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项目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2

公路工程项目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潘本涛

身份证号码:612526197806210014

摘要:根据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施工经验,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施工技术,以提高施工技术的适应性。沥青路面、水泥路面、路基、基层等是公路建设的重点。在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机械设备进行综合分析的前提下,对这类关键部位的施工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引言

面层和基层对公路工程的质量有显著的影响,而与之有关的重要部位,其施工规范也要高,相应的施工工艺也要严格。针对此类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充分编制施工图纸、工艺流程图、质量分析记录,并从数据层面分析重点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重点工程的施工质量。

1.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1.1.路基施工技术

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尤为关键,在选择地理的开挖方式之前,一定要做好地质条件的勘测工作,以此作为制定路基开挖计划的基础。选择合理的淤泥处理方式,并确定路基施工的整体范围。在做好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之后,应根据施工要求和施工工况,选择合适数量的施工设备。在开展路堤填筑作业之前,应对施工范围内的杂草以及土层进行处理,尤其是一些生活垃圾等,以此保证路基施工的整体质量。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软土层,施工人员应使用结构性强化或者改变混合料材质的方法强化软土层的承载能力,合理优化软土层的沉陷值。在选择路基的填料类型时,应尽量选择流动性好一些的路基填料。如果需要使用多种填料,应选择分层填料的方式,将不同层级的填料分开,避免出现填料混合的情况,这是确保路基填料整体紧实度以及强度的基础。

1.2.沥青面层施工技术

在进行沥青面层施工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沥青用量。在此基础上,应做好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工作,并选择合适的工程机械对沥青面层进行摊铺和压实。在摊铺沥青面层时,相应的摊铺作业应平缓、均匀,并依据摊铺作业的一般要求,保证好摊铺作业的连续性。

一般而言,应避免在低温环境下作业,以此减少对沥青摊铺质量的影响。应尽量避免使用冷接缝处理技术。这种处理技术的黏合性不强,容易在垂直应力的持续作用下出现断裂的情况。如果必须要使用冷接缝处理技术,在应用此类技术之前,应在施工部位涂刷一些乳化沥青,以此强化接缝处的粘合度。为了保证沥青面层的平整度,施工人员除了要保证沥青材料本身的质量之外,还应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和运输路线等。

1.3.水泥路面施工技术

为了确保水泥路面的施工质量,首先应选择好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在确定具体的数据值时,应全面分析施工环境的具体特点以及施工路面的强度要求,进而准确选择水灰比以及路面施工的坍塌度。若要提升混凝土本身的强度,也可选择添加适量的外加剂,但此类外加剂也有可能对混凝土本身的质量产生不确定性影响,为此应控制好外加剂的数量以及种类。

在对水泥路面进行振捣时,不能出现蜂窝状的结构。如果在水泥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离析的情况,应及时对水泥混合料进行搅拌,保证水泥混合料的材料混合度满足路面的施工要求,以此确保后续施工的整体质量,进而优化水泥路面的平整度施工指标。如果在水泥路面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多台搅拌机械,则应加强对水泥路面搅拌机的管理,控制好施工机械的使用频率以及使用顺序。

2.工程案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某公路的整体路况为交通流控制效果不好,整体车流密度较大,重型卡车通行频率较高,由此导致路面出现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路面破损、整体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在雨天以及雪天,路面抗滑性不良,事故隐患较为明显。虽然部分路段整体维护质量较好,但依旧存在一些表层脱落以及裂缝问题,对高速公路的通行安全性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2.2.施工关键技术要点

路基路面材料在生产时,技术人员需要确定好混合料搅拌设备是否正常,且测量精度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在进行级配比例调整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配料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需要技术人员具有较好的耐心,并细心做好相关记录工作。混合料配比完成后进行生产时,需要控制好搅拌时间和生产过程中混合料的温度,一般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时的生产温度宜控制在170℃左右。混合料生产完成后,可以根据现场的需求选用合适的吨位运输自卸车。工程经过成本测算,选择20t的自卸车成本是最优的。运输混合料之前需要在车厢内涂抹一层隔离剂,同时车顶设置一层遮布,以利于降低混合料对温度变化的影响。

2.3.沥青混凝土搅拌与摊铺设备选型

路面施工前应,先确定好工程施工所需要的主要设备机械。技术人员需要以混合料的搅拌速度和混合料的用量为基本依据,去判断应选择何种规格的施工机械。所选择的搅拌设备需要具有较大空间的热料仓和冷料仓,热料仓和冷料仓之间等待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出现待料情况,或引起材料溢出现象。搅拌设备上的温控系统必须要能够正常运行,否则严重影响混合料的配比情况。

在选择摊铺混合料的机械设备时,应选择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性能的机械设备,此类设备配装自动找平装置,配有简易的路面夯实装置,有助于提高摊铺质量和摊铺效率。压实机械并不是选择功率越高越好,需要根据施工距离、工作面的大小、施工过程中的各类环境因素,来选择更加合适的压实机械。通常情况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吨位应控制在9~12t

2.4.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1)路面振捣和接缝处理

工程选择的路面振捣机械为排式振捣机械,为了确保路面压实度,将施工振捣时间提高了30%,振捣次数也有所增加。为了避免在路面振捣的过程中出现混合料离析问题,使用了多台振捣机,保证路面振捣的均匀性。在开展路面收面和接缝处理工作时,在确保路面整体平整度要求的同时,对路面上的裂缝以及振捣痕迹进行了处理。确保路面的整体美观度,对路面纵向胀缝及横向缩缝进行了处理。

2)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

在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时,一定要注意做好压实度的检测工作,为此施工部门指定专业的技术检测人员,对软土路基的压实度进行检测。此间,应明确路基压实度以及相关的填料要求。为了确保压实度的有效以及填料应用的合理性,在开展软土路基压实工作之前,选取施工路段进行压实度试验。此间应详细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并以此数据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施工机具、填料种类,确定软土路基的铺设厚度,最终选择合适的压实方式。针对软土路基,虽然采用更多的碾压遍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路面压实度,但也并非越多越好。碾压次数不仅与软土路基的厚度相关,还会受到压实系数的制约。在开展碾压作业前,应使用推土机、平地机对施工路面进行整平,具体的整平方式可为由路边向路中心扩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施工规模大、施工条件复杂,受到施工工艺、机械设备的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变化。为了达到项目进度,并保证各主要节点的施工效果,才能达到地区公路的建设和使用需要。在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机械设备进行综合分析的前提下,对这类关键部位的施工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另外,要充分认识建设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降低气候变化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闫丹.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的研究[J].人民交通,2020,(03):73-74.

[2]张凌鸿,汤志刚.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9,(36):18-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