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许建立

广东省惠州生态环境监测站,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作为河道治理中一项常用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体现了无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水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治理技术,拥有比较广阔发展前景。文章对河道治理现状与生态修复进行了简要阐述,对生物处理、人工湿地等几种主要水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实践经验,对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自然生态;可到治理;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引言:所谓“水生态修复系统”,是指具备水生动物、水生植物以及大量的原生动物、微生物的生态环境系统。应用水生态修复技术于河道治理,能够实现对河道内河水的净化,改善水生物生存环境。水生态修复技术运行成本低,治污效果好,可以从根本上治理,恢复水体状态。

1 河道治理现状与生态修复概述

1.1 河道治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主要水系河道在地方发展中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对地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河道”并非是自然生态体系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但由于各生态元素间存在明显的依赖性,且映射范围较广,因此河道污染所产生的连锁反应还是值得重视的。若不得到有效治理,流域生态结构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便无法得到发挥,进而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如河道枯水期出现严重干涸,雨季发生洪涝灾害等。就目前而言,我国河道治理存在较多问题,绝大部分问题由环境污染所导致,河道治理时,主要负责人和施工人员应将修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视作工作核心,让其重新具备调节功能。

1.2 生态修复概述

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共包括4各部分:

第一,具有一定规模的水生植物群落;

第二,具备一定规模的各种类型的水生动物;

第三,在系统之中具有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微生物;

第四,系统之中包含有大量的原生动物。

总体上看,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环境调节能力,微生物和植物自身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被污染区域之中有计划地培植各种类型的植物和水生微生物,使其对环境之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进而提升水的质量,实现水资源污染的修复。水生态修复技术是个抽象的概念,是多种技术的总称,基于不同目的和对象,它被分别多个种类(第二部分会做详细介绍),但无论是哪一种技术,其价值和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均能够得到有效发挥。综合来看,水生态修复技术具有效果佳、成本低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2 水生态修复技术类型

2.1 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顾名词义,就是利用各种水生植物实现水生态休息的技术,包括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微生物、水生植物等。其中,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可以为河道中的鱼类提供充足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当植物数量较多时,也能为鱼类提供必要的栖息地;微生物可以帮助实现河道清污,包括好氧菌、厌氧菌、光合细菌等;水生动物,如螺蛳、河蚌、青虾等,能够清理掉河道中已腐败的动植物。不同的生物处理技术应用的场景不同,需要根据实际的污染情况和治理方案等选择合适的生物处理技术。

2.2 人工湿地技术

在化学、物理、生物原理支持下,人工湿地技术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净化。该项技术包括如下特点:

第一,保证生物多样化;

第二,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充分分解与净化;

第三,对土壤滞留水分含量进行有效控制;

第四,优化环境以及园林的绿化。

结合应用经验来看,人工湿地技术在调节地区环境气候和净化水体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3 微生物处理技术

微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水生态修复技术,通过人工培养实现驯化和挑选合适微生物,针对不同性质的污染物,投加不同性能的微生物,在将这些经过特殊培养的微生物投入河水中,以此提升河道自净能力。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对河道进行清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需要根据目标河道实际情况制定治理措施,结合污染程度和污染物特征培养菌群;

其次,在将菌群置入河道后,要确保菌群得到充分生长,因为只有这样,河道内污染物才能被及时、彻底的清除;

然后,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进行河道治理,必须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生态环境改造原则,要结合目标地区特点来采取科学的治理手段。

2.4 沿河生态修复技术

所谓“沿河生态修复技术”,就是在开展沿河工程施工时所采用的一种水生态修复技术。这项技术也被认为是降低或减轻生态破坏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使沿河生态系统在科学的生态修复举措下,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实际修复中,如果遇到实际生态环境比较单一的情况,还需要关注河流多元化发展的问题,确保河流能够展现出持续性的特点,这样才能够确保将实际的破坏程度降低到理想的状态。在实际有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对于断面形态进行合理的修复,比如设定主河槽,设定护堤池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实际的基础设施建设朝着生态性的方向进展。

3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要点

3.1 科学配置植物

通过前面论述内容可以看出,植物在整个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植物种类与不同水生态修复技术匹配程度越高,河道治理效果就越好。因此,科学配置植物是实现高质量河道治理与完成水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前提。不同的植物对土质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不同,这就要求在选择植物护岸时,就必须按照河道不同的水位来进行,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开展。

3.2 建设多样性河流

建设多样性河流,是指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向来对河道进行恢复,其所具有的形态多样特征将有助于降低岸坡与河床材料硬质化发生概率。具体而言,提高河流横向连通性,能够更好恢复河流蜿蜒、曲折、多变的形态,或者维持原有形态;而提高纵向连续性,将有助于使河流恢复到有护坡地基主河槽的复合断面状态。除此之外合理运用天然材料进行护坡,如木桩、水葱、芦荟、柳树和乱石等,也能避免河流护岸硬质化。

3.3 生物群落多样性

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来营造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达到生态净水的目的。运用与植物净化相同的原理来进行拓展,在具体的实施上,可以在水中建立起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必要环境,让其栖息于河道中,与此同时,放入鱼、虾、河蚌等此类水生动物,从而利用食物链将水生植物、微生物、藻类、水生动物构建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3.4 人工湿地建设

根据不同地区的河道现状,顺着河道来布置人工湿地,有利于河道水、动植物系统的恢复,对水生态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在河道适当水位线上方建设自然生态湿地小岛,并在小岛上培植一些观赏效果佳、净化效果强的植物,与此同时,在岛内布置一些天然的石头,将小岛与陆地用木桥相连,形成水陆环绕,从而达到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

结束语:

作为当前一项比较重要的生态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在实现河道治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充分利用了水生物环境来完成水生态系统改善和维护。在具体实施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既定原则和要求,科学实施治理措施,根据河道自身特点,研究制定出就有较强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最重实现河道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斌.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岸坡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22,28(06):90-94+98.

[2]史督.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新农业,2022(12):73-74.

[3]杨金红.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探索[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08):92-94.

[4]魏明敏.水生态修复技术在城市河道污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03):97-98+101.

[5]安恒菲.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C]//.2021首届城市水利与洪涝防治研讨会论文集.,2022:11-16.

[6]金星,强超,闫东宇,金扬泉,王克磊.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珠江水运,2021(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