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硬科技企业发展生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苏州地区硬科技企业发展生态分析

张黎明

苏州顺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来到了科技创新、技术驱动的时代。近年来,随着中美对抗的加剧,是否拥有强有力的硬科技体系变得至关重要。苏州作为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近几年每年都有20多家家硬科技行业上市公司,本文通过搜集科创板开板以来三年时间内苏州硬科技上市公司的情况,分析苏州硬科技上市公司的发展生态,最后认为促进硬科技发展的需要政策和资本双重支持。

[关键词]“硬科技”,“苏州”,“私募股权投资”,“科技创新”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不仅稳居世界第二,而且年均增长率超过7%,远高于同期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水平,更远超同期世界2.5%的增长水平,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但是经济的巨大成就背后是大量的人力、环境消耗的影响,习总书记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如何通过科技创新,通过技术的力量寻找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成为我国各界人士不断探索的重要方向。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在过去几年风云突破,随着2019年以来美国政府发起的贸易战、华为中兴事件,美国对我国高科技行业进行卡脖子限制。特别是在一些比如半导体、新材料、基础工业软件等高精尖领域,美国直接实施断供手段,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正常经济建设活动。硬科技行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1. 硬科技概念的定义及发展

硬科技(Hard&Core Technology)的概念是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的米磊博士在2010年首次提出,当时全球金融危机刚刚结束,世界各大经济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也在经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30年后的增长乏力,需要营造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思想让大众熟知,来引导社会大众全面转向创新驱动,因此,硬科技概念一经米磊博士提出后立即受到广大关注及普及。

在国内近几年的硬科技相关研究中,学者们逐渐形成了较统一的硬科技概念。《中国硬科技产业投资发展白皮书》(2018)对硬科技下了较为全面的定义,硬科技(Hard & Core Technology)是基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而产生的技术产品、设备和系统,其底层是科学研究支撑的,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1] 。通常来说,硬科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引领性:具有带动力和衍生力,能带动整个创新链的产品开发、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基石性:可以在多个产业广泛应用,在产业技术发展中起着基础支撑和关键作用的技术,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性瓶颈技术;

创新性:经过长期研发、持续积累形成的高精尖原创技术,也可指某细微领域形成的突破性,颠覆性技术;

经济性:以上任一特性的技术,最终都要能够转化为经济效益才能属于硬科技。无论是有形的产品或是无形的软件、系统等,都要有明确的应用场景和产业基础,对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1. 苏州地区硬科技发展现状
    1. 苏州产业介绍

2021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正式突破40000亿元大关。这也意味着苏州,不仅在全年工业规模上超越了上海、深圳两大国内“巨头”,同时也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

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中,苏州创新能力位列全国第七,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6年的32.5件增加到2021年的66.9件。2021年末,苏州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1165家,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五;认定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157家(公示数),拥有“瞪羚”企业52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942家,涌现出信达生物、基石药业、旭创科技等一批高成长性创新领军企业。

苏州目前已经拥有35个工业大类,涉及167个工业中类、491个工业小类[2],是中国制造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得益于雄厚的工业产业基础,让苏州具备了打造硬科技产业集群的前提条件。

3.2苏州硬科技发展生态

  本文通过对苏州地区2019年7月-2022年6月三年时间内上市的79家上市公司做分析,去除金融、食品等不属于硬科技行业的企业,共有72家硬科技行业(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八大行业)上市公司。

年度硬科技上市公司数量

表1:年度上市苏州地区公司数量

上市年度

上市公司数量

2019.07-12

8

2020年

24

2021年

28

2022.01-06

12

总计

72

表1是对2019-2022年度对苏州硬科技上市公司数量的统计,2019年7月是科创板正式开板,可以看到苏州的产业优势受益于科创板、注册制的落地,近几年上市公司数量均较多,平均每年都有20多家硬科技上市公司。

苏州各区域硬科技发展情况

表2: 各区县硬科技上市公司数量

所属区域

上市公司数量

区域占比

工业园区

19

26.4%

昆山市

13

18.1%

张家港市

9

12.5%

吴江区

9

12.5%

虎丘区(高新区)

