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分析

王晓欣

阳江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邮编:529500

摘要: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各种先进技术已经运用到建筑行业,满足了多元化建筑建设需求,也促进智能建筑进行了更好发展。因为智能建筑建设期间,对各项工艺应用存在更高要求,因此施工企业需要根据电气系统建设要求,选择合适施工技术,并对施工环节全方位监督和管理,才能降低质量问题发生几率。施工企业要根据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建设特征,制定科学合理技术应用方案,还需要将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落实到技术应用各个环节中,才能提高项目建设水平。本文就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进行相关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分析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正在不断提升,在建设智能建筑时,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建筑建设要求,制定针对性技术体系,并且加强技术应用监督和管理,才能保证工程建设完成之后,能够满足市场要求。施工企业在对电气施工环节监督时,首先要选择合适施工技术,其次要组建专业施工团队,才能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施工企业还需要积极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管控水平,确保工程建设品质能够符合施工要求。施工企业还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确保电气施工技术在应用时,能够发挥更好效果[1]

一、智能建筑运行特点

智能建筑将建筑物作为平台,引进了智能化技术和设备,制定了一体化管理形式,构建了优质建筑产品。这种产品内部存在信息传输和自我感知等功能,可以对建筑物环境与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生活充分协调,为居住人员提供安全高效建筑产品。将智能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构建的智能建筑产品在应用时,可以为居民生活和办公提供更加优质服务[2]

二、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一)供配电施工措施

智能建筑运行期间涉及到的硬件设备类型比较多,对供电可靠性存在较高要求,在制定供配电施工方案时,首先要对用电负荷准确评估。与普通建筑相比较,智能建筑用电负荷估算难度比较高,因为智能建筑内部高科技产品类型过多,这些产品更新换代比较频繁,无法对设备负荷精确判断。在对用电负荷验算时,可以将需要系数法作为主要计算方式,在此基础上借助负荷密度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高层建筑施工周期比较长,施工期间设备产品可能会发生一定改变,因此需要对用电负荷二次验算。如果发现各项数值变化比较大,需要对现有设计内容适当调整,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在对负荷等级划分时,需要根据划分结果,制定针对性供电措施,提高用电可靠性[3]

施工企业在对各种类型设备管理时,可以将外部设备与电子计算机划分为一级负荷,在供电时选择UPS供电以及双电源末端自切供电形式。将通讯设备负荷等级划分为一级,也可以选用双电源末端自切供电形式,且需要对允许断电时间精确控制。消防设施以及办公区域、疏散走道、重要机房供电负荷皆为一级,需要采用双电源末端自切供电方式。客梯电源与生活水泵用电负荷为二级,需要采用双电源供电形式。供电期间如果电压传输损耗比较小,电压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不存在过大斜波分量。施工企业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电源。如果电压波动幅度过大,需要采用专用供电形式,还可以制定降压措施,降低供电期间电网冲击问题发生几率。因为电力设备运行期间可能会产生谐波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谐波产生,如果设备运行期间对电源质量存在较高要求,可以选用转换型静态开关UPS系统,提高供电水平[4]

(二)综合布线施工措施

智能建筑对通信水平存在较高要求,智能建筑内部主要存在数据通信和语音通信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运行期间,存在不同布线要求。施工企业在制定综合布线方案时,要提高方案适应性,确保不同子系统能够有效连接,构建综合布线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建设主要存在布线与设备连接以及布管等内容,其中布线与布管施工内容存在一定相似之处。无论选用何种类型线路和管道产品,施工方法都趋向于一致状态,可以制定统一质量管理标准。在对设备连接时,需要明确连接方式,并对设备类型正确选择,还要提高设备安装水平。施工人员要根据业主要求,选择性价比更高设备产品,并根据设备类型制定针对性安装方案。在对线路敷设时,因为现场环境过于复杂,需要选择最合理布线方式,还要降低线路运行期间环境因素干扰程度。施工企业要做好现场勘查,根据勘察数据信息制定布线方案。在对现有施工组织内容完善和优化时,施工企业需要加大审核力度,要对设计方案中不合理内容及时发现和解决,还要对现场资源优化配置,才能保证综合布线施工内容能够顺利实施。施工企业要对工程建设参数全面提取,并对各项数据信息整合应用以及高效共享,为布线施工提供数据支持,避免施工期间出现质量问题[5]

(三)防雷接地施工措施

与普通建筑物相比较,智能建筑物中存在多种类型电子设备,需要借助计算机系统对设备有效管理。因为设备和系统安装,对抗干扰性能存在较高要求,因此在对现有电气施工方案完善和优化时,需要对防雷接地环节重点关注。如果施工企业一直沿用普通建筑防雷接地形式,就无法满足智能化建设要求。在防雷接地施工时,将雷电流直接引入地下,会导致附近空间出现电磁场变化,还会对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坏。在对智能建筑防雷接地处理时,要提高整体接地性能,还要设置合适防雷引下线,并对等电位多层屏蔽,才能提高电子设备应用安全性。在开展防雷接地处理时,施工人员首先要做好电位笼检查,要保证所有连接点符合设计要求,还要提高电气连接安全性。如果发现存在断线问题,需要制定针对性修补措施,避免雷电灾害发生时,对智能建筑电气系统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施工人员需要在建筑物各个楼层选择合适位置,并在设备中预留足够空间,为防雷引下线建设提供充足支持,通过设置连接板,提高防雷引下线与接地主干线连接可靠性,并为电子设备运行提供充足保护,避免雷电流干扰对设备运行产生损坏。如果施工现场条件允许,还可以设置接地干线,为电子设备防雷保护提供充足支持,也可以在进线端设置防雷设施,提高保护效果。例如选用阀型避雷器设备时,虽然施工成本比较高,但可以降低雷电灾害损失

[6]

结语:综上所述,智能建筑工程系统性特征比较强,在施工期间涉及到的专业内容比较多,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管理。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应用期间,会受到多元化因素影响,容易出现隐患问题,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要对各项风险问题有效识别和控制,确保工程建设行为能够处于可控范围内。要想提高建筑智能运行水平,施工企业需要制定专项管控机制,还要对现有施工流程完善和优化,确保工程建设行为能够符合设计要求,促进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睿.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施工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10):144-145.

[2]郑兵兵.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技术重难点与安全防护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17):165-168.

[3]黄长沙,刘翔宇,王廷江,罗梓益.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2):141-142.

[4]刘春廷,李恩华,夏松林,潘宇.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9):90-91.

[5]郭汝存.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现状及改进方式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8):130-131.

[6]汤洁.基于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及施工路径探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1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