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镇烟桥村古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3

九江镇烟桥村古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

胡怡雯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九江管理所

摘要:烟桥村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生态示范村,是南海区美丽文明示范村居的杰出村代表,针对村居现状存在的问题,探究烟桥村古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对古建筑进行完善保护,结合烟桥村的村庄发展进程,还可以赋古建筑新的灵性与活力。在传承历史文化中,努力走出一条有岭南特色的烟桥村古建筑活化利用之路。

关键词:烟桥、古建筑、活化利用

1、前言

自十九大报告以来,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现有56个历史文化名村,其中包括九江镇烟桥村,烟桥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内,历史村落的整体空间格局、风貌和街巷肌理富有乡土气息,自然环境良好,历史建筑类型和建筑装饰艺术类型丰富,蕴涵了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风貌正在逐渐变化,但数十年来,对一些古建筑的保护力度一成不变,古建筑活化利用的研究更是纸上谈兵,这成为当下古建筑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所面临的新困局,由此,如何实现保护和活化利用相结合,成为烟桥村古建筑工作的一个新历程。

2、烟桥村古建筑的概况

水体和农田是烟桥村古建筑群的重要环境背景,历史上形成的“水-田-村”的景观格局,村外河涌交错,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其格局受传统聚落及其环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烟桥村古建筑中有大量的富有岭南特色的木雕、砖雕、灰塑、石雕,反映明清岭南地区建筑匠人高超的技术与多姿多彩的工艺美术。其中建筑灰塑、砖雕,工艺细腻、精美,取材、形式别具一格,保存完好,是佛山市乃至珠三角地区广府风格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3、烟桥村古建筑保护与活力利用的现状

2017年,烟南村党委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将五大振兴目标融入村规民约当中,在开展烟桥古村活化升级,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工作中,通过民主协商,并充分听取村(社区)法律顾问的意见制定了《九江镇烟南村村规民约》,为该村在开展古村保育、文旅开发、环境治理、还原岭南水乡古韵,文化传承、古建筑活化等一系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日,广东省司法厅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确认2022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社区)”创建单位的通报》,九江烟南村榜上有名,被命名为2022年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创佳绩,为乡村振兴工作再添助力。

烟桥村的户籍人口虽然只有两千余人,但其规划严整,保存了大量清代古建筑群,何氏六世祖祠、旌表节孝牌坊、兰桂坊、烟桥正道门楼等古迹随处可见,无不显示出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何氏六世祖祠是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是烟桥村原有六间祠堂中唯一幸存的。六世组祠重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现在保留的是清末重修后的原貌。

兰桂坊:西洋建筑风格的清代建筑,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古建筑群,现在只剩下二间房屋和一个门楼,门楼上有光绪二十年的兰桂坊石刻。

烟桥正道门楼在烟桥村的东西轴线上,有长长的石板所铺成,是村中贯通南北大道的主干道,由爱国华侨牧楚公兴建,正道东面入口是一座高达的麻石门楼,麻石门楼上刻有“烟桥正道”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通过“正道成人礼”活动,传承“一入烟桥,必行正道”的家风家训,从而树立起自身的文化品牌。烟南村党委坚持法德并举,以“古村活化”为切入点,大力挖掘和弘扬正道文化和孝德文化。

古建筑群里相关的人和事会随着时间渐渐流逝,而遗留下来的是建筑所特有的历史温度;如果我们运用适宜的措施对这些建筑进行分级保护和活化利用,历史中承载的时代记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将继续延绵,得以长久保存。

4、烟桥村古建筑保护与活力利用存在的问题

1)对古建筑群的资源利用单一,杯水车薪;

烟桥村的古建筑主要包括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其主要分布在核心保护范围内,村内对现有的古建筑进行修缮和对现有的历史环境进行整治,坚持“修旧如旧、以存其真”,包括何晃钊故居(清)等优秀民居、祠堂以及反映古村特色风貌的民居,但外来旅客对烟桥村的特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和民俗文化等认知甚少,如烟桥学院、兰桂坊、石板路等构成村落的典型特征古迹等,文旅宣传效果不明显。尽管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遗存丰富,但缺少系统的挖掘和宣传,知名度不高,资源缺乏更合理的利用。

2)文物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支撑力不足,保护力度不够;

对于没有被纳入文物保护体系之内的古建筑,缺乏保护力度,村内新建建筑缺乏规划和控制,对于古建筑乃至整体风貌影响较大,特别是部分新建筑紧贴祠堂民居传统建筑等,过于突兀。

对于已纳入文物保护体系内的古建筑,进行保护和活化利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落实相关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近年来,通过听取村法律顾问的意见制定了《九江镇烟南村村规民约》,体现当地对古建筑的保护和活化利用越来越重视,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例如:旧建修缮,历史建筑外立面等缺少政策的扶持和设计的引导,影响了古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成效。

3)保护与活化利用项目的落地性不强,产权复杂,吸引力欠缺;

烟桥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众多,权属关系复杂,大多未得到有效的展示利用。为了对烟桥村古建筑更好地对进行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了多个项目,目前区和镇乡村振兴办对烟南村的资金扶持度为1800万元,但目前的项目内容主要局限于文化宣传牌、庭院整治、围墙整治、门牌整治、道路两侧花坛、龙舟文化涂鸦、花箱、座椅等景观小品,这些村庄微整治对古建筑的活化利用作用相对滞后,部分古建筑依然处于原始保护状态,缺少长远的保护与活化利用规划,历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项目的落地性更应深度开发,加强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大力发展餐饮、民宿等产业。

