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11
/ 2

如何培养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

范延林

身份证号码:420620198001213511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机械工程也得到了发展。具有行业特色的机械类专业本科教育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打破原有传统教学培养模式的藩篱,一切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文章在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后,首先进行顶层设计,确定培养目标,然后制定课程和单元,帮助学校现有师生提升专业素质。

关键词:机械工程;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21世纪的机械工程呈现出高端化、系统化、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对机械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工程专业人士的创新能力培养一直是困扰我国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以下内容便来分析机械工程类人才的培养经验。

一、机械工程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1 职业特点不明确

纺织机械具有独特的行业特点,但纺织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过度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教师难以获得企业科研项目。纺织机械科研成果显着,不在此列。经过近十年来多次调整培养方案,目前学校在本科机械教育中只开设了纺织机械导论这门特色课程,开设相应的课程也并没有真正起到发展特色专业的作用。

1.2 课程设置切题

中耕者该案例的课程结构陈旧,课程个性化,专业课程时间长,总学时过长,部分课程教育内容重叠。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比例很荒谬,有些课程只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联系。教材更新太慢,部分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较少,教材内容缺乏现代性和新颖性,仍沿用传统教材,全是20世纪70年代的设备工艺,对学生能力提升作用不大只是上班,可能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与专业资格要求相差较大。此外,还有很多学生虽然学过经济学,但缺乏实践技能。

二、机械工程人力资源实践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

1、力学基础实验

机械基础实验主要面向机械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旨在学习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术,正确使用设备,学习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在开设机械基础课程之前,针对机械设计与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通过机械机构设计综合展示与分析、机械拆解与结构分析、机械结构分析与运行图解等实验活动。出我们所做的“启蒙教育”。二是通过工程图学课程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二维、三维表示和初步构型设计能力、空间想象力、手工和计算机绘图能力,为机械创新设计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通过对机械设计理论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初步分析,使学生具备对机械系统进行方案创建和创新设计的能力,将基础知识与机械设计系统地应用结合。了解工程实践并具备为机制系统的运动创建程序功能的初步能力。

2、机械综合设计实验

机械综合设计实验主要面向中、高中机械专业学生,主要分为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综合的性实验是利用一个或多个学科的知识,综合训练学生实验技术和方法的复合实验。设计实验是一种探索性实验,既可以与各教学相结合,也可以独立于不同教学。一般是学生在常规或综合实验训练的基础上,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后开设的。此外,作为设计实验,在讲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自己策划所有的实验,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主题,在讲师的指导下设计、实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力学研究创新实验

对于高年级机械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现学生的自律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设计能力、初步科研开发能力。更高层次。主要由公共实验、科技生产、学科竞赛、学生科研项目、社会实践活动等组成,是以机械产品CAD/CAM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课程。采用“集中授课、分布式设计”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机械创新的设计与制作,参加各类竞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引导你去发展你的科研能力。

三、面向企业需求的设计与创新设计能力

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是片面的,实验教育的效果低效甚至重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单一的课程教学实验集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整合不同领域、不同课程、不同章节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相互配合,实现教学实践的改革,将多门课程整合为一个综合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是一个普遍的趋势。例如,结合PLC技术、伺服控制技术、测试技术、C++语言等,建立机电系统与控制综合实验,结合大量购置机电设备的基础功能部门。建立元器件和控制装置、可重构机电系统及其控制实验。学生可以通过PLC、单片机、运动控制器为同一机械体构建各种控制系统,体验各种控制系统的配置及其设计开发方法。这种综合性实验以最新的测试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和CAD/CAM/CAE集成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前沿技术加深学生对工程实践的理解,展示专业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机械工程的发展与展望

尽管机械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创新和进步,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机械工程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中国的机械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为中国制造业的独特创新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不重要,提出的机械领域的新概念、新理论也不多。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机械工程 理论、方法和技术不多,在国际机械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中国学者不多。总体而言,我国机械工程学科在国际制造业中的国际地位落后于我国制造业。另一方面,机理研究应侧重于机理的基础理论研究。这使我国在国际组织中保持了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必须重视与制造的关系,控制领域是多学科交叉的,需要在设计理论和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开发性能优越的新机构、新装备。工程中有很多体制问题,如航天飞行器、机器人机构、纺织机械、工程机械、微纳米机构、仿生机构等,研究机构是很有用的。

结论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学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机械人才的目的,建立以典型设备设计与制造为基础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多门课程为一体的综合性、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实践教育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索机械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实践教育。

参考文献:

[1]曾家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南方农机,2017(24):202.

[2]李兵.农业机械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农业机械学,2015(23):378-379.

[3]李兆岭.现代林业机械节能技术改造的研究状况[J].河北农机,2012(01):47-69.

[4]袁媛,郑磊.建筑行业机械节能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