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兴废话金河——浅析成都金河周边城市空间及其变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几度兴废话金河——浅析成都金河周边城市空间及其变迁

韩韵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10641

摘要:通过追溯成都金河不同时期周边城市空间的发展历史,分析不同时期金河对城市空间布局、市政、功能、形态、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指出金河对于城市的意义不单是河渠的基本职能,更是一种场所认同感和文化符号。最后,针对金河消失的现状提出了城市变迁过程中关于城市更新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关键词:金河,河渠系统,城市空间,城市变迁

1.引言

城市河渠“犹人之有脉络也,一缕不通,举体皆病”。在成都的历史上,河渠除了为城市提供生活与生产用水以外,还承担了排水、运输、消防和美化城市等功能。金河,从一个河渠工程,历经了一次又一次的兴废,历经了少城到满城的变迁,历经了从封建帝国至新中国成立,逐渐成为了成都少城重要的市民生活场所,也在成都城市繁荣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城市发展的滚滚前行车轮中,金河也无法逃脱历史的命运,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最终仅仅留下了相片中小桥流水的遥远回忆。

2.金河周边城市空间特点

2.1城市格局与功能

金河自成都城市的密集的居住区和商业区穿过,两岸的建筑格局与文化景观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随着朝代更迭,街巷制度也所有改变,从隋唐里坊制到宋代街巷制,金河两岸的商业、手工业更加繁荣,两岸的街巷空间也日益丰富。至明代修建蜀王府,金河沿线除开传统东西线的商业手工业作坊,其中段经过蜀王府前而便表现出端庄肃穆的皇家气象。而金河三桥一带,是商铺和平民集中的闹市,所谓“流水三桥作市廛”即对金河三桥的描写。

由于民族和军事等方面的因素,清代修建满城,金河的西线成为八旗兵丁驻扎的禁区。满城兵营以蜈蚣状排列,金河以北的城中兵营以胡同的形式分列于长顺街两侧,但替代以南方的街巷相称。建筑占地面积较大,每家每户都有空坝(院子),种植花木。在长顺街与金河的交汇处,设有将军衙门。自此西线原本的商业功能全部消失。[1]

而满城以东,从今天的西御街开始,直到与府河汇合处的金河河岸,成为城市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及各种手工作坊的集中地。清代中期,金河东段北岸一线逐渐发展为成都最繁华的商业区域,后来的形成于成都东南的春熙路,与当时金河的流经不无联系。

因此清代的金河东、西两段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风貌。西侧满城建筑形制仿北方胡同建制,建筑整齐,街道尺度较大;由于“满汉分治”的原因,汉人不得进入,各种运输船只到金河东门便不得入内,满城内部环境清幽、安静,完全不同于金河东段的热闹市集。

    辛亥革命以后,满城不再保留。从今日成都少城的街道形态来看,依然能窥见当年满城的城市格局——蜈蚣状的路网,当年的将军衙门变为了现在的金河宾馆,当年满城的“地标”现在依旧是地标。

2.2两岸空间关系

金河岸两侧建筑、道路与河流的关系不尽相同。以将军衙门为界,西侧河流两侧多宽敞的道路随岸线延伸。东侧较为复杂,两侧皆是滨水建筑或者一侧道路一侧建筑的情况交错出现。总体可以分为两侧开敞、单侧开敞和两侧封闭三种类型。

两侧开敞的金河两侧通常是道路、临江岸线或大面积的开敞空间,临江岸线由石阶铺砌,可供居民取水或浣洗。大面积的开敞空间包括一些矗有牌坊、石兽的广场。

单侧开敞是指金河河道一侧为道路、岸线或者开敞空间,另一侧为建筑外墙。

两侧封闭即河道两岸均为建筑外墙。

2.3开放空间——少城公园

满城中最重要的开放空间,即昔日金河穿过的、今日为人们所熟知的人民公园。

少城公园是人民公园的前身。据传十九世纪末,宣统皇帝废除旗米供给制度。这对于数百年来一直享受的“食钱粮”供奉制度下的旗人来说是重大的生存打击。为满蒙八旗官兵家属的生计考虑,时任成都将军的玉昆决定效仿西方,兴建公园,实是文化娱乐场所。自此满城逐步开放,专由旗人管理并收取入园费用,任人参观游览。

