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课堂德育提升小学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2

渗透课堂德育提升小学数学教学

陈明辉

广州市天河区新蕾五星学校     510507

【摘要】:数学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生活、强调学生经历的特殊的文化传承活动,它不仅有知识传承的作用,同样也有德育的功能。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错误观念与做法,认为数学无德育任务、数学缺德育素材、数学教学德育化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联合实际、人格魅力、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思想上得到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教育的德育目标应是教学目标教学之一,然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对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比较忽略,为此,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并努力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育

1、深钻教材,挖掘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小学数学知识里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除了掌握品德教育的要求外,还要熟悉和了解各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形成德育的整体系统,以避免教育中的系统性和盲目性。

2、注重联系,坚持教育的一致性。

(1)正确教育思想的一致性。要树立数学教师也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宗旨,目的要明确,态度要鲜明,不可变化无常,时有时无。

(2)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在教育内容上,扣住各册承上启下的知识,使之互相衔接,自然形成联系。

(3)教育要求的一致性。章节不同、内容不同,但教育的要求要相同。如要求语言表达与书面解答要简洁,要求几何图形和数字排列要规范准确等。

(4)数学知识教学、数学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致性。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得传授,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而且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无论是考核、评定学生成绩都应从知识、能力和良好行为等方面去衡量。以求得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一致性。

3、分出层次,找出教育的结合点。小学数学年段长,知识要求差距大,因此在思想品德上也应有所区别,但知识与教育的结合点是一致的,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利用有说服力的数据、计算材料、有关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结合珠算教学,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它不仅具有计算功能,而且在启迪思维,开发右脑,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2)抓住与计算相联系的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即通过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在审题、计算和验算中,认真独立思考,勇于拼博、不断进取。这样,从大处着眼,小事着手,把计算过程视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有效途径。

二、在教学过程中融德育教育于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的教育作用,增强实际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使数学德育实践更加规范化。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结合数学教学抓好思想品德有机配合

(1)突出明显的材料和数据。如某工厂五月份每天加工18个零件,通过技术革新,六月份每天比上月每天多加工8个零件,六月份加工多少个零件?该例题反映了科学在不断的进步,技术在不断更新,这需要同学们的努力和奋斗。

(2)挖掘隐含材料。教材中隐含着很多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例如,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拼拼摆摆,动脑思考,顺乎自然地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从中领悟出“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2、联系生活实际,内外结合,增强教育效果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为了发挥数学课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导向作用,使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内外结合,是很有必要的。

(1)积累素材,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搜集一些信息材料,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为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打下基础。

(2)组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如高年级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后,组织一次“我是小小交通员”的数学调查和访问活动,到交通路口测算不同时间段车流量;访问交警,把测算和调查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动手制作统计图,动脑编应用题,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不仅智力得到发展,学生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寓教育于学习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三、利用现代技术,加大德育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作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小学数学同样需要补充新鲜的血液,更新陈旧的数据信息。我们不仅通过利用报纸书刊、电视广播搜集最新的信息,还可教给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庞大的搜索引擎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运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学生对教师是非常崇拜的,教师的思想作风,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对教学的高度责任感,以及强烈的事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时刻教育着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仅做好知识的传授,更要做好育人的工作。工整的板书,精炼的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数学美的熏陶和严肃、认真的数学精神的培养,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教师要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优良的品质。

五、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在数学课堂上渗透爱国教育。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数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灿烂的发展史,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在数学教学中,许多生动有趣的例题都有着丰富的资料与素材。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向学生展示我国博大精深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圆周率”“分数除法法则”,要使学生知道我国的“圆周率”的发明者祖冲之,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祖率”的值,并且要比西方国家早一千年之久。还要使同学生知道“陈景润”“华罗庚”等在数学领惑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在数学课堂上渗透这些人在数学领惑做出的杰出贡献并树立起榜样,发挥榜样的作用,使学生们通过数学的学习,认识我国的五千年文化,认识到数学领域领先于世界的创造与发明,使同学们升华起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起从小立志报效祖国的宏伟大志,从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起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忱。

2.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自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弘扬感恩美德,我国人民自发在“母亲节”这一天感恩母亲;在“教师节”这天感谢教育我们成长的教师。感恩教育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更是为了培养少年儿童具备我国传统美德的必修课。感恩不仅是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更是道德体系建设当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感恩不仅是表达对帮助自己的人的尊重,也是强化道德体系的需要,更是为了表达对施恩的人的报答而获得心理平衡需求的一种行为。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强化这种道德观,从小培养学生树立起感恩的心,树立起知恩图报的品质。作为一种美德,感恩应当是小学生性格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更好地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在数学课堂上,要准确寻找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在数学课堂上要及时抓住感恩主题,及时通过感恩教育来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要将感恩教育溶入到数学的教学中。

六、结语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局限于让学生单纯地学习和获知数学的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还应该通过强化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形成自身的数学思维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数学研究的精神,以此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全面培养其数学学习精神和数学修养。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德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德育内容合理地融入教学内容,提高德育渗透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而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独特教学模式,既要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也要达到德育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宏荣.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51+53.

[2]刘陶挺.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47.

[3]关永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例谈[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0(02):53-56.

[4]张芳岚.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20(0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