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力促进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2

家园合力促进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研究

曹金彩  ,焦红艳

  邢台市第四幼儿园

摘要:在培养幼儿适应能力时,家庭和学校的地位,同样的重要,不分伯仲。想要实现对幼儿的有效培养,学校必须与家长进行合作,共同研讨适合幼儿的培养手段,巧妙设计家园共育方案,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基于家园合力促进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字:小班;幼儿;教育

引言: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在日常幼儿管理方法上,应该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促使家长了解教师的工作内容,有利于教师培养工作有效开展。具体的家园共育中,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地使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让幼儿明确教材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是有一定联系的,提升幼儿知识适应综合水平,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园中举办的各种活动。

一、小班幼儿的特点

因为小班的幼儿还处在发展阶段,自我意识较为强烈,对自身的行为和情绪控制能力不足,经常会受到事物的影响,从而改变自身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无法明确活动的方向。对此,教师应该了解幼儿这一特征,创新培育方法和手段,增强幼儿适应能力[1]。刚入园的幼儿,离开家庭过期集体生活,难免会与其他幼儿产生摩擦和口角,甚至严重者还会出现打架等行为,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然而适应的关键,在于引导幼儿与教师、幼儿园、小朋友建立感情,与家长积极配合,改善幼儿离家的焦虑心理。

二、影响幼儿入园适应能力的因素

幼儿在入园的时候,会受到许多的因素影响,大部分幼儿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所有家长存在过度溺爱的问题,在生活中会限制幼儿单独活动,减少与社会的相处,因此致使幼儿产生依赖性,不能独立学习和生活。教师应该让幼儿明确集体生活的好处和重要性,引导幼儿渐渐适应幼儿园,从而达到有效培育幼儿核心素养目的,促进幼儿综合发展。另外,教师在分析幼儿适应能力影响因素时,还要关心幼儿的成长过程,以及在生活中的行为习惯,精准解读幼儿的想法,全面了解幼儿思考为方式。

三、家园合作提高幼儿入园适应的措施

(一)开展家访工作,了解幼儿生活习性

在幼儿即将踏入园中时,教师要利用家访,观察幼儿的喜好,对幼儿所处的环境和家庭有基本的认识,方便家庭与幼儿园培养方向,保持一致的脚步,切实提高与幼儿的亲密关系,提高共育合作的重要形式[2]。教师为了保障家访在增强幼儿适应能力中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提前制定家访方案,在方案中写下具体问题,及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提升沟通的满意度,最终与家长达成共育方案,有效发挥家访的实际作用。根据实践证明,幼儿园与家庭培养幼儿适应能力,需要密切的合作,这样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帮助幼儿学习家中没有的知识。

例如:在家访的时候,教师采取录视频的形式,明确幼儿的家庭环境,知道幼儿在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为幼儿排忧解难,让家园共育的教育合力最大化。教师在家访中,要多倾听幼儿的优点,重点关注幼儿与其他朋友之间的关系和相处方式,然后详细地记录,带回幼儿园整理成档案,在班级上公布,实现师生共享,互相激励,让全班幼儿在享受中健康成长。

(二)利用有效活动,提高幼儿适应认知

家园合力在培养幼儿入园适应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能够增加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使教师更好为幼儿服务。在幼儿的学习课堂中,教师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适应幼儿园中的学习生活[3]。有效的活动,能够让幼儿学习更多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求,设置不同活动的主题,并向家长传递培育幼儿适应能力的方法,促使家长主动加入活动中,与幼儿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学习机制,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举办劳动活动,在活动中加入家长的角色,结合幼儿园中的学习内容,帮助幼儿掌握各种生活中的技能,让幼儿学会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组织帮扶活动,引导幼儿与家长一起,帮助弱势群体,去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多陪陪孤寡老人,培养幼儿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有效实践活动,促使幼儿形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能够让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有效辅助幼儿适应园中的学习内容,增加家园共育的实效性。

(三)装扮班级教室,给幼儿家庭的感觉

在幼儿来到园中的时候,教师要发挥领导作用,主动用热情的语言与幼儿谈话,记住班级内所有幼儿的名字,以及家中常用的小名,降低幼儿存在的警惕心,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喜欢与教师相处。小班幼儿喜欢色彩鲜明、外形夸张的图案,在选择童话故事的时候,幼儿教师要与家长联系,为幼儿选择喜爱的故事书,建立班级读书角,呼吁幼儿主动学习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另外,幼儿教师要将班级布置成家庭格局,有舒适的洗手台、便捷的卫生间、精致的厨房等,拿出小板凳,把所有的幼儿分为几排,用手机拍一张全家福,上传到家长群的同时,打印出照片粘贴在班级墙上,让班级环境变得更加温馨。教师要站在与幼儿相同的位置,进行有效的交流,给小班的幼儿带来安全感,提高幼儿适应综合水平。在幼儿睡觉的时候,教师允许幼儿保持以前睡觉的方式,给幼儿准备好毛绒玩具,轻轻抚摸幼儿的身体,帮助幼儿快速进入睡眠,对于一些相对内向的幼儿,需要慢慢引导,等幼儿具备一定的适应力后,在开展趣味的游戏,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

例如,在开展游戏的时候,教师与家长利用QQ沟通,询问家长幼儿喜欢的游戏,根据班级内所有幼儿的需求,设计趣味游戏,消除幼儿入园的紧张情绪,用“开火车”的游戏,培养幼儿的排队意识。在培养幼儿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幼儿的坐姿,通过手指游戏“小孔雀”和音乐背景,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促使幼儿主动学习知识。教师让幼儿模仿小兔子走路方式,来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帮助幼儿认识小动物,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责任感。值得注意的是,在安排幼儿的游戏时间时,应该科学合理,避免游戏时间过长,降低幼儿学习的兴趣。作为幼儿教师,要充当好幼儿保护神的角色,给予幼儿自我宣泄的权利和机会,促使幼儿在陌生的集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四)提升共育水平,增强幼儿学习能力

为了强化幼儿的适应能力,家长和教师都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和观点,表达出对幼儿的教育方法,共同研讨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想要实现价值协同,就要在尊重他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育人,可以通过协商和平等教学的方式,达成价值共识。教师要加大家园共育工作的力度,帮助幼儿适应园中的生活。在家园共育中,多元个体或者共同价值诉求的协同,能够更加合理地体现幼儿园治理自由、平等、民主等重要的观念,也决定了家园育人合力的大小。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下,幼儿教师工作量大,导致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畅,难以了解幼儿的真实情况。因此幼儿园可以组建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书面交流等多个渠道,实现对幼儿的全面培养,了解怎样能够提升幼儿的适应水平。

结束语:总而言之,家园共育现在教育行业中的重点,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建设合作的培养体系,提供给幼儿舒适的学习环境,重视幼儿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幼儿适应能力,满足幼儿的自身发展需求。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凝聚合力,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方向,共商共建共享重建家校共同体,一起为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切实提升幼儿园整体的育人水平。

参考文献:

[1]岳军祥,王楠.初入园学前儿童消极情绪应对策略与思考[J].当代学前教育2021,23(23):137-139.

[2]张静.关于促进家园协同培养幼儿适应能力的几点思考和策略[J].幼儿课程教育研究,2020,33(12):91-92+95.

[3]李镇西.转变家园合力,开展有效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J].华夏教师,2020,(0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