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社保卡公众应用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3

电子社保卡公众应用问题研究

兰迎明

吉林省大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131300

电子社保卡是将社保卡赋予“网卡”的形态,是实体社保卡结合手机使用的一种演变形式。作为线上身份认证凭证,电子社保卡实现了互联网上的身份认证以及政务门户网站的快速注册和登录;作为线上支付渠道,电子社保卡实现了线上参保缴费、考试缴费、培训缴费、医疗费结算等;作为线上信息查询途径,电子社保卡实现了互联网上查询社保参保信息、就业和职业信息以及创业担保贷款扶持信息。

电子社保卡的出现,为社会保障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较好地迎合了大数据时代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管理的要求,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助力更进一步完成政务服务的“一网、一门、一次”, 实现全国社保业务网络化和移动化,提升政府和社保部门公共服务水平。

一、电子社保卡公众应用问题研究意义

我国新一代实体社会保障卡发行数量近几年飞速上升。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7.66亿,社保卡普及率达56%。“电子社保卡”是实体社保卡具有线上应用服务功能的一种网络凭证,与参保人手持的实体社保卡相互依存,均是全国统一、全国通用,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医保结算、缴费及待遇领取、金融支付等功能。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各项改革之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失业、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如今,随着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互联网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保障方面,所以研究我国目前电子社保卡公众应用情况有助于政府对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探索并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卡多服务项目应用;同时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提供一点帮助,因此在理论研究上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意义。

三、电子社保卡公众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社保卡公众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电子社保卡公众应用相关法律建设待完善

纵观我国现行社保体系,关于社会保障卡的法律法规较多,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于社保方面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互联网移动支付的兴起,电子社保卡应运而生,同时伴随的是电子社保卡的使用问题,调查过程中有大部分群众对于电子社保卡缺乏信任,目前由于电子社保卡处于初级应用阶段,其相关法律条文处于待完善阶段。现行社保法律体系缺乏对于互联网社保方面的规定;2019年4月电子社保卡问世于群众,在部分城市进行试行,相关的电子社保卡法律规定在试行过程中生成和改进,但在当前状况下,电子社保卡的应用相对来说缺乏法律保障,让群众对其在生活中的使用将信将疑。

2.电子社保卡公众应用的技术安全问题

依据国家规定,为保障电子社保卡的应用安全,电子社保卡的应用服务过程依托的是统一的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和规范的实体社保卡安全体系,利用电子认证、人工智能等先进互联网安全技术手段,在网络与持卡人之间架上信任的桥梁,实现“实人、实名、实卡”;特别是在手机端使用电子社保卡查询社保信息、办理社保业务时,采取在线信息确认、密码验证、人脸识别等多种认证方式力求电子社保卡的应用“是我办事”“是我查询”,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子社保卡被冒用、被盗刷以及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3.电子社保卡公众应用功能项目待扩展

经了解,社保部门针对申领电子社保卡的参保者拟实现药店购药时可直接进行扫码付款,医保余额直接扣除药费;医院就诊时可通过一键结算利用社保余额支付医疗费。虽然电子社保卡已经开通了参保信息查询、养老待遇领取、医保移动支付等多项功能,但是还有大部分功能还未开通,在问卷调查中就有一部分的群众反映目前电子社保卡已开通的应用功能太少,特别是一些便民服务项目目前都还不能使用。

4.电子社保卡公众应用的宣传力度有限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电子社保卡的认知度和利用率,充分认识电子社保卡的便民、利民、惠民作用,社保部门在各个网站平台上开展了关于申领电子社保卡方式的推广宣传,市社保局发布了关于开通电子社保卡的通知,各媒体网站也纷纷撰写关于电子社保卡的相关信息,并且向群众宣传介绍电子社保卡的领取方式及应用功能、线上补换卡流程、社保卡金融账户使用方法等;然而,经过此次调查发现还是存在很多群众没有听说和了解过电子社保卡,这说明社保部门在宣传电子社保卡的范围不够广泛,力度不够强,导致关于电子社保卡的信息分布不均,有些群众知道也了解过市里发行的电子社保卡,而有些群众却对发行的电子社保卡毫不知情。

(二)电子社保卡公众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针对电子社保卡应用情况,提出了关于电子社保卡使用风险保障问题、社保工作模式、居民接受度和认可度等3个方面的问题,并进一步开展调研了解并总结出上述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得出关于电子社保卡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1)电子社保卡的公众应用亟待推广

2019年3月人社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开展电子社会保障卡应用工作的通知》, 同月电子社保卡首发仪式在合肥举行,其后人民政府网于4月公布电子社保卡群众申领指南,指导广大群众了解并实现对电子社保卡的领取。目前,电子社保卡的部分功能正在进一步测试中,尽快让群众可以顺利使用电子支付等功能。下一步,市人社局正在积极推进和完善电子社保卡其他功能。

2)社保工作部门缺乏统筹协作意识

在实体社保卡使用期间,政府和社保服务部门为提供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融合的社会保障全方位服务,拓宽了社保服务渠道建,如适当地增设了2000多台社保业务移动自助服务终端,开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办事大厅,完善微信公众服务号平台功能,8家银行参与社会保障卡合作等。

