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新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3
/ 2

浅谈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新技术应用

关智君

广州市花木有限公司    510075

摘要:湿地生态环境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构成,具有调节气候和涵养水源作用,是环保工作中的重点。通过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对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作用。在环保技术创新发展下,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不断改善和优化。本文主要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究具体的保护新技术,提升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效能。

关键词: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新技术

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防洪等作用。同时湿地是碳元素的重要吸收和存储系统,可以存留大量碳元素,有利于解决当前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是促进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但从湿地生态系统发展情况来看,破坏程度比较严重,直接影响湿地生态环境系统功能,无法满足环保工作要求。因此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1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本文以海珠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海珠公园位于广州海珠区,被称为广州绿心。主要由海珠湖和39条河涌共同构成,内部河网纵横,湿地资源丰富,是广州市气候调节、水系调控以及环境净化的重要生态屏障。

1.1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不合理

近年来,海珠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已经完成海珠湖、湿地一、二期的改造。形成一湖六脉的水网格局。同时结合古典村落和花田等资源,构建特色的人文景观。但是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湿地公园的门户辨识度不高,公园入口标识不明显,没有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体化融合。

1.2 湿地生物保护不科学

鸟类是湿地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生物,湿地可以为鸟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但从当前湿地生物保护中的鸟类栖息情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湿地中鸟类的数量比较多,包括苍鹭、红嘴鸥、骨顶鸡、白鹭等,同时季节性迁徙的黑脸琵鹭、白尾海雕、白琵鹭等珍稀鸟类也会选择在湿地停歇。不同鸟类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不同,需要保证湿地生态环境的多样化才可以更好的为鸟类提供生存空间。但当前湿地的鸟类生态环境逐渐退化,鸟类的种类明显减少。此外,观鸟服务作为湿地公园的重要服务内容,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不完善,缺乏互动性。

1.3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不完善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前,要先做好规划,防止在后期的建设和管理中出现问题。首先,合理划分湿地功能区域,使湿地系统中的各项资源和区域得到合理应用。其次,湿地环境保护中要加强湿地生态环境设施优化,尽可能采用拆装便捷、占地面小的设施,提升管理效率。但从当前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规划工作尚不完善,主题设计不突出,植物景观类型单一,园路等设施不完善,影响湿地生态环境开发效果。

1.4湿地生态环境工作不协调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但是从当前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来看,其中存在诸多的管理缺陷问题,影响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中涉及到多个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未形成整体管理功能,影响湿地管理信息的传达和协调,导致信息传递滞后,不利于湿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2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新技术

2.1生物检测和防控技术

湿地生态环境具有生物多样化的特点,其中同样存在大量的有害生物,在有害生物达到一定程度后将会影响生态环境安全。因此,需要通过生物检测和防控技术的应用,对有害生物数量和种类等进行检测和控制。一旦有害生物达到临界值,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生物控制措施,为湿地生态环境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等提供安全的生存环境。同时采取有效的监测技术手段,实现对湿地生态环境中有害物质数量的动态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有效预防生态危害。信息化时代发展下,检测技术手段更多元化,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对环境有害生物的含量和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并制定相应的有害生物预案,降低环境影响。

2.2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技术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中,合理规划是基本的保护前提。首先,对鸟类栖息地的保护规划,这也是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比如,海珠生态公园构建生境漫湾,通过绿化基地和景观环境的构建,并结合岸线特点,形成特色化的水陆景观。并打造金穗荷田、绿树巡幽、荔岛红云以及芦苇晚风的主体景观。通过荔枝、白兰、芦苇、荷花等各种植物的搭配,构建多层次的植物结构,满足不同鸟禽类的生活和活动需要,吸引更多的鸟类在此生活和停留。并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湿地的统筹规划,优化保护措施,保证湿地保护组织的科学性,提升保护效果。工作人员在湿地保护中,需要先做好湿地环境的调查,明确湿地生态环境中鸟类栖息种类和数量。并观察鸟类的习性以及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影响,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湿地管理机构需要合理划分宣教和服务区域,以及人类的活动范围。

其次,加强湿地水岸保护。湿地系统中水岸是关键组成系统,容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遭到破坏,提升系统的脆弱性,不利于资源的开发。水岸保护机制的构建中,需要做好水岸的生态功能保护。加强水岸的分区管理和改造工作。相关人员先对水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水岸周围的地质、水文以及地貌环境,并制定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案。在水岸维护和改造工作中,要保留水岸的原来面貌,保证湿地浅滩、小岛以及深潭间的协同发展,打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为了更好的了解水位情况,要先完善水岸纵断面设计,促进水体流动。此外,加强堤岸的防护,有效预防水土流失。

2.3湿地生态环境的恢复技术

湿地生态环境容易遭到外界环境破坏和影响,导致湿地生态环境退化,需要采取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提升湿地生态系统价值。采用生态与工程技术结合的方式,对湿地的基底、土壤以及水环境等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方案和实施计划。在湿地基底的修复中可以采用工程技术手段,避免湿地面积退化,保持良好的状态。通过基底清淤的方式,避免湿地大量淤泥积累造成水污染。基底的升级改革工作有利于形成优质的水文环境,并利用坝体和水渠等构造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此外,生物恢复同样是湿地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内容,湿地为了保证生物多样化可以引进外来物种,但是引入前要先对原有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做好外来物种生存、繁衍对环境影响作用了解,避免对原有湿地生态系统造成扰动。此外,为了避免生物繁殖影响,需要加强农药和化肥管理,防止化学物质流入湿地,造成水体污染。

2.4水生态修复技术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中水生态修复技术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需要结合湿地尾水净化等功能技术手段,制定湿地规划目标,优化工程建设。在水生态修复中海珠湿地公园主要采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杉林水岸等景观的建设和岸线优化,打通水道,形成多元化的植物群落,有效降低水体污染,形成更优质的湿地水系结构,有利于不同区域的物质交换和流通,促进生态环境修复,为水鸟提供更优质的栖息地,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系统。此外,在湿地敞水面设置生态软隔离墙,利用墙体的引导避免形成水流短路,提升水体与植物、微生物以及基底间的接触时间,实现湿地尾水净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环保工作中的重点,通过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新技术的探究,有利于保证湿地物种、水体以及整体环境的协调发展,对调节周边环境和气候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技术研究尚未完善,需要结合当前湿地环境保护现状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形成更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于保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新技术应用分析[J]. 乡村科技,2021,12(27)

[2]杨彪,杨华.程海湿地水环境现状及生态保护策略[J].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5)

[3]田冉黎.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J]. 绿色科技,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