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踩球运动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31
/ 2

床上踩球运动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宁静

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探究床上踩球运动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床上踝泵运动,观察组实施床上踩球运动。比较两组术后初次运动前后下肢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及血栓形成率。结果 两组术后初次运动后立即的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静息状态,运动后30min、60min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逐渐下降(P<0.05);两组术后初次运动前后各时间点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栓形成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床上踩球运动可有效提升下肢血流速度,预防血栓形成。

[关键词] 床上踩球运动;妇科恶性肿瘤;下肢静脉血栓

由于女性盆腔解剖学特点、恶性肿瘤本身及手术治疗造成的创伤,致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1]。踝泵运动是通过应用踝关节进行足背伸、拓屈运动的方式,从而达到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其锻炼方法简单易学,因此临床应用广泛[2]。但在实际锻炼中发现,患者实施踝泵运动的节律、幅度易出现不标准情况,因而对运动效果造成影响。为确保踝泵运动效果,在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床上踩球运动,对比常规床上踝泵运动效果。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8.94±6.47)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3.59±2.04)kg/m2。观察组平均年龄(49.23±6.55)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3.64±1.98)kg/m2。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床上踝泵运动锻炼,内容包括伸屈运动和环绕运动,并将一次伸屈及环绕运动作为一组,10组/次,约5min/次,患者每隔1~2h进行1次运动,6~8次/d。

1.2.2 观察组 患者均取自由体位,饮食指导及抗凝药物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干预人员在患者麻醉清醒后指导其进行床上踩球运动。①器材选择。选择瑜伽球作为运动器材,且根据患者身高情况选择最适宜自身的瑜伽球,身高在155cm以内者选取直径为65cm的瑜伽球;身高在155~165cm者选取直径为55cm的瑜伽球;身高在165cm以上者选取直径为45cm的瑜伽球。②运动方式。干预人员嘱咐其取平卧位,将瑜伽球先置于床尾,再缓慢抬起双腿,在双腿下垫高软枕,用双脚踩球进行双脚交替踩球运动,20~24次/min,8~10min/次,每隔1~2h完成一次锻炼,6~8次/d。

1.3 观察指标 记录受试者术后初次运动前后各时间点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采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

两组术后初次运动后立即的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静息状态,运动后30min、60min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逐渐下降(P<0.05);两组术后初次运动前后各时间点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术后初次运动前后各时间点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scm/s

组别

静息状态

运动后立即

运动后30min

运动后60min

对照组(n=20)

13.95±3.03

31.42±6.05

20.84±4.61

14.07±3.02

观察组(n=20)

14.02±3.11

32.74±5.97

21.02±4.28

14.49±3.16

t值

0.072

0.695

0.128

0.430

P值

0.943

0.492

0.899

0.670

2.2 下肢静脉血栓 对照组发生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占5.00%(1/20),观察组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对于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重点集中于预防、控制和抗凝药物的使用,而在护理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3]。因此探寻有效的护理方式以促进患者术后下肢血液循环,以减少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实施床上踩球运动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起到较好预防作用。

此次研究观察到,两组术后初次运动后立即的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均明显高于静息状态,同时运动后30min、60min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均出现逐渐下降(P<0.05),且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均较低(P>0.05)。充分表明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床上踩球运动可加快术后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血流淤滞,其效果可达到踝泵运动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的效果,进而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运动方式,促进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提升肌肉力量以促进患者下肢功能恢复。通过实施双腿交替踩球可有效收缩和舒张下肢肌肉群,在肌肉收缩运动时血液及淋巴液受压回流,在肌肉舒张时血液得到新的补充,所以该运动可有效加快下肢静脉、淋巴液回流,改善血液寻,避免凝血因子聚集而粘附于血管内膜上,尽可能减少纤维蛋白和红细胞沉积。同时下肢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可促进患者组织纤溶系统的活性,从而有效缓解血液高凝状态,降低了血栓形成几率。

综上所述,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床上踩球运动可有效提升下肢血流速度,减少血栓形成,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玲,江锦芳,周帅,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1,30(12):1441-1452.

[2] 胡正中,周毅峰,彭瑨,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2):192-194,198.

[3] 王晶晶,周艳辉,胡红娟.妇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管理杂志,2021,21(7):479-48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