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彝族刺绣的创新发展战略——以云南撒尼族刺绣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浅析彝族刺绣的创新发展战略——以云南撒尼族刺绣为例

王晓敏 ,指导教师:张钰浛

云南工商学院

【摘要】:云南撒尼族刺绣的发展对提升云南民族文化形象、彰显云南文化产业特色、保护传统文化、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生产规模小、市场实用性差、市场营销力度不够、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而使其发展不畅。当经济利益渴求超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时,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刺绣也难以传承,并逐渐淡出传统生活领域。面对困境,本文通过推进规模化发展、创造适销对路产品、营销推广、加快人才培养助推刺绣产业跃进,以使之转型成为既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又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兴产业。

关键词】: 撒尼族 刺绣  创新 经济前景

引言】:彝族刺绣,是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传统美术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撒尼刺绣也叫“撒尼十字绣”,彝语称为“拿窝”,是流行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聚居区的一种民间刺绣艺术。千百年来,撒尼族刺绣文化和历史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和文化环境中通过针线得到传承,并融入到生活中。但是,在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下,中国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二元结构形成速度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融入城市并被城市文化同化,他们的原生态文化已经不断地湮灭。云南撒尼族刺绣作为民间传统手工艺,与其他“非遗”面临的保护与传承的困境一致:其影响力无法与主流的文化业态相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被数量众多的工业产品取代“种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架构起来的多元文化内涵与文化厚度,是一个地方文化最珍贵的价值所在。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不仅在于保全其形体样貌的丰满,更在于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适性发展。”为了促进特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发展,实现其经济价值,开辟其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良性发展之路,本文以云南撒尼族刺绣为例,探讨彝族刺绣创新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1. 撒尼族刺绣的生存困境

⒈1生产规模小、市场实用性差

由于彝绣制作工艺时间长,成本高,回款周期长,产业结构涣散,导致产业的生产经营形式主要以家庭作坊和个人为主。并且个人和家庭作坊属于非正式组织,之间很难建立有效的沟通,因此经营行为通常缺乏规范性,导致整个行业组织就会表现出一种涣散的结构形式。

传统手工刺绣有着较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多地是被收藏起来,而不是用在社会生活之中。同时,传统手工刺绣由于在制作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传统手工刺绣作品价格较高,很少有人会购买高额的手工刺绣用于日常生活,并且撒尼族的主要绣服饰,当代年轻人很少会穿传统绣品的服饰出门。

⒈2市场营销方式落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开始足不出户的购物,然而撒尼族刺绣产品大多数是个体户经营,仍以较原始的集市摆摊和客户订单,这种零散型、非连贯的销售方式带动不了市场营销,也跟不上互联网时代。

⒈3刺绣人才严重匮乏,传承无力

由于受到现代思潮的冲击,年轻人不愿意去传承和发扬那些在他们眼里看来很落后很原始的手工技艺,传统的手工艺在现代化大潮中被边缘化,难以发展壮大。在生存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村大部分青年妇女放弃手工刺绣,转向到城市打工或者从事种养殖业。因此,目前云南农村精通刺绣技艺的能手往往年龄较大。另一方面,受贫困山区经济条件和重男轻女思想观念的影响,绣女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普遍素质不高,因而缺少审美能力和产销能力提升的途径,在刺绣产业发展过程中只能是安于现状。人才断档,技艺失传成为云南

撒尼族族刺绣普遍面临的困境。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高、文化水平低,对经济、政策和科技的了解掌握不够,难以应用科学可行的方式让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刺绣走上产业化的道路。

  1. 撒尼族刺绣的创新发展实践策略

⒉1推进规模化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创造适销对路产品

企业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进行对口平台建设,例如增加“彝绣合作社”,“彝绣管理中心”,“彝绣文化博物馆”,“传统彝绣互联网+平台”等。通过相对应的彝绣平台,将管理不标准的商铺会聚成有组织,有规模的集体,使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无缝衔接。同时大力开展彝绣产业,并将人员培训一并纳入平台建设中。服装设计师可转变自己对传统刺绣的机械认知,混合应用多类刺绣工艺,持续突破刺绣工艺、材质和颜色的限制,实现服装设计中刺绣的现代化生产制造。例如,①在服装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刺绣材料和类型的应用,传统的彩色刺绣和串珠绣可以一起使用,彩色刺绣的灵活性和串珠绣技术可以达到出色的刺绣效果。②将传统刺绣与现代服装设计有效结合,通过色彩喷绘、蜡染、扎染、印花等技艺,考虑个性化与大众化的双重因素,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受众市场能持续扩大。③将刺绣运用于现代家居生活中,如沙发、窗帘、被套、抱枕等等可以绣上刺绣图。

⒉2营销推广

    ①线上活动促销策略:线上门店或交易平台可以在特定时间里推出产品促销活动,各类优惠券折扣策略,例如淘宝双十一,京东618等。②跨境电商营销策略: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当下,彝绣产品国际市场的发展能促进了多边资源的整合与企业间的双赢。彝族传统刺绣主要可以利用B2B及B2C的易模式,开拓其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例如,在B2B模式下,企业或商家可以运用电子商务为主在线上发布信息和广告,与国外企业在线下成并完成通关流程,而在B2C模式下,我国企业直面对国外消费者销售绣产品,以航空小包、寄、快递等方式发送物流。利用这种跨境电商种多元化、多选择的模式,使得国外客户有更的平台渠道接触了解彝绣产品。③分期定价策略:在彝绣产品投入市场的初期,采用取脂定价策略,利用消费者求新、求奇的心理特征,抓住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将价格定高一些,以便在短时间内获得很大的利润,尽快收回前期投资,同时也打响了品牌,保护名誉。

⒉3加快人才培养助推刺绣产业跃迁

    彝绣产业人才主要分为传承人、彝绣专业管理人员、销售人员以及生产线人员。不同种类的人才职能各不相同却互不可分,所以应当进行合理的组织结构划分并实现多元化和个性化人才培训。在人才培训上可由彝绣协会牵头聘请专业的老师对绣工、管理者、销售人员等进行相对应的培训并需通过考核来评价员工是否合格,以到达让人才队伍更加专业的目的。因此能确保刺绣产业有高水平的技能人才输入,以此提高刺绣产业转型的成功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结语

在分析石林撒尼刺绣运用的基础上,探讨了传统刺绣技术的应用和现代刺绣产品的创新,并从实际出发,指出刺绣在中国现代年轻人需要产品的未来方向。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阐明了撒尼刺绣在现代设计产品的地位和作用。刺绣作为我国广泛传承的民间工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较高的艺术成就。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商品经济和市场体制与会计有着天然的联系。搞商品经济就讲究经济效益,石林撒尼族刺绣有着社会效益,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当然我们在彝绣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需要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与我们专业相结合,一方面鼓励我们大学生积极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活动中,另一方面对于非遗文化还需进行创造性、专业性的传承,这就得靠我们大学生从实践与创新两个角度出发,将民俗传承与课堂所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传承中进行创新在创新中进行传承使得非遗的文化魅力在当今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4.参考文献

[1]《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2]许晓慧.中国北方地区民间刺绣文化传承的困境及对策的思考[J].现代装饰(理论),2011,03:95-96.

[3]贾建林.中国刺绣品国际营销战略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

[4]邓晶晶,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国际营销的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