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教育惩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浅论小学教育惩戒

纪莉丽

延吉市延河小学  133002

摘要:小学教育惩戒能够矫正小学生的错误行为,引导其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科学地实施必要的惩戒手段也是保障小学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措施。本文在概述教育惩戒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小学教育惩戒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更好地推动小学教育惩戒的实施,提升小学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惩戒,约束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日渐深入人心,教师们广泛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社会的各个群体相比之前都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随之,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等教学方式颇受喜爱,这些教育方式也无疑激发了孩子们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在鼓励和赞赏中不断前行。与此同时,教师惩戒的权利,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赏识和鼓励不代表不进行批评与教育惩戒,我国广大小学教师,也纷纷感受到了教育惩戒的实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增强了教育的无力感。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无力惩戒学生导致学生目无师长,在课堂上过于放肆的新闻屡屡出现,而在实际的小学教育中,教师零惩戒或过度惩戒所导致的学生不良行为、家校纠纷等现象,也在为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对教育惩戒的探索是紧迫的、必须要进行的。

一、教育惩戒的基本内涵

所谓教育惩戒主要指在学校,教师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对于出现错误、违规、违纪行为的学生,应用必要的、合理的惩罚措施进行矫正,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错误,并不断改正的过程。小学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要遵循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教育为出发点,坚持法治、客观、公正,不断提升学生的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小学教育惩戒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惩戒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有很多教师根据情况自行决定如何实施惩戒,缺乏规范性,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是教师缺乏法律意识,对于2021年3月1日刚实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了解不够,学校相关的宣传教育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学校在教育惩戒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方面不健全,没有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贯彻落实制定细化的措施。二是小学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惩戒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顾虑,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相关立法较晚,刚刚实施不久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相关宣贯还没有落实到位。三是大部分教师在对学生惩戒后都没有开展必要的沟通交流工作,既没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也没有同家长沟通相关的情况,这会使得教育惩戒的效果大打折扣。四是小学教师在对学生惩戒时,有时会受到个人情绪的影响,这必然会增大惩戒措施不合理的风险,导致教育惩戒的措施可能会过轻或过重的问题。五是多数小学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因为学生是女生或者学习较好,可能会出现偏袒情况,主要体现在教师经常无意识的对惹人喜爱的学生放宽惩戒标准,除去树立榜样的想法和性别差异不说,这种偏爱造成的惩戒不公,是会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的。

三、完善小学教育惩戒应用的措施

(一)强化《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宣贯

2021年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推进小学教育惩戒应用的重要举措。要加强它的宣传贯彻,一是政府部门可以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更为具体的、详细的明确相关实施办法,让学校、教师能够有充分的依据来实施教育惩戒。二是小学作为小学教育惩戒的主要场所,要加强对于《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宣传贯彻,开展教师专题培训,认真学习《规则》中的所有条款,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学校贯彻落实《规则》的具体办法,从而让小学教育惩戒,逐步地从立法层面走向实践层面。

(二)保证教育惩戒措施的完整性

小学教师在实施完教育惩戒后,不能一“惩”了之,要注意做好后续的沟通交流工作。一是要及时同受惩戒的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向学生讲清楚惩戒的原因和目的,一方面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确实不便时,可以安排学生写个人检查,教师可以适时的对学生的检查进行评阅。二是小学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要积极同家长沟通。在惩戒前,教师应与家长沟通对于学生相关行为的看法和具体的惩戒方案;在惩戒时,要将惩戒情况及时的与家长交流,对于出现的问题同家长协商解决;惩戒后,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表现,让家长了解惩戒的效果。

(三)避免教师个人情绪对于教育惩戒的影响

学校应该改进教师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不能简单的每学期开展一堂心理疏导讲座,要将做法落实到实处,比如增加心理疏导讲座的次数,鼓励学校心理健康部门向教师开放,校领导在日常的教务会议时多关心教师的心理状态,遇到问题要及时提供协助,共同面对,真正产生心里的共鸣,让教师从心底认为,无论工作多么忙,压力多么大,学校永远理解我,鼓励我,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学校都会与自己共同面对困难。小学教师的情绪状态改善了,那么即使在教育惩戒中遇到了十分气愤的、棘手的问题,也能冷静思考,做出正确判断。学校应该帮助教师疏导不良情绪,培养管理情绪的能力,确保在小学教育惩戒的实施上,不会出现情绪化的问题。

(四)保证惩戒措施的公平性

小学教育惩戒的公平性是保障其整体效果的关键。小学生能够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小学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是否一视同仁,因为性别原因或者是学习成绩原因而出现不公平的惩戒措施时,会导致小学生心理上出现不满,进而影响师生关系。因此,在实施教育惩戒时,教师必须要保证公平性,不能因为个人偏好或者是其他原因而减轻或者是增强惩戒措施。同时,如果有教师自身的过失,也要及时向班级同学主动道歉或自省,让学生知道,教师对待自己像对待学生一样公平,即使是教师,都没有权利知错不改,自己就更没有理由犯错后抵触和不接受教师的合理惩戒。

四、结束语

小学教育惩戒在小学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经过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惩戒缺乏规范性,二是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存在顾虑,三是教育惩戒后缺少同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四是部分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会受到个人情绪的影响;五是小学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存在偏袒。要不断完善小学教育惩戒的应用,提升小学教育整体效果,就应当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强化《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宣贯;二是保证教育惩戒措施的完整性;三是避免教师个人情绪对于教育惩戒的影响;四是保证惩戒措施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李占萍.中国近代以来小学教育惩戒制度的演变及启示[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42(04):111-118.

[2]徐爱杰.小学教育惩戒中教师的身份信任及其运用[J].教学与管理,2022(23):1-3.

[3]郝璇,孙彦.家校合作理念下小学教育惩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22(15):62-65.

[4]宋婉昱.小学教师惩戒权运用现状、问题及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12):139-142.

[5]宁倩倩,薛娟.小学教育惩戒的实施困境与突破[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0(10):91-95.

[6]叶阳永.《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何以在学校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21(05):64-6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