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的不同,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密切结合,适当提高学生平时成绩的比重。在教学实施中,注重“立德树人、强基固本、培根铸魂、航空报国”内核驱动下的课程思政教学精神,创新性较强。

参考文献:

[1]李媛媛.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21(9):4.

[2]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EB/OL].http://www.71.cn/2020/0925/1102257.shtml.

[3]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

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收稿日期:2022-11-21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1012200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会研究(2020ZD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