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感染科满意度、医院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31
/ 2

预见性护理对感染科满意度、医院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卢文婷 ,冯雨嗬

盐池县人民医院  宁夏盐池751500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感染科满意度、医院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文章研究时限定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共有研究对象80人,均在我院感染科接受治疗的患者,结合病例信息随机分组,每组40人、组间差异在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比对两组患者对感染科陪护管理满意度、医院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且陪护管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感染科预防控制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其防控意识及防控行为,从而能够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感染科;医院感染率;护理满意度

    感染科为医院重要科室,主要收治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对此类患者需要进行隔离管理,防止疾病传播[1]。由于患者或其他护理人员对感染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会使其患者的病情加重。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相关防护意识尤为重要。鉴于此,针对我院80例感染科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患者,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感染科满意度、医院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研究时限定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共有研究对象80人,均在我院感染科接受治疗的患者,结合病例信息随机分组,每组4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男20例,女20例,年龄56-78、平均值(岁):(67.31±1.32),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男19例,女21例,年龄57-79、平均值(岁):(68.33±1.58),对比两组资料可得P>0.05。 所有入选患者都已明确知道研究过程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先天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等器官功能不足;严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不愿配合研究工作。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主要方法如下。①加强培训工作: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参加培训工作,重点讲解消毒隔离和人员的防护,疾病的接诊与诊治流程、采集标本、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等,严格规范日常工作行为[2]。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特别是在有传染风险的操作上,通过反复练习提升个人技能水平;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可能会出现的感染情况进行详细讲解,并深入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保持微笑并保证语气平和温柔,通过问题式交流逐渐引导患者发泄压力,疏解不良的心理情绪[3]。同时监测患者的体征情况,如出现不良现象及时报告医师;③消毒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严格的消毒工作,应严格依照无菌操作原则执行,对患者的重点部位进行定时消毒处理,维持室内环境的整洁,干净,医护人员应依据患者疾病的不同,制定适宜的感染防控计划,以免感染出现;④储存设备和物资:完善应急基本物品的储备目录种类名称,创建通畅的物流传递通道[4]。要对应急物资安排专职人员进行检查与核对,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使用后,也必须将可再次使用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防止引发不良事件[4]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对感染科陪护管理满意度、医院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均运用SPSS23.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数数据运用(x±s,%)代替,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若两组比照结果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1. 结果

表1 对比两组科室陪护管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40

31

8

1

97.50

对照组

40

23

9

8

80.00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39/40(97.50%)高于对照组31/40(77.50%),P值<0.05。其中,观察组非常满意28/40(70.00%)、满意11/40(27.50%)、不满意1/40(2.50%),对照组非常满意12/40(30.00%)、满意19/40(47.50%)、不满意9/40(22.50%)。

对照组出现4例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0.00%,高于观察组1例,感染率为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感染科是医院中最容易发生感染的科室,与多种因素有关,入住感染科的患者极易出现被陪护人员自身所携带各种感染病及其余因素所致交叉感染的情况,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极高,严重威胁着感染科患者的生命安全,更会对医院整体的护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预见性护理干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并完善了责任分化管理制度,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模式[5]。通过完善院感工作规章制度,提升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能够改进管理现状。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护理人员各自的工作职责,确保每项工作有专人落实,由责任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个环节服务质量有一个较大水平的提升

[6]。其次,在管理中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感染防控意识,能够从行为和思想上均抱有高度的重视,对工作内容全面掌握,注意护理细节,以减低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综上所述,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感染科预防控制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其防控意识及防控行为,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华,王杰萍,魏彬.预见性护理对感染科满意度、医院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21,18(10):193-196.

[2]李明明.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 2021,33(04):113-114.

[3]曾志玲,敖小凤,关葵花,冯晓丹,陈偶.护理风险管理在感染科的应用及对医院感染防控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20,17(28):109-112.

[4]刘丽,刘建英,蒋清萍,陈忠萍,洪芹.基层医院感染科新冠肺炎患者隔离病房的护理管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20,24(24):3501-3502.

[5]宋生琴,张文凤,李刚刚.风险因素管理在感染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20,58(19):165-167+171.

[6]马爱玉.研究细节护理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 2020,12(1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