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护理防控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9
/ 2

院内感染护理防控措施研究

杨梦霞

江西省安义县中医院  单位邮编:330500

[摘要]目的:探讨院内感染的有效护理防控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予院内感染管理,对照组50例,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院内感染管理,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院内感染 护理 防控 研究

院内感染是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护理工作关系密切。院内感染率一直是评估医院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基于医院的特殊环境,院内感染的细菌多为多重耐药菌,其毒力、耐药性较一般致病菌更强[1],对患者的治疗造成较大困难,也不利于预后;还会影响到病床周转率、医院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无论对患者个人、医院乃至社会,都可能会造成消极影响。既往调查发现[2],30-50%的院感发生都与护士的不恰当操作和管理相关,因此,护士行为是防控院感的关键,改善护理行为和管理,可在院感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实施院内感染管理,获得较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42.31±5.58)岁,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精神障碍者,排除生存期在3月内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包括严格病房管理,确保病区整洁干净,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遵嘱发药、输液,必要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院内感染管理:(1)成立院感防控组:由护理部牵头,选择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院感防控组,对科室存在的院感隐患进行深入分析,查找相关文献,结合医院和科室实际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进一步细化院感防控工作,调整消毒隔离制度,贯彻无菌操作标准,建立起相关的奖惩和考核制度。明确院感重点科室,如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感染科等,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职责,定期开展院感防控培训,强化院感监督。(2)全方位护理防控措施:科室护士认真学习院防控组制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将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将制度措施细化,分配给每名护士,使其各司其职,由护士长监督护士操作行为,确保各项操作的规范化。注重手卫生,督促每名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均应通过手消液、七步洗手法等做好手卫生,确保双手能处于无菌状态,必要时需佩戴一次性无菌手套等防护用具,防止护理工作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若患者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应于床头悬挂“接触隔离”牌子,做好同病房患者及家属宣教,避免交叉感染。(3)院感患者宣教:利用巡房时间开展院感防控教育,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宣教策略,定期开展科室内院感讲座,邀请患者及家属参加,根据患方反馈意见不断改善科室院感防控措施与宣教方式;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性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实施针对性疏导,降低心理压力。(4)院感防控效果评价:定期对科室院感防控情况进行检查,要求护士在清洁双手后,进行手指表面微生物培养,明确手卫生效果;抽查护士进行护理操作,观察有无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对培养皿提示有细菌生长及无菌操作存在问题的护士,督导其及时改进。建立院感上报制度,对科室内发生院感的患者需定期上报,查找原因,进一步改进防控措施。

1.3观察指标

    院内感染率和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院内感染率比较[n(%)]

组别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留置导尿管感染

呼吸道感染

总感染率

研究组

1

1

1

3(6)

对照组

3

2

4

9(18)

X2值

7.093

P值

<0.05

2.2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34

13

3

47(94)

对照组

23

18

9

41(82)

T值

8.153

P值

<0.05

3讨论

    院内感染是评价医院工作的重要指标,在医院的医疗、护理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既往研究发现[3],院内感染的发生,与临床护理工作关系密切,因此,全面、严格的护理管理,对降低院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医院科室实施院内感染管理,结果显示,患者院感发生率明显降低,满意度明显获得提升。本研究首先成立院感防控组,对院感原因和对策进行研究。根据以往文献及本院临床工作经验,院感的发生多与护理操作和管理方面的因素相关。护理操作方面,主要为护理人员多为专科毕业,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多数年纪轻,对院感认知不足[4],在接触患者前后和护理操作前后的手卫生、消毒杀菌意识不足,责任心不强,未能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操作。在护理管理方面,主要为护理工作管理意识差,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奖惩落实不到位等。多数科室的护理管理责任仅落在护士长一人身上,其余高年资护士缺乏协助管理意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护士工作强度大,难免会在规章制度落实上出现疏忽,进而滋长不良工作作风、态度,影响到护理工作质量;此外,奖惩制度落实存在局限性,可能存在处罚力度小、奖励未落实到位等情况,也会影响到工作质量。除了护理方面因素外,患者及家属院感意识不强,与其他患者存在物品交叉使用[5],又未及时消毒清洁的情况,也会造成较大的院感风险。针对上述原因,本研究采取了完善和落实院感制度、人员培训、加强院感防控知识学习、加强手卫生管理、做好对患者和家属院感防控的宣教和管理等措施,并定期对护士手卫生、护理操作等进行检查,严格奖惩,让护士、患者和家属均能建立起院感防控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有效的切断了院感传播途径,确保了患者安全。

总之,对患者实施院内感染管理,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春兰. 护理管理在基层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工作的应用效果[J]. 健康之友,2020(4):168-169.

[2]高红岩,李伟.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在预防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养生大世界,2021(22):281-282.

[3]裴娜,胡啸天,段红玲. 基于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干预模式对泌尿外科预防不良事件的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22,19(15):85-88.

[4]陈婧. 院感信息化上报平台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158-161.

[5]魏少凤,李少琴. ICU院内感染控制中持续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产业,2022,19(4):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