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新时代故事,谱写新时代之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3

讲好新时代故事,谱写新时代之歌

李蓉

延安革命纪念馆  陕西延安

摘要: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练就过硬本领,奏响更为激昂的青春乐章。

关键词:新时代故事   新时代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练就过硬本领,奏响更为激昂的青春乐章。在疫情防控中是如此,在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中也是如此。青年一代要讲好“青春故事”,有担当、讲实干、勇创新,牢记青春使命,在新时代的建设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奏响新时代出彩乐章。

一、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不变的真理。当代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力量。青年群体作为中国故事的重要讲述者、中国声音的重要传播者,正吸引着来自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代青年应充分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当代中国青年成长于国家发展最快的时期,应牢记使命嘱托,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自信的态度和高昂的热情将中国声音传播出去,带动感染更多国际友人,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中国的大国风范和大国自信,从而在他们心中树立起中国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以我国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为例。在“蛟龙”号之前,我国载人潜水器下潜的最大深度只有600米。从600米到7000米,难度指数急剧增加,同时我们还面临可借鉴资料匮乏和国外技术封锁等难题。在困难面前,我们没有退缩。青年科技骨干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通过不懈的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解决众多难题,实现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并于2012年成功到达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海底,完成了祖国赋予的重任。正是一代接着一代青年力量,到目前为止,我国是世界上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最多的国家。

二、铸就民族底气、谱写青春篇章

青年人以艰苦奋斗的精神,铸就民族底气。当前,90后这一代已经成为备受争议的一代。他们被贴上了“佛系青年”和“娇生惯养”的标签。尤其是最近频频出现的“校园贷”、“常规贷”等问题,大大降低了90后一代的形象。主要原因在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年轻人安逸、享乐,赶上了奢侈享乐之风。对“白富美”和“高富帅”的追求成为他们的人生追求。过度的物欲诱发攀比心理。另一方面,他们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一切事情上都想找捷径。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时期,青年一代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青年人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却踏实地,吃苦耐劳,走向成功。

青年人用无私奉献谱写青春的篇章。2020年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这是一个新的冠状肺炎肆虐全世界的一年。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无私、充满爱心的人物。他们用爱、关心和热情书写感人的故事。想象一下新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没有那些无私的志愿者,在疾病的第一线与疾病作斗争,与死亡作斗争,运送抗病物资,鼓励重病患者,筑起火雷神山,那我们就抗击不了疫情。现在,我们可能仍然被道路封闭。正是因为这些无私的人民为我们战斗,我们才能战胜疾病,把危险转化为机遇,灾后迅速重建,重整经济,为摆脱贫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回想峥嵘岁月,革命先烈用舍我其谁的斗争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必胜信念,换来了今天山河锦绣、国泰民安的幸福生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时代青年朝气勃发。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新时代青年应有“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的觉醒,学好党史,永葆初心,勇担使命,以坚定信念、爱国情怀、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泳,续写民族伟业,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看世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学史明理校正方向。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学习革命精神,抱定必胜信念,不畏艰难困苦。在积贫积弱的年代,革命先辈高举红色旗帜,有志青年积极响应、起而行之,这才使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愈显生机活力。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学好革命精神,才能在困难来临之际迎难而上,才能在国家需要之时拼尽全力。新时代的青年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以青春之我融入时代大我,在新时代赋予“不怕苦、不怕难、敢于牺牲”这一红色精神新的内涵,做不愧于祖国、不愧于时代、不愧于人民的有为新青年。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决策。那时我国工业发展刚刚起步,面临着原材料、生产设备和人才奇缺等诸多困难。许多青年胸怀崇高理想,不畏艰难困苦,毅然投身这一伟大事业,把自己的青春融入为国奉献之中。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归来报效祖国。为了研制“两弹一星”,许许多多青年科研工作者顽强拼搏,创造了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用奉献书写了最美的青春故事。

四、如何做好新时代好青年

新时代好青年不仅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花朵、希望与未来,我们全社会必须对他们关心呵护、细心浇灌,使其茁壮成长,培养和造就新时代好青年。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有这样一句谚语:“鸟贵有翅,人贵有志”,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道理,就是人要有志气、有理想。是啊,多少人是因为从小立志,有了上进心,才克服了种种困难,登上了成功的高峰。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她是一个黑人,因为早产而险些丧命,又因为在4岁时患了重病而导致左腿瘫痪,在她13岁时才可以勉强行走。但她立志要当跑步运动员,在随后的几年里,她参加的每次比赛都是倒数第一,每个人都劝她放弃,但她还是坚持跑着,直到在一场比赛中取胜。她就是“黑色羚羊”威尔玛·鲁道夫,3枚金牌的获得者,这就是上进心激励她的结果。还有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小时候在课桌上刻“早”、愚公移山……无不显示着有上进心和有抱负心的强大力量。

2、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努力做新时代其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雷锋是一个实干家,是一个勇于探索和担当的创造者,他总是把实现崇高的理想落实到本职岗位上,说到做到,表里如一。他坚持理想与现实相一致,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政治上要求严格,自觉经受思想锻炼,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修养的战士。雷锋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在他看来,“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同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正因为如此,雷锋时时处处都以党、人民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把帮助别人看作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人生观最光彩夺目的是,他正确地解决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问题。他把“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作为自己的信条,“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在这样的人生观指导下,雷锋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革命干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生命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生奉献的誓言。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勤奋学习、锤炼身心,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过硬本领和高尚品格的接班人。发明家爱迪生,为了研究出理想的白炽灯丝,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几乎所有的金属都被 他试验过了,正是凭着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才取得了“白炽灯”的成功,成为世人仰慕的发明大王。几乎所有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有一部勤劳刻苦奋斗竞争的历史,绝少有靠投机取巧取胜的。可见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刻苦勤奋分不开的。

4、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做到不变化、不颓废、不动摇、不退缩,一以贯之、终生坚守,做维护人民利益的忠实践行者。在现实中,“正能量”带来的正效应确实不少。我们身边有阿里木带给我们的感动,他靠卖烤肉资助贫寒学子,而不少人专程去“捧场”,这里面有感动,也有“正能量”的传递。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对善行、对爱心的感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显示感动的勇气,一种传递感动的行动。传递感动,就是“正能量”的传递。爱心无价,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没有强弱之分。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是火炬,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爱心是担当,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爱心照亮四周,同时也温暖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华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种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给予、共同的追求。

一座座崭新的农家小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农家,一片片标准茶园生机盎然,一片片经济林木硕果累累,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仲秋,穿行在临沧广袤的农村大地,脱贫攻坚的热浪奔涌而来,一幅人民幸福、全面小康的画卷正在大山深处徐徐铺开,一个个古老的村庄下焕发勃勃生机。

回首百年,我们党始终心系“国之大者”,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位,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

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乐在一起,着力解决“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着力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早日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宏愿,让全国各族人民生活更幸福。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担当的力量,奋进的力量,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高扬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中熔铸的精神气质,把精神力量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创造力和行动力。

作者简介:李蓉(1985—),陕西延安人,延安革命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十三年延安革命史,中共党史。陕西延安7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