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

宣萌萌

滨州鼎尊正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取得了蓬勃发展。近些年建筑项目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工程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结构实体检验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验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各类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检验水平也需要不断提升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应用

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主体结构的施工处理至关重要,只有确保主体结构在契合尺寸参数诉求的基础上,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才得以更好优化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果。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较为常见,虽然现浇混凝土施工方式的应用确实发挥出了理想的作用价值,但是却明显加大了现场作业难度,容易出现施工病害问题。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成为当下比较受重视的一类处理方式,其可以有效实现对于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水平的提升,应该予以重视,确保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规范可靠。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现场检测的意义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各类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广泛,与其他建筑结构类型对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备较强的适用性和耐久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将影响到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对此,在建筑主体结构现场检测时,需找出存在影响建筑项目主体结构施工质量中的问题,防止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混凝土主体结构现场检测时,现场检测人员需依据具体的建筑施工状况选用适宜的检测方式和设备,保证检测出的结果准确。近些年,我国的建筑项目质量标准越来越完善,建筑项目工程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建筑施工时,开展建筑质量检测和施工管理需花费大量资金,一些建筑单位为了减少建筑工程成本,缩短工期,没有严格依据建筑项目相关规定进行施工,采用成本较低的施工材料,严重影响建筑项目质量。若工程项目主体结构出现质量隐患,混凝土结构性能达不到相关要求,不但会导致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下降,而且还会影响到建筑项目周围居民安全,对社会稳定发展构成一定的危害。对此,开展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可发现建筑项目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改进调整,保证建筑主体结构质量安全。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

2.1仪器检测法

仪器检测法是利用相关仪器设备对结构进行细致化检测。相比外观检测法来说,仪器检测法的精准性、全面性更强,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小,在具体检测过程中以施工设计图纸所规定的相关参数为标准,通过仪器对建筑主体各类参数进行测量,包括内部钢筋、混凝土强度等多项内容。结合结构实体检验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仪器检测法主要包含无损检测法和有损检测法两种方式。有损检测法是利用相关设备、工具对需要检测的部位进行钻孔、施压等操作,会对构件造成损害,在结构实体检验中主要表现为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该方法的应用要点在于,在检测工作开展之前,首先要结合建筑主体工程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钻芯位置,所选位置要在建筑主体的关键节点处,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全面性、代表性和有效性。通常情况下,钻芯位置都要选择在建筑主体结构受力较小并且能够代表主体强度的部位。在钻芯位置选择时,检测人员要与设计方、施工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建筑主体中钢筋分布的情况,避免从钢筋数量密集的区域进入,不仅不能代表所检测位置的结构强度,还会对钢筋结构造成损伤。钻芯法是一种直观、可靠、准确的检测方法。但也存在局限性,比如周期长、成本高,对构件会造成损害。尽管如此,钻芯法仍是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的仲裁方法。

2.2编号和运输

建筑主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应该关注构件运输环节,确保所有构件都能够准确运输到现场,进而投入现场安装运用,以此发挥出理想的施工质量保障效果。因为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大,涉及到的构件相对繁杂,为了确保运输协调有序,且避免在入场后出现混乱问题,应该首先进行编号处理,以此促使所有构件都能够得到准确掌握。在针对所有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编号处理时,可以借助于当前较为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促使相应编码更为便捷和准确。比如,RFID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增强所有构件的编码以及后续识别运用效果,不容易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出现混乱现象,对于传统标记方式应用中存在的模糊问题予以有效处理。在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输过程中,要求选择稳定可靠的运输机具,且针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必要保护,尤其是对于一些厚度相对较小的构件,更是需要进行重点保护,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受损问题。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运输还需要设定好适宜合理的顺序,能够严格按照现场安装施工进度,合理调度构件运输和入场时间,避免影响施工进度的同时,也需要规避现场大量构件长期闲置。针对必须要在现场进行存放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同样也需要做好合理堆放安排,在底层合理布置垫块,以便对其形成有力保护,促使其相对较为平整,且规避直接接触地面受到的不良侵害。

2.3回弹法检验步骤

(1)选择测区。按照相关要求,需科学合理选择测区,通常情况下,可选择相同批次的相同结构层进行检验,选择10个以上的测区。依据相关规定的要求,测区之间相隔的距离应当控制在2m以内。在对混凝土结构开展回弹检测之前,首先需对测区进行全面清理,需保持平整、干净。(2)在确定测区后,需采用砂纸以及毛刷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清理,避免杂物对检测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3)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即可开展回弹检测,对于回弹轴线和检测面,必须保证相互垂直。在施压过程中,需保证发力均衡,并及时做好记录。(4)在对测区进行检测时,要求在施工现场均匀布置检测点,对于各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要求控制在20mm以内,另外,要求测点附近避免出现外露钢筋,在对各个测区进行测量时,要求对16个回弹值进行准确记录。(5)在检测完成后,还需选择部分区域对碳化深度进行检测。首先确定检测区,然后设置15mm左右的孔洞,对孔洞内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再在孔洞的边缘滴酚酞酒精溶液,并进行测量。测量次数不低于3次,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并应精确至0.5mm。

2.4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主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优化还需要从人员着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最终建筑主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效果,要求切实规避人员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危害。结合建筑主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各个不同岗位,相应工作人员应该予以严格把关控制,确保其能够体现出理想的岗位胜任力,对于自身工作岗位的相关职责较为熟悉,能够熟练操作和执行,由此更好确保施工质量。在确保施工人员在技能层面不存在缺陷后,往往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教育培训,以便不断提升其职业道德修养以及施工精细化意识,结合技术交底以及现场教育培训活动,促使施工人员能够更为全身心投入项目施工建设,切实解决人员马虎大意出现的施工偏差问题。结语在许多建筑项目中,需积极地对建筑主体结构质量进行检测,利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技术,根据检测结果对建筑主体结构性能进行评估,加强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控制。由此可见,建筑主体结构的测量是建筑项目质量把控的重要工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技术方法比较多,对回弹法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操作方式便捷,检测结果精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光杰.建筑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检测及其检测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6(03):124.

[2]冯杰.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06):616.

[3]章乐松,吴榕程.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6(0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