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引领下中职教师专业素养内涵体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2

新课标引领下中职教师专业素养内涵体系的构建

白泽森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 300162

摘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确立之后,教育部随即推进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使立德树人通过课程、教学、评价等各途径得以落实。为此,职业教育加强了教学标准体系的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使立德树人在学科课程中的落实更加具体化。至此,职业教育的育人体系已经初步成型,呈现为“根本任务统领—课程标准指向—教材内容负载—教育教学落实—评价保证”这一逐渐细化、可操作、能检测的机制,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正处于上承宏观目标、下及具体教学的中枢部位,是机制顺畅运行、达成实效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实现,课程标准真实落地,在于教师,也即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完善职教教师标准框架”“提高职教教师培养质量”,是教育部明确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中的重点任务。毋庸讳言,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尚在途中,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改大势,推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使教改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目标,是现阶段学界必须研究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新课标;中职教师;专业素养;内涵体系;构建

1中职教师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必要性分析

第一,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革新的根本需要。从目前中职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来看,多数教师在中职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的是“师为尊”观念,鲜少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祈愿摆在首位,忽视教育教学资源和方法的整合与拓展。提高中职教育教学的首要流程是把“师为尊”观念升级为“生为本”思想,教师在布设教育教学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借助新颖资源和手法满足学生的诉求和祈愿,这样方能彰显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先进性。第二,是提升中职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是相辅相成的。由于中职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无论是讲授学科知识还是渗透思想教育,学生的思维关注点都是游离和涣散的,那么教师想要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目标也是一纸空谈。基于此,教师必须甄选和创新教学资源,灵活组合运用前沿教学手段,以期凝聚学生专注力、增进学生学习探究体验,这些都是提升中职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也能使学生参与学习、接受教育的态度更加积极。第三,是增强中职院校育人质量的必然趋势。新时期的中职院校肩负着更艰巨的育人使命,中职教师不但要保证知识与技能无缝传送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拼搏进取、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等内在品格,这样学生在未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开创一片成才和进步的光明坦途。教师需要加强渗透实践、德育、双创等教育教学要素,多策划和开展一些相关学习探究活动去开阔学生的胸襟和眼界,锤炼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运用和创生能力,陶冶学生的品质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潜能,这些都是增强中职院校育人质量的必然趋势。

2构建内涵体系:专业素养研究的重点

2.1确定导向鲜明的发展维度

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以“教学技能+教学能力”涵盖,也不可按“教学智慧”单一概念界定。教师的专业素养应有源头,即立德树人是素养应达的境界。惟有确认这一源头,才能认清其旨归,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才会因之确立新的思路与更为广阔的视野,并拥有了不绝的活水,呈动态状,方可逐步拾级而上。教师的专业素养应以结构形态存在,对多方面专业要求进行综合。一般而言,专业素养体现为专业知识与能力、理论修养、专业情意的集合。其中,教师的专业情意按立德树人的高度立意,以“德性”表达应更准确。因为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育的要求,也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教师德性的内涵发掘是对教师专业本质的有益探讨,教师德性的专业表达关乎高质量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内涵丰富,不仅涉及教育教学知识,还包括学科教学知识、技能,及其运用能力。理论素养,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研究理论,更应具有开展应用研究的能力。专业知识与理论修养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观照下,都强调应用性。德性、专业知识与能力、理论修养,并非孤岛状的单独存在,而是融通态的综合体现。三个维度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的引领与规范集中体现为促进“融合”和“结合”。以三个维度架构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向,为专业素养内涵细化提供了结构性框架。如此结构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具有强烈的指向性和鲜明的目标性。确定导向鲜明的发展维度,才能避免确定教师专业素养常见的不足:或细化为琐细的具体行为,不知“为何发展”;或抽象为大而泛的原则,难以把握“怎么发展”。

2.2打造合作互动学习平台,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把握要点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懂得汇集学生个体的学习力量,才是提高中职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金科玉律。以往由于学生合作、互动学习的机会较少,这个目标迟迟无法实现。为此,教师应当全力打造合作互动学习平台,增强中职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实效,培植学生在学习中乐于合作和互助的优良习惯。具体策略如下:第一,课堂教学中多策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课堂教学是教师发展中职生合作互动意识和能力的主要载体,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策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如教师可以根据新授知识内容为学生设计开发探究任务,先把任务公布给学生,再按学情和能力水平科学划分小组。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正式开展小组合作探索活动,如果学生解决任务时思维发生卡壳,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启发和点拨,并倡导各组学优生给后进生分配简单的探究工作,如查找资料、记录探究过程等等,直到学生合力突破探究任务,一次优质的互动学习就开展完毕了,教育教学实效性充分提升。第二,课后搭建线上互动学习平台。中职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落幕,学生在课后也应该继续互动,延伸、巩固课堂教学效果,长效的线上互动学习平台此时显现出重要性。大部分中职生拥有属于自己的移动学习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这给教师搭建线上互动学习平台创造了便利条件。教师在具体搭建时可以选择一些支持不同移动设备端口登录的软件,将其作为互动学习平台的基础交流软件,如钉钉、微信、QQ等都是良好选择。平台搭建完成后,教师可以在学习群里发布作业、了解学生课余活动情况、上传学习材料和课件等等。对于我们先前提到的微课预习,教师就可以提前一天把预习课件上传到线上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在线上完成预习。

2.3形成务实的文字描述

“发展领域”是细化了的专业发展维度,也是专业素养提升的方向性目标,内含的“基本内容”具有规范性的作用。专业素养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展现,只有成功运用于课堂教学才能得到证明。因此,一位教师专业素养的高或低是以实然教学的好与坏判断的。教师的专业素养内涵还应立于课堂教学层面,用易理解、愿接受、能操作、可测评的标准,以务实性文字进行具体描述。为此,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及教学研究的体验与思考,设计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体系,对“德性”“专业知识与能力”及“理论修养”三个维度的“发展领域”及其“基本内容”,按“应用表现”的范畴作了务实性的文字描述,使教师专业素养内涵呈细化、明晰状。

3结论

当下,职业教育正处于提质培优新阶段,各方面标准化体系建设正在补充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清晰明确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内涵体系的构建,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抓手和检测的依据,进而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真正落到实处。从专业素养提升的维度、发展领域及其内涵要素要求等方面构建教师专业素养内涵体系,使教师发展有目标可遵循、依内涵要求前行,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既是职业院校教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必须之策,也是教师顺应教改大势、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丁新玲.浅谈“互联网+教育”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影响[J].试题与研究,2021(4):84.

[2]康学璞.信息技术促进中职教育精准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书育人,2021(4):8.

[3]吴玉锦.潜意识教育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163.

[4]罗善长.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刍探[J].成才之路,2021(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