9

12.5%

相城区

7

9.7%

吴中区

5

6.9%

常熟市

1

1.4%

总计

72

100.0%

从表2可以看到,虽然苏州各区域发展总体较为均衡,但是在硬科技上市公司的数量上面有较大的差异。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国家最早的一批科技园区,通过近30年的对高科技人才及企业的培育,稳居苏州科技发展高地,在近三年的硬科技上市公司中26.4%来自工业园区。昆山、张家港、吴江作为苏州的传统强势县市,拥有较强的工业底子,也拥有较多的硬科技上市公司。以昆山为例,昆山已经16年稳居全国百强县之首,其区域内有庞大的以富士康、立讯为代表的3C、汽车产业链,因此也在产业链中孵化出多家相关上市公司。常熟市传统以服装纺织为核心产业,其硬科技产业基础相比其他区县较为薄弱,因此也是这几年苏州上市公司数量中最少的一个区域。

苏州硬科技上市公司上市时长

硬科技的发展需要长期研发投入、具有极高技术门槛的特点,导致其研发难度大,需要长期积累,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长期的资本和政策的支持。企业通过自有利润滚动,往往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

表3 苏州硬科技上市公司上市时长

企业上市时(成立-上市)

数量

5-10年

14

10-15年

25

15-20年

20

20-25年

11

25-30年

2

总计

72

平均上市时长

14.83年

表3通过对苏州硬科技上市公司的上市时长(即从公司成立到公司上市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分析,发现苏州地区的硬科技上市公司的上市时长普遍较长,平均上市时长达14.83年。在5-10年内能上市的企业仅有14家,占整体样本量的19.4%,绝大部分企业的上市时长都超过10年。该数据也清晰的表明硬科技行业发展的挑战,因此更加需要政策和资本给于对应支持才能加速整个硬科技行业。

硬科技行业分布及对应市值

表4 苏州硬科技行业分布及市值(以2023年1月3号收盘价格)

硬科技行业

上市公司数量

平均上市时长

平均市值(亿元)

智能制造

36

15.45

62.75

新材料

13

15.07

61.47

半导体技术

8

13.42

151.76

生物医药

6

15.45

48.93

新能源

4

10.52

211.08

信息技术

4

15.56

87.70

航空航天

1

11.17

26.68

总计

72

14.83

80.38

从表4中可以看到,苏州地区的硬科技上市公司在硬科技定义的八大行业基本均有涉及,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行业为智能制造,这个和苏州的产业特点有关系。目前只有人工智能行业没有对应的上市公司,也说明苏州地区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较为薄弱。从市值的角度,新能源和半导体技术是市值最大的两大板块,都突破了150亿的平均市值,其他行业的平均市值都在50-60亿左右。另外,从行业的上市时长看,新能源行业也是上市时长最短的行业,其平均上市时长仅有10.52年,远低于苏州整体的14.83年平均时长。

苏州硬科技上市的公开融资次数

表5 苏州地区硬科技上市公司的公开融资次数

上市公司公开融资次数

上市公司数量

企业占比

0

19

26.4%

1

11

15.3%

2

10

13.9%

3

5

6.9%

4

15

20.8%

5

5

6.9%

6

3

4.2%

8

2

2.8%

9

1

1.4%

11

1

1.4%

总计

72

100.0%

苏州地区拥有较为发达的投资生态,其区域内有元禾控股、苏高新金控、国发创投等知名国资投资平台,并且通过多年的发展培育了诸如顺融资本、乾融资本等本土民营投资机构,这些投资机构也为苏州的硬科技企业发展贡献了相当的力量。表5是72家上市公司的公开融资次数情况,可以看到仅有26%的上市公司在其发展过程中没有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参与,73.6%的上市公司均有公开融资的信息,甚至有部分上市公司的公开融资次数超过5次,可以生动的反应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硬科技企业发展的作用。

  1. 结论

从苏州地区的硬科技发展生态的数据可以看到,硬科技由于其行业特性,普遍需要多年的投入、长期的资本支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长期的资本和政策的支持,但是当前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还远不够支撑企业的发展创新[3]。“硬科技”的出现是新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   需要有洞见、有远见的经济政策支持,也需要私募股权投资资本对其的资金支持,资本的注入将会带动其他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因此成为促使“硬科技”创业和“硬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政策加资本的双轮驱动的加持,硬科技的产业发展才能够突破原有客观行业规律的束缚和限制,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科创新、清科研究中心等.中国硬科技产业投资发展白皮[R].2018:1-3.

[2]苏州发布. 科技创新五年答卷!苏州,全省首位![N].苏州发布,2022-03-28

[3]顾彦.硬科技:从跟踪向并跑进而领跑转变[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8(0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