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每一盏心灯——十堰市第二中学发展“均衡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点亮每一盏心灯——十堰市第二中学发展“均衡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邓文成

十堰市第一中学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教育的均衡发展其实就是在教育公平和平等的原则下一种新的教育观,十堰市第二中学在落实“均衡教育”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逐步做到了“年级统筹,师资均衡”、“平行分班,起步均衡”、“平等分组,机会均衡”、“注重特色,发展均衡”、“量化考核,督促均衡”、“全面肯定,鼓励均衡”、“健全机制,保障均衡”、“培优补差,辅导均衡”等。虽然在具体推进过程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但是,学校经过多年探索和坚持,各项制度逐步健全,具体措施逐步完善,“均衡教育”已经渗透在该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日常细节之中,该校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了均衡发展。本文结合十堰市第二中学发展均衡教育实践为例,进行浅议。

关键词:均衡教育;教学实践;教育公平

1996年十堰第二中学从创建“十堰市市级示范学校”开始,针对普通中学的生源实际,为了让那些文化课基础弱、文化课学习兴趣淡薄的学生三年后都有一个较好的新发展起点或发展机会,当时学校的领导带领全体教师本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原则,积极尝试发展特色教育。随着2012年国家落实“均衡教育”政策开始,十堰市第二中学领导,抓住时机,不断总结和完善学校各种制度,积极、主动地把国家倡导的“均衡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具体环节之中,学校结合“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一系列配套机制,获得了一定成效,学校基本实现了人人都能“升学”。本文结合该校在落实均衡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针对具体的实践策略展开全面的分析和探究。

一、学校统筹,师资“均衡”

在落实均衡教育方面,我们首先应该坚持做到的就是确保每一位教师的均衡发展,教师是教育的主要理论,所以实现教育均衡就需要首先实现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所以学校每个学期在安排教师的时候,面对教学经验的差异和教学能力的不同,学校始终坚持“向毕业年级适度倾斜”与“各年级师资力量基本均衡”相统一的原则,在各年级 “师资基本情况均衡”之后,再考虑“向毕业年级适度倾斜”。通过这样的手段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平稳、可持续发展,防止学校每一届学生可能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将就”一阵子,到了九年级再“亡羊补牢”的现象的发展。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毕业年级拥有最后“冲刺”的感召力和牵引力。通过落实师资均衡发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均衡的教育服务,确保各个年级学生在该年级段获得均衡的发展。

二、平行分班,起步“均衡”

教育均衡应该从教学的一开始就打好头,做好开端,所以学生进校的前一天要参加“摸底考试”,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摸底成绩,把不同学习能力或学习基础的学生均衡地分配到十几个教学班。借助这样的手段方便学校今后跟踪考核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教学水平,另外为学生提供一个“体面”的发展环境。之前很多学校在设置分班的时候采取的是“快慢班”教学,这其实是对“分层教学”片面的理解,所以很多学生被分为了优劣等级,许多教师也因此被误导——“快班为升学”、“慢班”为毕业。这样教学理念存在狭隘性,严重伤害了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违背了我国“有教无类”的传统美德。所以在分班中要确保每个班级内学生的差异性,确保班级之间实力的均衡性。

三、平等分组,机会“均衡”

学校坚持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每一个学科基础的差异性,坚持做到了“互帮互学”“兵教兵”的原则,均衡把全班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成员在承担本小组相应的任务同时,还需要在“团队作战”过程中积极展示自己的特长。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管理中,“提问”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考核”以小组为单位、“表彰”以小组为单位,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体育课或者音乐还有美术课以及校外活动都坚持了这样的方式。让拥有不同优势或特长的学生都有机会体味成就感、归属感,有效地激励每一个学生时常明确一个非常现实的道理:自己的表现不仅关系着自己的成长,也关系着本小组的荣誉。借助小组学习不仅强化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促使学生形成了取长补短、学会合作的良好品德。

四、注重特色,发展“均衡”

为了让学生潜力得到开发,真正的实现学生均衡发展,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优势及学生个人和家长的愿望,成立了不同形式的兴趣小组,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学校的英语、物理等文化课兴趣小组多次获得市级以上大赛荣誉,学校的男子足球队曾经代表十堰市、乃至湖北省赢得了多次不同级别的荣誉;学校的语言文字兴趣小组参加湖北省“汉字大赛”取得了良好成绩;学校的书法绘画兴趣小组多次在省市级大赛中获奖;学校的艺术兴趣小组在“美丽中学生”大赛中表现卓越、在学校的文艺联欢会上的节目被市教育局电视台和市电视台教育频道多次选播,从十堰第二中学的这些举办的活动和获得的奖项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开发了学生的潜力,实现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五、量化考核,督促“均衡”

一些教师虽然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引导下在积极转变思想和传统教学理念,但是也不可避免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会再次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为此学校在制定《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细则》时,提高了“学困生”文化课成绩进步幅度的“权重分值”。比如我们学校针对201—300名的学生如果前进到100名行列,每一位学生加1分;700名以后的学生如果取得进步,每前进100名按照2分的倍数加分,以此类推,考核结果落实到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名下,以此为据,确定教学优胜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从而督促一线教师切实关注学困生或后进生的学习情况,避免教师在日常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厚此薄彼”。这种量化考核的方式,真正的提高了监督的效果,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推进每一位学生努力的突破自己,不断进步。

六、全面肯定,鼓励“均衡”

无论是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文化课的竞赛奖项,还是体音美劳等小科目的竞赛奖项,学校上自校长、下到每一个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只要是学生取得了成绩,彰显了进步,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所以该校在实现教育均衡方面,坚持鼓励均衡的原则。多年来,该校的宣传橱窗不仅有“学习标兵”、也有“希望之星”、还有各种赛事的“获奖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和肯定所有学生在不同领域去争取优异成绩,实现了鼓励均衡。

七、健全机制,保障“均衡”

为了将“均衡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先后出台了《市二中分班基本准则》、《市二中特长学生管理办法》《市二中教育教学评价细则》、《市二中建设班级学习小组基本办法》、《市二中课时计划》、《市二中关于保障体音美课堂教学的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在资金、场地、师资、课时等各方面给予全力支持,确保国家的“均衡教育”思想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全过程、各学科 ,确保学校“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在“均衡教育”方面也能够真正地得到落实。

结束语:

学校把发展“均衡教育”始终当作自己应有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至今坚持不懈。落实“均衡教育”的具体行动一定会点亮每一个学生心中那盏“渴望成功”的灯。当然“均衡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了教育园地“百花齐放”,应该坚持和十堰市第二中学的老师们一道,淡泊名利,一如既往、风雨兼程,为学生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新设城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J] . 陈东 . 广西教育(教育时政) . 2020,第003期

[2]吉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J] . 徐晓强 . 基础教育参考 . 2014,第016期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J] . 代俊华 ,陈廷国 .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2013,第0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