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3

学校体育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问题研究

赵津

天津市滨海新区港西新城小学(天津300280)

摘要: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明确提出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对于体育课教学来讲,如何把思政元素恰当有效地融入进去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一项重任。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堂;融入;思政元素

一、什么是体育课程思政

要想把体育思政内容融合进体育课程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体育课程思政。体育思政课不是说在体育课程中上一段政治课或者讲一讲马列主义,不能把课程中的思政狭义化为政治,这是认识上的偏差往往会导致课程思政上的不理想。体育课程思政应该是一种育人理念,其本质是“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如果说体育教育是“培养人才”,思政教育则是“培养人格”。那么体育课程思政就是将培养学生人格的元素,如爱国主义、价值理念、人生追求等融入到体育学科当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价值信念、人生选择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使专业教育同思政教育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

例如,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体育运动对我们的身心能有哪些帮助或益处?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同时结合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中学习行为实施教育引导。如: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 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一路走来取得了哪些成就等,体育课不仅有身体练习等体育锻炼手段,还有体育历史、思想和故事等隐形教育手段。身体练习手段的背后往往有家国情怀和人生追求,在不经意间会向学生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只要是对学生人生成长有积极引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理想、正义、道德等正能量的元素都应当是体育课程思政。

二、如何挖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挖掘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挖什么?一个是怎么挖?一个是认识问题,一个是具体操作问题。因此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分为共性元素和特性元素两大类。共性体育思政元素是跟本学校、本课程、本专业没有必然联系而对国家、民族、社会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因素。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其课堂教学元素应用表现为课程情感目标的设定、体育游戏的融入等。特性体育思政元素主要指本学校的体育历史、体育精神、特色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背景等内涵与外延。其应用表现为如我校的石榴精神“百籽同心,百房同模,团结互助,爱籽如一”;我校的体育精神“健雅体魄,磨练意志”;足球联赛和广播操比赛的拼搏精神。

三、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体育课程

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尤其在教学中的教学设计要主动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尽量做到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育德育于体育之中,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运动意识与习惯,通过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人心凝聚力,完善人格,培养健康行为,提高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中,应结合不同的运动项目特点挖掘思政元素,首先要从学生学情入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去挖掘思政元素,尽量实现体育教育合理思政化。体育课堂教学有直观性特性,所以在思政课程目标的设计时要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同时情感目标设计时可以把体育运动的精神融入到课程教学目标中,体育运动所具备的顽强坚韧、爱国主义、奋勇拼搏的基因,是针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与道德教育的天然素材。同时,思政素材的元素要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通过目标的设定让学生知道怎么学习、培养健康生活行为、运动习惯、以及团结互助、勇于担当和实践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

(二)主教材的设计

主教材的设计既要符合所学项目特点,又要求能够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例如:软排这一主教材,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排球时可以用共性元素,体育人物事件“女排夺冠”导入,讲解国家女排的历史背景和“女排精神”,整节课围绕着勤奋、刻苦、不屈不挠、拼搏进取的坚强意志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思想上有国家自豪,行动上要学习女排精神为国争光,从而树立正确的榜样意识,让奋勇争先、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贯穿于整节课堂。再如学生学习体操类器械项目时介绍体育人物李宁,洛杉矶奥运会因练习过于勤奋导致胸肌背肌全部拉伤暗暗发誓“拼吧,哪怕比赛后肩膀断了俺也认了”引入“意识的能动作用”。榜样教育其益无穷,让学生以姚明、刘翔、林丹、孙杨等体育翘楚为其目标,刻苦训练为国争光,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不怵困难,不怕苦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当我们要注意,体育有关的案例解析要与运动项目所教授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做到课程思政的常态化、规范化,让老师凡提到体育精神就能引起学生共鸣。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也至关重要。教师的谈吐文明、举止得体、言行一致,不仅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而且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分组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思政元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每位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及身体素质差异。针对体质好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高的,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上,应适当增加运动机能的广泛程度与困难程度,强调技能性;针对身体素质较差学习动机不高的学生,要多采用案例和故事教学,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如:传统武术教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传统武术礼仪来要求自己,做到言行有礼,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项目和美德。如鞠躬礼、抱拳礼、为学生灌输 “武德是习武先习德”,健心又健身。在各种球类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注重团队意识。足篮排项目强调团队的配合,如何维护集体利益,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小球类的项目强调互相帮助和协作意识,充分发扬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作风。除此之外,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努力帮助学生克服运动中的畏难紧张情绪和怕苦心理。多加运用言语激励法和心理暗示法,让学生能够转移注意力,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去完成练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又能让他们在努力完成目标的同时进一步磨练了个人意志品质。

