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31
/ 2

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

邱钰,邹琴琴

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以患者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来对患者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实行中医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好转幅度较大,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贯彻中医康复指导理念,在稳定患者病情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改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临床护理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康复指导;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效果

糖尿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习惯以及方式不断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导致患有糖尿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因为并发症比较多,而且还有着极高的致残率、致死率,所以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并且还增加了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一般疗法很难在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中起到作用,据相关报道表明,中医疗法发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范围内,并且能够降低患者的病发率。患者在一开始患糖尿病的时候需要吃西药,但是大家都知道西药治标不治本,在后期血糖下降或者平稳的时候,需要中药进行调理,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根据患者实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中医治疗手法,比如拔罐、针灸等,能够帮助患者对相应脏腑功能进行全面的调节,缩短治疗时间,帮助患者治愈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本研究的患者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以患者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来对患者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5岁,平均年龄为(62.39±11.25)岁;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46岁,平均年龄为(62.34±11.5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差异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护理流程,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的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做好饮食运动指导、加强用药指导,做好病房卫生管控。观察组:患者在标准护理流程的基础上实行中医康复指导。首先,在中医护理的角度下,基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受病程的影响,患者在实施治疗期间,会产生不同的负面情绪,在临床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作为临床护理人员,要把中医情志护理融入到其中,基于患者负面情绪,找出导致此种现象的具体原因,积极的引导,告知患者负面心理对整体疗效产生的影响,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心态,来应对整个治疗过程。落实中医养生宣教工作,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要落实患者的健康安全知识宣教,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告知患者用药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提升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的在社区内举办中医养生知识讲座活动,从饮食运动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一些养生方式。中医护理流程中,为稳定患者的血糖,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首先对患者实施中医按摩,在护理当中,取患者的膀胱经、脾经、肝俞、脾俞等位置,科学的选用施针方法,予以患者针灸,每10天为一疗程。在按摩时,主要针对患者的内分泌和脾胃进行推拿按摩,指导患者自行按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患者的血糖水平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红蛋白以及总胆固醇的变化来进行分析。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满意(80~100分)、较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60分以下),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n]100%。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血糖水平用t检验,表示为(x±s),护理满意度用卡方检验,用(n/%)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患者的血糖水平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好转,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患者的血糖水平(x s±)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糖化红蛋白

总胆固醇

对照组

30

7.68±3.65

9.02±3.14

7.47±1.69

6.34±1.45

观察组

30

5.02±3.67

7.51±3.23

5.13±1.71

5.67±1.23

X2

2.8147

1.8359

5.3309

1.9299

P

0.0067

0.0715

0.0000

0.058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30

13

10

7

76.67(23/30)

观察组

30

20

9

1

96.67(29/30)

X2

5.1923

P

0.0226

3讨论

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和胰腺B细胞分泌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表现为葡萄糖、脂肪、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其发生原因与环境、饮食、遗传等关系密切。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但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运动等因素的影响,青年人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全球该病患病率达到8.8%。糖尿病可导致心力衰竭、脑血管、肾血管损伤、痴呆、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其中有35.5%-78.1%、50%-60%的患者分别发生视神经和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药物、饮食、运动等良好的配合。中医在糖尿病的治疗、预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中药、针灸、穴位贴敷等康复技术具有疗效可靠、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在该病的控制中具有明显优势。在本研究当中,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指导,基于患者的临床特点,将中医情志护理、中医养生宣教、中医针灸推拿工作贯彻到患者的具体护理流程当中,调整患者的作息时间,做好患者健康知识宣教,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得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做好自我安全管理。指导患者的饮食以及运动,规范患者的日常生活,在中医针灸以及中医推拿的应用下,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展开护理,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稳定,有助于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实行中医康复指导,相对于对照组采用的标准护理流程,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护理总满意度更高,P<0.05,护理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行中医康复指导,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付小燕.中医康复指导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1):3081-3082.

[2]赖中华.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指导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8,47(05):85-86.

[3]李新梅.中医康复干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6,37(05):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