5、烟桥村古建筑保护与活力利用措施与策略

1)加大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为了保护和活化利用烟桥村的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对外界交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应通过报纸、电视、媒体报道及网络等传统及新兴媒体,多渠道、广覆盖宣传传统文化,提高古建筑文化宣传的传播能力,增强规划的透明度,增强各部门、各级领导和全体村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意识,使其了解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自觉支持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实施。

积极发展古建筑文化研究和传承活动。古建筑类型丰富,保留了民俗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活动的遗迹与故事。以石板桥和何氏六世祖祠等为题材组织创作一批以古建筑文化为题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结合春节、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乞巧节、中秋节、冬至等传统民俗节日,组织开展巡游盛会、粤剧戏班演出、舞龙狮等系列活动,运用多种方式使群众生活和传统古建筑文化紧密相连。

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岭南古建筑文化、传统文化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打造知名品牌,让民间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新媒体进行保护与宣传,实现全球超越时间空间的资源共享。

2)积极完善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法律法规,提高古建筑的传承保护能力

加强文物保护政策的支撑,制定一整套古建筑文化资源的整理、保护利用、经费保障、人才支持等制度,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科学处理古建筑遗产保护与社会综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关系;结合烟桥村的实际情况,编制《古建筑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传承发展管理办法》,制定出台《区级古建筑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区级古建筑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面完善针对区级古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传承发展的配套机制,为古建筑活化利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在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与群众紧密联系,倾听村民的需求,结合村居的意见,了解在保护和活化利用的环节中遇到哪些问题,在哪些范畴需要法律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古建筑的修缮、传统风貌建筑的改善、整治改造那些与传统风貌不协调或质量很差的建筑等,为村居提供有效的政策指导,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凭借法律法规增强村民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使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更好地开展。

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村内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筑强度和建筑高度的控制,结合南海区九江镇个人自建房的管理要求,烟桥村保护范围内建筑因为城镇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对原有生活的潜在影响,要尽可能保护到烟桥村的风貌和传统建筑群。

3)实行古建筑旅游活化利用模式,提高文物活化利用水平

对人而言,悠闲的方式离不开吃、住、玩三种,而对一个建筑最好的保护方式是在里面居住和做饮食,使建筑变得活跃、有烟火气。古建筑是烟桥村别具一格的旅游资源之一,做好古建筑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探索“美食+民宿+文化展示+古建筑”新模式。民宿、美食和文化展示的发展,也是旅游的发展,对有些古建筑进行内部的改善和更新,以改善内部的居住、使用条件,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做到既显示烟桥村当地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又与当代的村居生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修缮维护古建筑及历史空间环境,拓展民宿、餐饮、文化展示和活动场所,丰富体验形式,形成宗祠博物馆、农耕民俗馆、儿童农学园、美食馆、创意民宿等主题项目。通过烟桥丰富的传统街巷进行联系,打造网络化历史文化体验体系。

让远道而来参观的游客入住和体验,不但可以为旅客们解决了住宿和餐食问题,而且能让游客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到岭南文化的生活,展现烟桥岭南水乡之美。

同时,通过建立古建筑文化的展示、体验和创新平台,引入通过传统文艺节目表演、手工艺品的展示与销售等活动内容,把烟桥村纳入到周边文化旅游布局中,为各项文化事业提供展示利用的平台与公众互动的空间,继续弘扬古建筑文化的发展,让古建筑“活起来”、“动起来”,加强活化利用的成果。

最重要的是,在重视旅游开发的同时,需要根据村庄生产发展需要及村民自身生活诉求,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如文化站、幼儿园、托老所等。让旅游与地区生活相互协调,减少旅游活动对原住民的干扰,获得村民更大程度的支持。

6、结语

对古建筑完善保护与活化利用是一个漫长且综合的历程,需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的政策引导,需要建筑分类保护规范制度的完善,需要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环境的改善和提升,需要各相关领域扎实的工作基础,需要政府以及当地村居的协助配合。古建筑的活化利用,是九江镇烟桥村岭南文化传承的基础。通过科学的规划管理方法,如何在保护烟桥历史风貌的同时,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协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针对未来烟桥村古建筑及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研究,应随着时代的变迁,继续深度研究,充分体现其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梁逍. 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22,18(7):72-74.DOI:10.3969/j.issn.1673-0038.2022.07.024.

[2]杜鹏,王倩倩. 广州增城夏街古驿道及沿街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5):51-53. DOI:10.13655/j.cnki.ibci.2022.05.014.

[3]章亦乐. 南浔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思考[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3):148-150.DOI:10.3969/j.issn.1674-8697.2020.23.045.

[4]黄微微,牟琳,刘晓玲,等. 浅谈客家围龙屋民宿改造分析研究——以梅州市世德堂为例[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118-119,1259. 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8.13.115.

[5]衣同娟. 浅析县级历史文化挖掘研究与活化利用的瓶颈与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226(7):152-155.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7.037.

[6]张文政,唐雪萍. 烟台近代建筑旅游活化利用探讨[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1(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