(三)体育游戏竞赛的设计

游戏环节通常是学生们最喜欢参与的学习环节,此环节既能发挥学生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又能在游戏中体会各种社会行为,当下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通常自我中心意识严重,恰当的有教育意义的群体活动往往能够改变学生们心目中的“独”性。针对学生性格特点设计一些同当下时政相关的游戏内容或者符合时代特点的历史内容。如:利用接力比赛设计出“中国速度”建造方舱医院,利用“队长球”游戏设计保卫钓鱼岛游戏,利用障碍跑游戏设计躲岛抢滩登陆等等,让学生们从小建立国家荣誉感和时代的使命感,为祖国未来的繁荣统一培养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偶发事件的引导

体育课程思政目的之一是教育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上达到人格完善,在体育课堂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突发性事件是老师预想不到的,偶发性事件的处理往往更是进行思政教育的最佳时期,教师要巧妙、合理的结合偶发事件融入思政教育,此时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最直观的改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比如在跑步过程中有学生摔倒,伤势不重的情况下一句激励性的话语,一个振奋人心的案例故事就能发挥出意识的能动作用,挖掘出这位学生不曾显露的顽强意志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做好引导性评价,表扬其为了团队的胜利大无畏的拼搏精神,此次事件能够深刻的烙印在他的成长意识中甚至影响其终身,甚至也会无形之中影响到他人。再如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互相打斗,可以用团队精神为介入点,讲述伙伴和团体的意义,安排打斗双方一组进行协作游戏,赏识性表扬两人的默契与努力让他们为荣誉而鼓掌。在化解矛盾的同时又让双方在共同努力中看到了彼此的优点。

四、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第二课堂

开展学校体育的第二课堂,是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在体育课程的思政教学中,灵活且创新的增加第二课堂板块,如体育文化节,体育运动竞赛,体育群体活动,体制达标练习赛等内容。如果说第一课堂是单纯的体育课堂教学,那么第二课堂则是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多年的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体育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学生足球联赛已经举办了三届,是我校特色体育活动之一,在学校平台的搭建下我校内外处处能看到学生练球踢球的身影,甚至带动了家长和学生们一起参与运动,这也是学校体育发挥出的社会性功能之一。第二课堂在开展实施的过程中,体育思政元素随处可见,身体教育和思想教育同步进行。课间操融入体制达标锻炼内容是我学校体育一大特色,每星期阳光体育大课间都会针对性的设计一项体能练习项目,促使了学生找到自身短板并补齐短板,课余时间勤加练习达到超越。课程实践中要做到体育元素与思政元素的相互融合,体育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对接,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学改革的价值目标,切实做到“运用身体之活动,以教育我之人格”,彰显出了体育文化的魅力,为课程改革注入新的元素与活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思政课堂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健康的体育思政资源充分融入课堂教学环节,让广大学生把个人价值实现与体育强国建设紧密联系,着力培养具备国家情怀的时代新人。在凝聚人心,完善了人格同时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增长了运动的能力,成为他们青春的记忆、人生的磨砺,让我们体育教师戮力同心,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贡献我们的青春与力量。

参考文献:

[1]万国民.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今日科苑,2015(12):87.

[2]黄远亮.体育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元素[J].时代教育,2015(5):53-55.

[3]魏早,沈龙飞.体育教学必须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J].黑龙江教育,2020,11(23):30-32.

【作者简介】赵津(1987.08-),男,汉族,天津市人,本科学历,天津市滨海新区港西新城小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