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景下既有医疗建筑品质提升策略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城市更新背景下既有医疗建筑品质提升策略的思考

郭鑫阳,王杰,吕元福,孙钧益,贺玉泽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2661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城市医院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为规模庞大、专业技术复杂、功能布局严谨的大型综合建筑,其改造过程中存在着复杂、多样的问题,必须找出制约其改造和提升的基本矛盾,并通过不断地摸索出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更新途径。

关键词:城市更新;医疗建筑;改扩建;总体规划

1.城市更新背景下既有医疗建筑的问题

1.1停车空间严重匮乏

当前,很多医院停车位不足,导致患者就诊体验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许多医院都面临着建筑密度大、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由于新的医疗设施占用了医院的外部空间,医院的车辆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停放,造成医院里的车辆拥挤不堪,给行人带来了更大的危险。从医院的总体规划角度来看,停车问题本质上反映了院区流线组织的矛盾,需要从医疗过程的角度对各个功能和交通流线进行统筹。

1.2总计划安排不合理

医院的功能性建筑没有按有效的医疗程序布局,经过不同阶段的医疗流线彼此交错,一些分布的建筑物具有相同的医疗功能,因此流线不分明,各医疗职能相对独立,缺乏舒适有效的联系。所以,病人很难在内部进行连续完整的医疗过程。从医院的长期发展来看,要加强职能之间的衔接,才能有效地提升医疗程序的运作效率。

1.3缺乏人性化的设计

早期的医学建筑注重医疗功能的规划,忽视了人文关怀,导致医院在无障碍设计、景观设计、适老化设计、商业服务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足,另外,医疗大楼的改造也要跟上时代发展,根据全球新冠肺炎的流行趋势,在整体规划、改建设计中确立“平疫结合”的基本理念,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弥补现有的不足。

2.城市更新背景下既有医疗建筑品质提升策略

2.1医疗品质的提升

首先,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位置的变化。随着都市发展的变迁,老医院在历史上的定位与职能也随之改变:原来位于旧城区的综合性医院,因地理位置与发展空间所限,其主要职能已转移,将原有的医院改为原来的附属医院或专科医院;老医院搬迁后,新医院在原有的位置和功能上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二个是功能上的变化。由于医院的位置和功能要求的变化,医院的内部必须进行更新升级,既有医院的改建和升级。

第三,功能的完善性。其主要作用基本保持不变,改善了内部和外部环境。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和医疗设施布局的需要,确定医院的位置,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制定出与实际功能需求相适应的设计任务,保证项目落地后的医疗质量;进行场地的改造和规划设计,对一级医疗流程进行再一次的梳理,将各科室和大型医疗设施的布局进行整合,完善场地交通、人流、物流交通,让医院运行更流畅,管理更高效;各部门的二级流程设计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使医院的流线、洁净的流线、有序的空间组织、舒适的空间组织;在三个程序和精装方案的设计中,要对医患的行为习惯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符合特定患者的实际需要,并提供人性化、环保的物料设备;了解各种医疗设备的需要,精确地布置机械、电气设备等,实行规范化的设计;专业的医学专业设计与医院的定位和标准相一致,紧跟医学科技的发展步伐,在微创、内镜、数字化手术、精准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建立智能物流体系,有效提高医院物流的运力,合理配置气动、轨道物流、箱式物流、垃圾被服输送、垂直仓库等;加强信息化管理,推进5 G技术在医疗机构中的运用,不断提升医院的后期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医院的管理,建设智慧化医院。

2.2建筑品质的提升

医院改造的原则主要有:按照国家统一的部署安排、区域城市设计的需要,医院的临街立面、周边道路改造等需要统一部署,进而改造医院的外立面和景观;由于区域城市更新,医院用地边界和周边道路发生了改变,医院常常被引入整体或局部的提升;因此,医院需要根据自身功能需要,对建筑外观进行内部和外部更新。医院建筑质量提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提高质量的途径:既要满足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有关规定,又要在交通、建筑高度、建筑风貌、景观环境等方面满足总体的需求,使之不会显得突兀、矛盾;在医院的布局上,尽可能地利用最好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对病人的影响,提高医院的整体功能。对有价值的古迹进行保存和修缮,重视文脉的延续,建筑立面的风格和形式上的统一;室内空间的造型和装修设计应遵循与整个建筑的整体风格相一致的原则,选用与患者感觉相符的色彩、灯具,选用的材料遵循绿色、环保的原则;在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时,要进行监督和评价,按照现行的结构规范进行计算和加固,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严格遵守现行防火规范,重视人员疏散;同时,机电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也要不断升级,不断提升智能化的操作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绿色、舒适的医疗服务。

2.3医院环境的精细管理

医院要想达到现代化管理目的,必须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目前,在医院管理方面,有两大趋势是建立门诊诊疗中心和推动团体诊疗。在现有的医院中,将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运用到平面布置上,往往能收到多方面的成效。目前医院里的科室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部门被分割开来,这对于复杂的病症和复杂的治疗往往是非常不利的。由于这种病症通常都是需要综合治疗的。另外,让病人在不同的部门间跑来跑去,也是不符合人文关怀的。如果将相关门诊、医技科室进行合理的整合,形成一个一体化的门诊室,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比如:在有条件的大型医院,将内分泌科、眼科、肾科、心脑血管、神经科等多个科合并为一家大型的糖尿病中心,并配备大量的检查仪器,既能为糖尿病病人提供协作诊断,又能提高治疗的效率,同时,大多数的检测项目都可以在现场进行,从而极大地改善了病人的医疗质量。其次,考虑到病人的原因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和处理程序的复杂性, ICU和急性期区的医务人员已经越来越难保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在这方面,日本采取了由医生、护士、药剂师、康复训练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多学科医疗团队,并在团队中进行紧密的合作和交流,为病人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要达到这种团队式的治疗,必须对工作场所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改善医疗场所的能见度,加强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安全事故。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当前既有医疗建筑的品质。

3.结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施的不断优化,既有医疗建筑在功能、流程、空间、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不断升级的压力。以医院停车场扩建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制约医院发展的根本问题,以整个院区为中心,以优化医疗流程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发展目标,制定医院发展计划,为医院在技术和功能发展中的物质和空间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前瞻性的设计战略。医疗大楼是巨大的生命体,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发展,所以在更新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从整体上把握发展的趋势,才能使既有医疗建筑的建设与城市更新、社会发展的步伐相适应,显现出更稳定、更持久的生命力。

4.参考文献

[1]李黎.浅议城市旧城区医院的更新改造——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医疗综合楼建筑方案设计为例[J].福建建筑,2015(6):9-11,21.

[2]王烨.综合医院改扩建总体规划浅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6.

[3]龙灏,李焕杰.大型综合医院改扩建中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对策[J].华中建筑,2011,29(5):49-52.

[4]曾奕辉.医院改扩建策略[J].城市建筑,2009,58(7):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