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孩子王”——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当好“孩子王”——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黄瑾

梅州市梅江区五洲小学

摘要: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初步阶段,孩童天性较重,且大部分小学生对于群体中的“领头者”“模范”有着效仿和学习的自驱力。作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德育教育工作中,如果以“孩子王”的身份传授德育知识内涵、引导良好道德行为,取得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也会有效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最终提高小学德育教育质量。全文以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当“孩子王”的价值作为切入,结合小学德育教育实例论述了如何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当好“孩子王”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关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孩子王”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过程中需要完成德育教育启蒙、德育知识传播、德育素养培育,小学班主任必然需要针对不同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德育素养、道德品质、学习品质、思维发展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深入小学生当中以交朋友、谈天说地、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方式抓住德育教育“契机”开展德育教育。最终,凭借着在小学生群体中当“孩子王”树立“道德标杆”“道德模范”的方式,顺利推动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当“孩子王”的价值

在小学生群体中当“孩子王”是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的一种“亦师亦友”的人际互动关系。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往往需要传递德育理论知识、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德育素养评价,这些教育流程的枯燥程度偏低,尤其是德育素养评价的过程一旦把控不足就会造成“批评教育”的情况。所以,传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抵触情绪和抗拒心理是比较常见的,小学生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教师完成德育工作[1]。但是,一旦班主任成为“孩子王”,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就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关系”“说教模式”,班主任和学生保持了相对独立和相对平等的关系。这样,教师凭借着自己“孩子王”的身份,加以小学生能够理解的通俗易懂的德育知识传输,并在实际生活和实际教学中以“道德模范”引导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最为关键的是,“孩子王”彻底融入了学生群体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对“孩子王”的所作所为产生“效仿”“学习”,且以“孩子VS孩子”让学生从心理上和情感上就调动起了接受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当“孩子王”的策略

(一)认识学生,沟通学生

要想成为学生群体中的“孩子王”,并依托“孩子王”的身份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和德育素养培育,首先需要的就是班主任认识学生和沟通学生,真正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感受学生之感受”“为学生提供模范引导”,在掌握学生真实情况之后,摒弃自己的“教师身份”,以“孩子王”身份、朋友身份按照学生愿意接受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这样,“孩子王”的德育教育价值和思想引导价值才能发挥出来,德育教育质量才能得到提升[3]。具体来说,小学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经常性和长期性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小学生日常生活和日常中的情感需求、学习需求。同时,通过日常沟通和日常交流认识每一个学生的道德素养、认知能力、学习态度、生活习惯、行为规范等,并以良好的行为规范、正确的道德导向通过自身行动展现出“孩子王”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调动学生对“孩子王”的“学习”“效仿”。这样,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就具备了良好的优势。同时,认识学生和沟通学生的过程也是以平等的方式和学生共处,构建了和谐平等的师生交流关系,便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4]

比如,针对“讲礼貌”“讲卫生”等相关德育教育的内容,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首先需要通过认识学生和沟通学生了解到学生日常生活和日常学习中践行“讲礼貌”“讲卫生”的实际情况,获取部分学生“不讲礼貌”“不讲卫生”的原因,并在尊重学生想法、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之上向学生讲述自己的如何践行“讲礼貌”“讲卫生”,树立起自己“孩子王”的道德形象和模范形象。随后,班主任以“孩子王”的身份带领学生开展“打扫教室卫生”“清扫校园树叶”“见面互相问好”等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感知德育知识内涵。

(二)加强互动,成为伙伴

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班主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具体内容来看,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需要通过师生互动掌握学生的互动反应、行为方式、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等,并及时针对一些不良道德品质和不良道德行为进行“矫正”,提高德育教育成效。故而,要想成为“孩子王”对小学生开展道德行为引导,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师生关系倾向于成为“伙伴关系”,确保班主任德育教育过程中学生将教师视作可信赖、可信任的伙伴,接受自己伙伴的引导。具体来说,小学班主任需要构建一个适合德育教育、适合师生互动的温馨和谐的互动氛围,即小学班主任在互动过程中需要将“和蔼的表情”“温柔的话语”“赏识的目光”“积极的态度”等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感知到“孩子王”就是自己的一个“大哥哥”或者“大姐姐”,保证幼互动过程的学生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并将班主任看作生活和学习的好伙伴

[5]

比如,小学班主任要想开展“讲诚信”的德育教育,可以通过伙伴之间“分享小秘密”的互动方式进行。首先,“孩子王”也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分享“自己小时候撒谎之后重新做诚实好孩子”的故事,随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守信故事”和“失信经历”表达出来。这样的“秘密分享”互动,让学生感知到了班主任与自己的伙伴关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班主任讲述“自己小时候撒谎之后重新做诚实好孩子”的过程也让学生感知“讲诚信”的道德品质。

结束语:

“亦师亦友”源自于《浅书·讲学》,指的是师生之间的朋友关系难能可贵,有益的教师往往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个基于班级管理过程中以德育教育为主要方式,借助“孩子王”身份开展德育引导和德育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模式,还能优化德育教育内容,推动学生德育品质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欣新.让智慧与爱同行:小学德育的实施路径[J].名师在线,2022(32):56-58.

[2]祁向荣.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J].学周刊,2022(35):145-147.

[3]黄燕芳.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N]. 科学导报,2022-10-28(B03).

[4]印丹萍.“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中的实践[J].新课程,2022(38):238-240.

[5]王元元.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当好“孩子王”[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