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中村的整体改造-从深双到坂田新围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2

浅谈城中村的整体改造-从深双到坂田新围仔

曾宪志

深圳市坊城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深圳市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扩张带来的城中村也越来越多,如何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是新阶段我国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问题。本文以深圳城中村改造阐述个人观点。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村中城。

城中村, 有人看到它的人情味、有人看到它的脏乱差, 还有人看到它的高回报。身处城市却被冠以“村”的名字, 身为“村”却生活在城市之中。

深圳,从一个渔火薄田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对于深圳这座城市而言,过去几十年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财富、和人口密度都高速增长。

    城中村是深圳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城中村是深圳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见证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也保留了许多深圳过去的记忆。城中村为城市中心地带提供了低成本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居住在城中村,更是众多刚刚来到深圳的年轻人会选择的“过渡”方式,是在城市里的落脚点。

    城中村普遍的状态是,通常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建筑密度高、拥挤、环境脏乱、人流混杂、治安混乱、基础设施不配套、游离于城市管理体制之外。 然而,城中村虽然看似脏乱差,但它作为城市生活的独特标本,其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某种程度上,

当前,城中村租赁住房仍占深圳总租赁住房的70%。如此庞大规模的价格低廉的住房,也被视作为支撑深圳城市竞争力的一座堡垒。如今的城中村有的进行了改造,有的不复存在,也有的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土地上。从这个意义上,城中村不仅仅是城市发展历史的一部分,更因其巨大的包容性,成就了独特文化记忆,同时也承载着年轻人的“深圳梦”。

多样城中村

    城市本质上就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生态系统。城中村以包容、低成本的优势,容纳了1600万外来人口,是深圳这个城市最有活力的地方。研究机构对上海和深圳这两座城市的所有地铁站辐射圈的人群活跃度的空间热力图进行分析,显示了城中村与城市其他区域人群活跃度的巨大差异。

    遍布特区内外的城中村,契合了深圳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大规模近通勤距离的人口积聚,降低了城市病和运营成本,提高了城市的多样性。而且由于租住人口构成的不同,形成了各自鲜明而独特的特征,比如坂田新围仔租客主要来自华为的白领群体,福田上梅林租客主要是福田CBD的白领及各类服务业从业群体、桂庙新村的租客来自大学生毕业,而龙华景乐新村租客则来自“三和人才市场”--这个被称为“三和大神”的城市底层群体。

城市转型与更新

    深圳在国内率先成功实现了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和创新驱动,被称为中国的“硅谷”。

    几乎全世界都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城市更新会不可避免地推高区域成本,“挤出”原有居民。在城市迅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稀缺的双重背景下,深圳的城市功能在迅速变化,对城市更新的要求也变得尤为迫切。

    深圳过去的城市化进程是在高度时空压缩下的高密度集聚过程,未来的深圳,如何在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之间找到平衡点,坚持以规则与市场博弈,用共识与社会调和,兼顾城市发展和民众利益?保持城市的活力,实现有质量效益的精明增长。

城中村价值再现

深圳全市分布着大大小小1300多个城中村,随着城市的建设和更新进程不断往前推进,各村的面貌和发展状态也是千姿百态。由于所处区位和周边城市发展状态的不同,城中村所容纳的人口密度和人口群体也是各不相同。原特区内的城中村由于城市地价和房价高企,处于城市各区域的核心地段,地理位置优越,在房地产开放浪潮的推动下,更多的采取开发商介入,拆迁重建的城市更新方式。大量原本租住在关内城中村的产业和服务业人口迁居到租金水平更低但城市交通条件相对便利的关外城中村。

根据深圳《城市更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全市要争取完成各类城市更新用地规模30平方公里,稳步推进城中村和旧城区综合整治,规划期内力争完成100个城中村或旧住宅区、旧商业区综合整治项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中村的价值、机会在哪里?谁来决定城中村的改造?城中村的改造路径又是什么?我们思考它是否应该改造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又是什么?如何找到一个适度改造的方式?如何改造出一个平衡城市发展需求、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兼顾政府与市场诉求的城中村?

早期的新围仔,通过出让村集体用地的方式,通过自发的方式建造了大量接近标准化的“农民房”,满足了周边产业人口的居住需求。而随着坂田片区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转型,人群的构成进一步的白领化与年轻化,形成了以华为员工为代表的“IT”白领为主体的居住群体。“IT”、“华为”成为新围仔的基因,刚走出校门的年青“IT”的从业者们,创造力、精力、发展力正处于旺盛阶段,他们心态积极、理想化程度高、社交倾向强烈,而随着这类群体对于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更高。当我们在讨论城中村的居住问题、需要从居住者的角度去回应如何创建一个适用性的居住体验的设计问题。

设计提案

通过对中国城市的学习和研究来设计适应中国模式的当代建筑,研究组成城市的基本元素、使用人群、空间尺度、建筑类型,从更广阔的城市分析角度来思考城市发展,研究新的城市模型及未来愿景,从人的尺度来切入对具体项目的设计,并在设计中体现街坊的邻里关系及生活,以塑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场所。

对坂田的新围仔、福田的上梅林、龙华的景乐三个不同类型城中村的研究设计过程,总结了一些看待城中村改造及其发展问题的观点。

基于对城中村生活的观察与思考,采用一个“焕新重塑”的方式,对现有城中村的功能及空间问题进行剖析,构建一个设计匹配使用人群诉求的设计路径,支持采用多方合作的方式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实现多方共赢,重新挖掘城中村的城市服务价值,恢复保持一个持续性活力的城市基本生活空间。

结语

城中村改造,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既要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城中村的价值所在。虽然每个地方城中村改造面临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是有很存在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高绅,李茜悦,焦佳豪,等.城中村改造的阻碍问题及解决建议[J].产业创新研究,2021(6):55-57.

[2]张宸.边界融合:宁波红心村城中村改造设计探讨[J].区域治理,2022(26):0241-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