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公园受到社会变革的冲击,一度荒芜。民国初年,公园第一次扩建,将园址向东扩至半边桥,向南伸向少城城墙,公园回复生机。1914年,公园内竖立起了至今仍然挺立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公园也正式命名为“少城公园”。在这之后,虽然金河面临废弛,但少城公园的这一段始终是当地居民生活游憩的场所。

建国后少城公园改名人民公园。此后人民公园也经历了多次修缮变迀,而金河也因城市的发展而消失,最终仅剩下今天公园中的金河溪。

3.4节点——金河上的桥

由于是在市中心的人口密集区穿城而过,所以金河上桥梁密布,即金河沿线的节点空间。其中皇城三桥在今人民南路新华书店西侧,为明蜀王府所建的金水桥,与王府三门相对。三桥至府河外,后来成为清代成都手工业、商业最繁荣的地带。满城时期,沿河有大量丝织、印染、各类作坊和商铺,因此促进了各类桥梁的形成,金河上的桥梁多达20多座。[2]然而随着城市路网的逐渐完善,大多已经消失,现存的只有人民公园正门内的拱背桥,因金河在园内残存一段得以保留,已多次重建。

3.

金河周边城市空间变迁的思考

3.1水文化与场所精神

金河两岸的城市空间随着金河的兴废而兴衰,以成都水文化为背景,场所精神在金河的沿岸一步步形成。昔日的里坊制变为街巷制,从此金河两岸商贾云集;满城打开,将军衙门变为宾馆,少城公园再到人民公园,城市重要场所的使用者逐渐向平民百姓过渡。时代是城市变化的原动力,但是由于水文化的深深烙印,我们仍能从现代城市的边角窥见历史的痕迹,那些留下的街道格局、建筑形式甚至是朗朗上口的街名、桥名,这些过去了的、甚至是消逝的东西,却成为了城市的符号。金河虽然消失了,但是金河融合进了街道、建筑的名字里,金河的水文化融进了成都人的乡土记忆中。

3.2“少城满城”——城市的空间与制度

金河的消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受当时城市更新政策的影响。如果说时代只是在宏观上给城市发展变化制定了一个大的方向,那么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政府的政策制度则会操控具体的城市空间形态。推向更大的层面来讲,起初的少城就是秦朝控制成都经济的政策制度下的产物,同时也是为了将移民而来的数万秦民安置余城内,控制蜀地。成都满城则是清朝为了控制西南边睡,驻防八旗、容纳旗人眷属、实施满汉分治的产物。现代少城虽然没有如过去一样明显的政策导向,但是在改造更新的过程中,政策对片区的形态和功能有重大影响。即制度产生之后,城市空间便会做出相应的应激反应,直到城市空间与生活相互契合。

3.3“再见金河——城市更新的功与过

金河的消失也许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城市更新是否给原来生活在金河河畔的人营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却值得我们思考。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满城时期形成的胡同形态的基本氛围和文化内涵被忽视,而是单方面的注重道路的宽度、通行能力,不惜吞噬金河河面;多层居住建筑不断的、密集的排列布局,充斥了整个少城的大街小巷,住进了更多人,也丢失了传统错落有致的坡屋顶和柔和过渡的树冠层;金河消失意味着其绿化涵养土壤的能力的消失,钢筋水泥林立之中,少城再无水系滋养……从这些角度来说,金河的消失也是一种损失,是对城市既有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一种浪费。

4.小结

城市永远在变化。金河作为城市发展百年历史上的独特要素,成为了朝代更迭、城市变化的缩影。纵观金河及其周边空间的变迁,对于我们研究城市空间发展规律、城市水文化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金河的消失也引起了我们对城市更新过程的反思,一条河渠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河渠本身,而是对于城市、文化和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季富政.本来宽窄巷子:兼说大慈寺历史文化片区[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同治成都县志・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