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的科普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7
/ 2

外科护理的科普知识

张慧英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医医院  四川眉山620500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外科相关的医疗名词,但你对外科疾病护理又了解多少呢?现在就来一起学习外科疾病护理的健康知识吧!

1什么是外科

在了解外科护理前,我们首先需要认识什么是外科,明确外科的范围,才能在出现疾病问题时准确找到医疗科室就诊。

外科是指主要用手术等来治疗人体内外疾病的一个分科,包括普通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肛肠科、烫伤科、血管外科、肝胆外科、胃肠道外科等。其中普通外科又称为基本外科,包括范围较大,有时候血管外科也涵盖在内。可以这样理解,但凡疾病需要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治疗都属于外科的范畴,而外科本身的分支非常细,比如胃肠外科就专门处理胃肠道方面的疾患,像胃肠道的肿瘤、间质瘤、阑尾炎、胆囊炎等都属于普通外科的范畴,骨科则处理骨折、四肢骨肿瘤等疾患。

除此之外,外科还有实验外科与临床外科之分,其中实验外科主要研究干细胞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与外科的关系和实验研究,以及细分的临床外科相关的专科实验。

2外科疾病包括哪些?

    常见的外科疾病包括心胸外科类的,如气胸、心肌炎、心脏外伤、创伤性气管损伤等;有神经外科类的,如脑肿瘤、脑血肿、垂体瘤、脊髓先天性畸形等;有胃肠外科类的,如阑尾炎、腹膜炎、肠梗阻、胃癌等;有肝胆外科类的,如胆管炎、胆结石、胆囊癌、肝癌,肝硬化等;有肛肠外科类的,如结直肠癌、痔疮、肠息肉、肛管直肠闭锁等;有骨科类的,如骨折、半月板损伤、肌肉损伤、骨骼畸形、骨肿瘤等。各类外科疾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有差异,大部分可以通过手术和药物进行治疗,但治疗期间仍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工作,以促进疾病的恢复速度。

3常见的外科疾病护理要点

不同的外科疾病需要采取对应的护理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外科疾病护理要点:

(1)急性阑尾炎

在饮食方面,如果是保守治疗,一般采用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饮食,如果症状非常严重,可以给予禁食。如果是手术之后的早期,没有肛门排气、排便,也是禁食为主,有了肛门排气、排便的早期给予流质饮食。同时还要观察腹部的情况,观察肛门有没有排气、排便,伤口有没有出血,敷料有没有干净,如果出现伤口出血比较多,必须及时给予伤口换药、消毒。

(2)胆囊及胆管结石

对于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的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进食油腻性过大的食物,多进食一些清淡的饮食,这是因为患者如果饮食油腻性过大的话,还会造成患者下腹部疼痛,也会形成绞痛,增加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如果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的患者有一定量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脂肪的消耗,让患有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的患者能够更加的舒适,自己可以适量的进食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但最好不要剧烈运动,这会形成更为严重的负担。

(3)疝气

对于疝气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的护理与术后的护理。术前主要是针对腹内压增高的情况,比如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吸烟的患者需要绝对戒烟,治疗呼吸道感染避免术后咳嗽导致腹内压增高诱发疝气的复发。便秘患者需要及时的治疗便秘以免便秘引发疝气的复发,术后需要注意的是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导致便秘引起腹内压增高,要尽量吃含粗纤维素比较高的食物,因为这样能够促进肠胃道蠕动,避免身体出现便秘的症状,从而引起腹压增高,造成疝气的复发。

(4)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的患者通常要首选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在手术以后要尽量的多吃一些产气少,易消化,少渣的食物,最好是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果是进食太快,容易吞咽空气,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腹胀,所以在吃东西的时候要注意细嚼慢咽,少吃多餐。患者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可能有造口的病人在术后初期的时候不太适应,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有可能会逐渐的适应,可以恢复日常的生活,参加适当的活动。此外,要让患者保持肛门部位的卫生,防止肠道细菌的感染,要对会阴部位进行定期的清洗,同时也要保持会阴部的干燥。

(5)胃十二指肠溃疡

    饮食方面食用比较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各种蔬菜、稀饭、面条、鱼类、瘦肉,不吃冰或酸、质硬、辣等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比如冰棒、泡菜、花生、辣椒、火锅等。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还需要按疗程服药,常见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如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的各种铋剂。首先在生活方面要多加注意,不要喝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料会刺激胃酸分泌诱发胃溃疡。建议患者平时多吃一些低纤维素的食物,另外对于胃十二指肠患者,平时不要吸烟,吸烟会影响胃溃疡的愈合导致病情复发。平时生活中,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一定要放松心情,避免长时间精神紧张,长时间精神紧张会刺激胃的分泌和运动增强,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加速胃排空,会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情更加严重。

4外科护理的注意事项

对于大部分外科手术而言,做完手术不代表万事大吉了,伤口恢复良好、疤痕美观才是最终的成功。由于病情、体质、手术方式、外界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伤口恢复起来有快有慢、有好有坏,术后护理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相关护理工作的开展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缓解术后疼痛

外科手术的术后疼痛一般比较轻微,大多可忍受。如疼痛难忍时,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此外,待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轻情绪焦虑、转移注意力等也有助于缓解疼痛。

(2)减轻术后水肿

术后水肿是非常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一般程度较轻,数天内可自行消退,可与术中静脉及淋巴管损伤、缝线过紧、包扎过紧、切口感染、术区位于足部等低垂部位、合并系统疾病如低蛋白血症等相关。故应定期换药查看切口,避免敷料包扎过紧。

(3)预防术后感染

术后感染的表现主要为切口的红、肿、热、痛。感染不仅导致切口愈合延迟,还会导致术后出现明显瘢痕,甚至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等。一旦出现切口感染,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换药等操作,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4)注意健康饮食

术后伤口的愈合离不开营养的供应,术后宜摄入优质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等,值得提醒的是,鱼虾、鸡蛋、葱姜蒜、辣椒等所谓的发物并不会影响伤口愈合。

(5)注重康复训练

出院后根据手术的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功能康复训练。特别是骨科手术拆石膏后,要抓紧进行功能训练,早期遵医嘱训练更有利于术后康复,如果不及时训练可能会造成活动困难,甚至出现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