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疗法在高职院校生手机成瘾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催眠疗法在高职院校生手机成瘾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陈玲玲,张潇

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5

摘要: 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手机成瘾问题。过度沉迷于手机,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介绍的催眠治疗法通过大量成功案例证明,它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为日渐严重的社会焦点问题提出了新的治疗思路。

关键词:催眠、手机成瘾、大学生

1.前言

据全球领先的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权威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研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有45.8%的人日均使用手机时长为3到6小时,有33.7%的人日均使用手机时长在6小时以上。从中国大学生偏好APP使用情况来看,偏好社交类和娱乐类的大学生占比最高,占54.7%。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让智能手机成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智能手机成瘾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情绪失控、注意力分散、认识功能受损和学业成绩下降等36

2.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分析,.

本研究以欧亚高职学院为例,在不改变量表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修订了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通过问卷星随机抽取了68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网络调研,调研结果发现,大学生手机成瘾在性别、专业、生源地来源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和舍友的关系、性格、压力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舍友关系越差,性格内向、压力越大,手机网络成瘾分数越高。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成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情感归属的需求。

 网络使用的补偿理论认为,如果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处于消极状况,那么他就有可能通过使用网络来逃避当下现实,以实现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需求,从而增加产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7。基于该理论,如果大学生与父母沟通不畅,与舍友矛盾较大,且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那么他就有可能通过使用社交软件寻求关爱、寻求情感支持,渴望得到他人的接纳与认同。

2.2 压力缓解的需求。

大学阶段是由青春期向成人期的转变阶段,也是从校园生活转向社会生活的转型阶段。尤其对高职学院的学生来说,他们只有两年的生活来适应这种改变,再加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他们面临着生活场所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感和就业形势严峻等多重挑战。他们急需适当的娱乐活动来缓解这些压力,而智能手机的多样功能,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可以帮助他们暂时忘掉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缓解焦虑的情绪,获得短暂的放松。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应用的兴起,用户个性化的精准推送,让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极易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

2.3 自我统一性的需求。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面临统一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需求,然而在以成绩、专业和家庭背景为主要标准的评价体系下,有些学生难以发挥自我潜能,他们对自己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否定,自我的价值感也越来越低,在此情况下,他们极易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在网络世界中,他们感觉自己是有掌控感的,比如网络游戏中的每一次胜利都是对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肯定的有效补偿。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交、娱乐平台他们获得了虚幻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的满足。

3、生生不息催眠疗法

“生生不息催眠”是由有着现代催眠之父的米尔顿·艾瑞克森嫡传弟子-斯蒂芬·吉利根博士与罗伯特·迪尔茨博士共创的第三代催眠。它不同于让人失去控制或放弃意识的传统催眠,而是创造一种不松不紧,专注而又放松的非常有创造力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可以停下脚步,在僵化的现实身份中暂时抽离,开启一个新的创造空间去创造新的局面[8]

生生不息的催眠对于治疗陷入手机网瘾中无法自拔的大学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催眠可以帮助案主找到内在渴望、找到新的方式和资源达到情感满足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其治疗步骤主要分为以下七步:

第一步 打开一个COACH状态

COACH状态就是生生不息的有创造力的状态  一种努力而无需多想,一种专注而不费力的,行云流水般的状态。手机成瘾案主可通过静心、正念、行走、音乐、和大自然连接,通过身体动作、回忆过往正向的记忆等方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第二步 设定正向意图

在正向状态中,催眠师引导案主看到在手机成瘾行为的背后,内在的需求是什么,并用三种方式表达出来:言语表达、正向意图的视觉画面、身体模型。

第三步 打开资源场域

如果不是通过手机网络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那案主身边可以支持他实现目标的资源有哪些?资源包括很多,可以是活着的人,可以是已经过世的人。祖先、导师、父母、朋友、亲人、神话人物、佛陀、老子、自然、艺术等,当案主处于资源的状态中时,催眠师可以引导案主用身体模型去表达、询问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以助于他跟资源的深深联结。

第四步 识别障碍,欢迎障碍

改变的路上,各种障碍会如期而至(诱惑、情绪)。催眠师可引导案主用言语、身体模型将障碍表达呈现出来,看到障碍背后正向意图。

第五步 整合

把所有之前探索到的元素,整合在一起。就像烹饪一样,用前四步探索到的元素,正向意图、障碍、资源,做出一道美味佳肴、谱写出一曲美妙动听的歌等。

第六步 带进现实世界

看见正向未来的的自己,催眠师引导案主去感受到,当案主实现的目标的时候,他会在哪里?在做什么?和谁在一起?五官感受是什么等。此后做出承诺,当回到现实生活中时,会做什么?会怎样做?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和打算等。怀着感恩的心态,重新定向自己的生活。

第七步 每天灌溉成长

治疗成瘾行为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减少行为的复发,因而建议手机成瘾者回到现实生活后,每天坚持练习回到coach状态,与个人的正向意图、资源相连接,设定每日的目标。

  1. 总结

伴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全面化,人们对其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使得社会中对手机成瘾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下,且学习、以及生活中对于手机的使用较多,新冠疫情期间,离了手机无法出门,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几率的增加,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业成就。通过大量案例实践,生生不息催眠疗法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使其降低成瘾行为带来的情绪感受,理解内在的心理需求,找到人生正向目标。

参考文献:

[1]《第 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22.

[2]《2021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研分析报告》[R],艾媒数据中心,2021.

[3]李丽,梅松丽,牛志民,等.大学生孤独感和睡眠质量的关系:智能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2).345-348.

[4]王慧慧,王孟成,吴胜齐.不同手机成瘾类型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孤独感的影响:基于潜剖面分析的结果[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5):881-885.

[5]罗星宇.大学生孤独感与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影响模型及其干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6]李思梦.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人际关系困扰的中介作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9.

[7]俞国良 王鹏程. 手机依赖影响心理健康:效应与应对[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08-0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