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意义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2

青少年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意义分析

张晓睿

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  山东青岛  266000

当前我国运动员训练越来越青睐高原训练法,这既是紧跟世界运动训练发展潮流,亦是体会到高原训练所带来的显著效果的必然选择。我国高原训练由最初的借用国外专业训练场地到开发自己的专业场地,由发展一般耐力到为提高成绩而进行的赛前高原训练,由单一训练模式到结合科技运用不同模式进行高原训练,我国的高原训练场所以及模式都越发成熟。并且在对高原训练时场地的高度、运动负荷量、负荷强度以及下高原的时间等,经过多年实验探索,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积累。本文针对我国多年来的高原训练的发展历程,结合国外的高原训练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对我国运动员未来的高原训练在训练项目、训练高度、训练时间等进行探讨,对未来的高原训练发展方向展开探讨。期望对我国各类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竞走;青少年运动员;高原训练;训练分期;板块训练

前言

竞走是一项体能主导类耐力性运动项目,也是我国的优势项目,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竞走项目后备人才队伍逐渐壮大。高原训练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体能主导类耐力项群中。学者们对高原训练的实践和理论认识各有差异,有必要对竞走项目的高原训练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训练方法,为增强竞技能力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对国内优秀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内容、训练结构、训练强度、训练的生理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普遍规律,为竞走运动员和教练员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1高原训练的概念

高原训练即利用高原的低压缺氧环境,通过激发运动员的机体潜力,提高运动员机能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目前的多种训练模式亦是遵循这一原理进行研究开发。我国高原训练的发展经历了训练高度方面的探索、不同项目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的探索、初步解决了高原训练场地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何时下高原等方面的问题。但亦只是初步了解而已,还有很大的细节需要进行探索,例如如何提高高原训练的运动强度等,此类问题不仅困扰着我国的诸多教练员与研究员,亦是国外探索的关键。

2高原训练意义

采用高原训练对于竞走项目运动员有氧供能有非常大的帮助,我国大部分竞走项目训练队冬天与大赛前储备训练都会采用高原训练方法。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缺乏氧气在恢复同时会增加血红蛋白数量加快运动员的肌体输氧能力增加有氧的运动能力持续在高原训练会帮助竞走运动员在平原的运动表现。 高原训练恢复期较慢,训练后容易产生身体疲劳。竞走运动员在冬天储备大运动量与大强度训练下身体抵抗力容易下降白细胞数值降低会容易病变等身体症状发生。

2.1高原训练手段高原训练地形优势处于高海拔地段,竞走运动员大强度和大运动量在高原高海拔(2000--2500)训练中缺乏氧气会破坏肌体本身血红蛋白数量与红细胞輸氧能力。通过持续训练几周后疲劳程度会明显增加,适当调整训练后运动员会有明显的提高。运动员调整后下到平原比赛会有非常明显的成绩提升。在平原训练情况后有氧供能系统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数值都有非常明显的提高。

2.2竞走运动员在上到高原简单调整适应高原训练后。竞走运动员单次有氧训练课强度高于本运动员连续负荷训练量后对于运动员刺激会加深肌体疲劳机能会很大程度的破坏,超量训练恢复后水平明显会高于原本竞走运动员的应有的竞技水平。随之血红蛋白值与红细胞输氧能力数值也会有非常明显的提高。

2.3运动员可以在亚高原地带训练1400—1600左右的海拔地带训练,通过运动员适应亚高原海拔训练后可以正常展开周期去训练。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按照自己制定的训练计划与训练板块。这个星期需要几次有氧课、几次速度课、有氧课与速度课同时进行。训练过程中需要运动员与教练员互相配合防止过度疲劳带来运动损伤。

3我国对高原训练的探索历程

3.1我国高原训练发展初期只是为丰富运动员的训练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探索已 经发展为为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而进行的赛前训练。在此探索过程中,我国优秀教练员克服了没有实验数据的困难,逐步发展到现如今能针对部分有氧运动项目进行一定强度的训练。目前国外已经发展到针对运动员进行高强度以及爆发力的训练计划,这可以作为我国下一步高原训练研究的方向进行探索。 

3.2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以及实验研究的积累,我国对训练高度的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当前国内已有研究成果表明,2000~2500 米是较为适合运动员实施运动训练的高原高度,且2400米是颇受各国教练员欢迎的高度。我国也已能在此类高度进行合适的训练。但针对高原训练高度的研究,国外已有方向对更高海拔进行探索,例如意大利、墨西哥等地已有在3500~4000米的海拔对竞走运动动员进行训练。在此研究方向可以建议那些依赖有氧耐力以及长期生活在高原环境下的运动员进行初步探索,亦可走位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当然目前我国较国外对高原训练的研究略显浅薄,不可一蹴而就,需针对当前阻碍我国研究的因素进行逐步改善。

4国内高原训练发展研究的困境

4.1通过对目前国内对高原训练的研究发现,在举国体制下,运动员对高原训练的选择性较低,大多数运动员须服从教练员安排,不能很好的做到训练的针对性。且目前国内对高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教练员不足,碍于教练员能力,高原训练积累的经验以及高原训练的危险性及高原环境的不确定性,目前的研究发展较为缓慢,但基于我国地理环境丰富多样,高原训练可选择场地多,为研究提供了便利。且举国体制下,训练所需资金、设备等压力较轻,而且基于我国高速发展的科技实力,打破高原训练现有屏障的困难将会降低。

4.2对于国家级运动员来说,高原训练并不是触不可及,但对于大多的普通运动员,高额的费用成为了制约运动员训练的一大因素。低压睡眠舱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等方式虽然有效的减少了训练成本,但并不能有效的达到高原训练的效果。对于普通运动员佩戴专业运动口罩似乎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训练手段,但训练效果与努力程度相比较,可想而知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5结语

经过我国多位优秀教练员、研究员的努力,我国高原训练已经逐步追赶上许多国外的研究进度,不再保持落后。但在新兴研究方向方面与国外进展快的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高原训练的效果受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训练时间长短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高原训练的研究结果,会有许多分歧和争议。基于高原训练研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客观环境的威胁以及主观状态的因素),且我国优秀教练员以及经验丰富教练员的数量较少,自开始高原训练以来积累的经验较少,不太建议贸然挑战高原训练新模式。训练模式以及训练计划的制定都不太完善,但这类方面可以借鉴国外训练的形式。本人认为当前我国可以在针对运动员年龄、遗传基因以及运动员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拓展研究,找出更加适合我国运动员的高原训练高度、训练强度以及训练模式。

参考文献: 

[1]吴超.浅析云南长跑和竞走高原训练的优势和劣势[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6. 

[2]霍磊. 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冬训期高原训练机能变化特点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