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改革发展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技工教育改革发展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翁振秀

巴彦淖尔市交通运输科技教育发展中心015000

摘要: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促进技工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内容,是提升技工教育育人质量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技工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展示出了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的独特性,为我国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对技工教育改革发展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技工教育;改革发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引言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教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充分借鉴苏联政府管理体制和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机制基础上,我国开始兴办技工教育,然而,当前技工教育依然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不高、高技能人才供给乏力等现实困境,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技工教育存在必要性的反思。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1技工教育在建设技能型社会中的价值需求

1.1为经济社会发展供给优质人才和技能支撑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创造的主体力量,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制造业、实体经济和新型产业发展面临着“三重困境”:一是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加大,“堰塞湖效应”持续存在;二是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领军人才匮乏;三是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契合性不强,尚无法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技工教育始终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2006年原劳动部明确提出“将技工院校培养规划纳入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总体部署”,要求在各级人社部门指导下,技工院校、行业企业共同成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指导技工院校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一是通过举办“非学历”的全日制技工教育,为区域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二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契合市场需求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1.2为学习者成才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教育

教育结构的多样性本身不能直接产生教育价值,它更多地是营造了教育的差异性和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在本质上却有利于实现教育创新。从教育的属性特征来看,技工教育是从属于广义层面的一种职业教育类型,与普通教育相对,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教育的举办主体和办学定位而言,技工教育与教育部门举办的狭义层面的职业教育存在差异性,如技工教育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一种“技能教育”,而职业教育通常被视为由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学历教育”;技工教育侧重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而教育部门举办的中职教育侧重于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

2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2.1技工院校应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发展导向

技工院校是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基地,是促进学生就业、促进学生创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构建和实施学生终身职业技术培训体系的一个基础性的社会化服务平台。近几年,我国技工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有关要求,逐步形成了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的较为完善的培养体制,技工院校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可以说,随着技工院校市场化的不断发展,技工院校在新时代不断完善,体现了技工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关于“方向”的问题有许多种,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样的人而生。我们国家的技工院校,都必须紧紧围绕着就业的需要,为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2.2改革教育与教学方式,提高技工院校的办学水平

加快教学改革,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技工院校坚持一体化教育为核心,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做到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融合、能力培养与岗位贯通、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对接,加强教研和教改工作,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充分利用现有实习场所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建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课程系统,把有代表性的工作纳入整体的课程大纲,把企业的工作流程融入到教学当中,实现课堂车间化、学习工作化,将效果贯穿教学全过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各级各类技工院校应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其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心里,使之真正融入到人才的教育之中。

2.3以一体化课程改革为基础,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

为提升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育质量,在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以技师学院为实施载体,大力推行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所谓“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指采取“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围绕制定一体化课程标准、开发一体化课程资源、应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完善一体化教学场所、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推进。一体化课程标准是指将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或世赛技能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等引入一体化课程之中,使其更加契合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一体化课程资源是指各技工院校结合自身能力,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紧缺型行业,开发形态多样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包,如新型活页教材、任务工单、微视频、教学资源包等,从而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实施载体。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是指按照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技工院校学生认知学习规律,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授课内容,师生通过“做中教、做中学”实现知识、技能和素养传递的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场所是指建设与一体化课程教学相契合的实验实训场地,科学配置与学生人数相匹配、符合工学一体化教学要求的软硬件设施。一体化师资队伍是指通过“内培外引”模式,打造可胜任工学一体化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既包括专职的一体化师资,也包括面向企业和社会聘用的高技能人才或能工巧匠。

2.4将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进行有效融合

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技工院校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将劳动教育内涵和工匠精神结合起来。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深浅之分。技工院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及时转变教学思和改变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弱的学生,教师要重视基础内容的讲解,而对于学习基础扎实、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则要将内容适当地进行延伸和深化,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

结束语

劳动教育是指在校期间要引导学生在对待劳动活动时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以积极向上的态度、主动作为的精神参与到劳动活动中去。技工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教学的目的是为我国培养在专业领域内经验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只有在技工院校学习期间,引导技工院校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刻苦钻研的精神,其毕业参加工作后才能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做出成绩,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智融.技工类院校的美学教育改革与创新探究[J].湖南教育(C版),2021(05):46-47.

[2]王晓初.技工教育改革发展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J].职业,2020(33):9-10.

[3].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技工教育发展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20(12):25-29.

[4]本刊编辑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助推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纪念中国近现代技工教育150周年[J].中国培训,2018(04):1.

[5]庞波.加快发展技工教育事业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N].甘肃日报,2010-05-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