3)社会公众惯性意识持续影响

通过总结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者有大部分还未申领电子社保卡,出现这种现象值得分析和总结,统计调查的关于群众未申领电子社保卡的原因结果显示部分群众因未详细了解关于开通电子社保卡的相关消息,缺乏对电子社保卡的信赖,部分则对电子社保卡在线上应用过程中的资金安全问题持质疑态度,认为没有实体社保卡安全可靠,还有部分群众则认为目前的实体社保卡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开通电子社保卡与否无关紧要;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群众对开通电子社保卡持保留意见,究其原因一部分是群众还保持着传统的观念,认为卡被真实握在自己手里最安全,这种传统观念虽可理解但也需要工作部门引导其观念的与时俱进。

四、电子社保卡公众应用问题的优化对策

(一)法律技术层面

电子社保卡的使用对于大多数群众来说,最担心的就是线上的安全问题,通常都说, “网络是把双刃剑”,帮助人们打破时空障碍的同时,也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难题,电子社保卡作为实体社保卡的线上形式,所涵盖的信息至关重要,如何保障电子社保卡的使用安全,让群众放心、信任,是电子社保卡推进工作的重要问题。

1)健全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

新制度主义理论强调制度效用,重视制度的重要性,认为制度不仅仅指宪法、法律等正式制度,还包括认知、道德、习俗、习惯等文化领域的非正式制度。因此,关于电子社保卡应用的相关法律与制度的健全至关重要;加快电子社保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立法进度,为全国各个城市规范和惩罚恶意利用电子社保卡进行的犯罪行为、构建安全放心的电子社保卡应用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对进一步推广电子社保卡的应用范围具有促进作用;所以,电子社保卡应用的行政处罚立法是一个有效打击非法使用社保卡行为的重要途径,为全社会群众树立依法应用电子社保卡的正确社会观念。

2)完善技术支持系统

对于电子社保卡的使用安全,人社业务系统是核心,安全性、严密性不高的电子社保卡业务系统会让广大群众对电子社保卡望而却步,调查结果也显示出的群众对于电子社保卡的技术系统尤为关注,因此,严密电子社保卡应用依托的人社业务技术数据系统需要营造良好的线上应用服务网络环境。人社业务数据系统接入端需设置电子社保卡应用服务的受理功能,并且关于电子社保卡的申领签发、身份认证、费用支付等基础服务均需链接统一的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确保参保人电子社保卡应用系统的使用安全。

(二)社保部门层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公共利益、责任政府等新公共服务理论中推崇的理念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借鉴。针对目前社保工作同样适用,为提高目前群众对于电子社保卡的接受程度,重点在于社保部门引导群众加强对电子社保卡应用的认识,意见反馈平台的完善、多部门间分工协作的加强以及其他多途径的宣传等措施因运而生,实现政府社保部门与社会公民的“零公里”沟通。

1)完善社保卡意见反馈平台

目前,关于社保卡的问题群众基本只通过电话热线和服务窗口寻求帮助,这就造成了在调查中很多群众反映电话热线被占用、无人接听、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而且电话热线有时候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所以根据调查中很多群众表示倾向于通过手机微信、微博等平台来解决电子社保卡业务问题,社保卡意见反馈平台的完善和积极运用成为有效推行电子社保卡的重要途径。

2)拓宽多部门协作的途径

电子社保卡业务在网上办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保卡服务前台窗口的压力,参保人利用手机客户端通过互联网即可完成电子社保卡的申领、查询、认证、缴费等服务,提升社保部门关于电子社保卡应用管理服务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但不可忽视的是社保部门人员及其工作在整个电子社保卡发行与应用方面的作用,未来每个电子社保卡所包含的服务都需一一映射实体社保卡,这背后支撑的工作千丝万缕,如何更好的织好电子社保卡服务的关系网,不让任何一项服务缺失,是每一位社保工作人员的职责,而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与社保工作相关的所有部门都是电子社保卡服务关系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部门协作由此产生,贯彻于社保工作的每个环节。

新公共服务理论表明政府服务部门及人员要有人本主义工作观念,重视服务过程中社会公众的回应与反馈,并尊重其工作人员和公民,因此,政府的多部门合作、多渠道沟通机制尤其重要;各部门间的联动服务、合作银行的联合工作,是实现实体社保卡与电子社保卡统筹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本市群众积极同步应用电子社保卡的关键步骤。

)社会公众层面

作为普通城市,其经济发展不够迅速,城市化程度处于较落后,这使得居民对现代化电子社保卡认识不足,接受速度较慢,甚至有些群众思想观念转变慢,还不太接受电子社保卡的出现;此外,群众长期形成的以实体卡应用方式为主的行为习惯,加上电子社保卡相关知识普及率低,群众主观上更愿意保持现状,不愿改变,因此,群众惯性思维意识的全面更新迫在眉睫,公共治理理论表明社会管理是由多元的力量组成的,认为作为公共权力中心的政府、第三部门以及、志愿性的社会机构以及公民在经济与社会事务管理中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门,公共治理空间不是固定不变的,是由政府、市场以及社会交相作用的一个多维的动态空间,因此,政府不能选择单一的治理工具,多元的、多维的公共治理结构才能最终解决公共治理问题。因此针对电子社保卡应用过程中群众接受度问题,依据公共治理理论的主体多元化理念,扩大电子社保卡的应用需致力于居民思想从“保守”到“与时俱进”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