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育人: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心育的创新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以文育人: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心育的创新实践研究

李林,赵菊萍

南京市栖霞区靖安小学

摘要:南京市栖霞区靖安小学创建于1925年,97年风雨兼程,沧桑砥砺,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把寻文化之“根”铸师生之“魂”,筑发展之“基”,造育人之“器”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优先、协调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新时代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  心育   实践研究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近年来,靖安小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文化育人建设,积极探索实践《以文育人: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心育的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现将本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开展传统文化心理育人工作,我们将散落于全校的传统文化相关心理活动进行系统整合,进一步挖掘校本资源,努力构建具有靖小特色的传统文化心理育人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建设目标总体达到“四个一”,即:建构一个传承创新的价值体系;建立一种科学规范的管理秩序;推出一批自主创新的品牌活动;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项目符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要求。

二、项目建设成效及特色

(一)铸师生之“魂”,强化内在自信

1.凝练校园以文育人特质,彰显鲜明的以文育人特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这一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让师生每时每刻都能与传统文化为伴,与传统文化为友,在耳濡目染中呼吸着传统文化飘来的芬芳。每面墙、每处景观都有表情地育人,学生耳濡目染,在校园优秀文化中浸润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用鲜明的文化特色铸师生文化之“魂”。

2.依托校址资源,设计校园文化形象。在对学校以文育人特质进行分析后,对学校以文育人理念的原因和实质进行分析归纳,结合校外“水一方生态园”实践基地,设计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个性、彰显学校以文育人理念的校园新形象——“小荷宝”,用卡通形象铸师生思想之“魂”。

(二)造育人之“器”,构建心育氛围

1.环境育人

为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度发生,我校发挥靖安小学特有的优势——雨荷诗汇、雅韵成语。在书院中,建立“一院四馆”,即,书院作为项目研究的大背景;四馆,分别是“雨荷诗歌园”、“雨荷成语馆”、“雨荷文学社”、“雨荷书场”,承担着诗词、成语的积累、吟诵、创作、表演等不同功能,学生的多元发展在此鲜明呈现。我们还将建设好“水一方”和“江苏省诗歌联盟”这两个重要平台,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之趣,体会古人智慧与情怀,涵养心灵。

2.兴趣育人

打造雨荷泼墨社、成语故事会、唐诗吟唱团、谈古论今、墨龙点睛、文海泛舟等“一批专业社团”,立足于学生成长与个性特长相结合,让学生在赏析、品味、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时,提高品德修养与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活动育人

围绕传统文化怡情悦心、导行育心,结合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诵、写、讲、演”等“四个一”特色心理活动,在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同时,赋予它们时代意义,并与当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实践浸润式传统文化心理育人模式。

(三)筑发展之“基”,涂好人生底色

1.书院课堂

书院课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靖安小学“书院式”课堂是有“诗”的课堂,逐步形成“课前一诗”和“课后一诗”;靖安小学“书院式”课堂是有“礼”的课堂,逐步规范课堂“四礼”,即:“静候礼”、“问候礼”、“问答礼”、“书写礼”。靖安小学“书院式”课堂是有“乐”的课堂,逐步形成“开篇乐”、“诵读乐”、“躬行乐”。让学生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用书院文化价值观引导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

2.雨荷诗汇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结合地域特色,我校开发《雨荷诗汇》《水一方乡村诗歌》《靖童诗囊》系列校本课程,反映社会生活,映照学生心灵,启迪学生心智,从而营造快乐童年、诗意人生。

3.雅韵成语

为进一步精化成语基地环境,围绕深化特色开展课题研究,提炼以成语文化为特色的课题研究,深化特色内涵,扩大成效与成果,使成语基地学校建设深入推进。2016年我校申报了《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及运用成语兴趣的策略研究》前瞻性课题,2017年继续申报省级规划课题。为突破成语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这一“瓶颈”,促进对校本课程探索研究力度,学校多次召开成语特色校本课程的研讨会、活动观摩课,成功申报《雅韵成语》特色课程。

三、示范与辐射作用

通过近五年的“打磨”学校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

第一,学校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五年来,学校被评为“中国冰心文学创作基地”、“江苏省诗歌联盟学校”、“江苏省成语研究基地”、“南京市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南京市园林式校园”、“南京市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学校”等。

第二,师生精神风貌明显改变。我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定位为全校性、全员性和全过程性的,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特定的特色系列活动。各项传统文化特色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全校师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让全体师生在研究成语、演绎成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传统文化素养,树立文化自信,实现全面育人。

第三,学校品牌效应不断提升。五年来,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与诗歌相约,与诗人相约,2017年12月11日,童心里的诗篇——南京市栖霞区靖安小学首届诗歌文化节正拉开帷幕,荔枝网全程报道了本次盛会。我校“雅韵成语”特色课程在栖霞区“云课堂”得以展示,学校从语数外三门学科中开设“雅韵成语”课堂教学,累计播放量达7000次,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四、后续努力方向

1.进一步完善以文育人教师团队的建设,进行详细的分工安排,明确责任,并落实心理育人工作;并投入一定的经费,做好教师团队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给相关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2.以校园活动作为以文育人的重心和突破口,在历届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同学参加。

3.以课题为突破口,通过课题研究,促进科教队伍的成长,提升师资力量。探索高质量的以文育人活动的引入及开展,从而提升我校以文育人的教育水平。

4.加大宣传影响面,全面推进以文育人知识宣传。以学校宣传阵地和校园网络为基地,不断扩大科普教育面,并以各种节日为契机,根据当年的活动主题以展板或网页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并向上级部门借用相关媒体宣传。

传统文化启迪思想,浸润心灵,陶冶情操,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因而并没有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反而开拓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另一空间。学校将继续在丰富内容、创新载体、搭建平台上下功夫,关注师生心理健康,积极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作,不断增强师生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杨武. 依托慕课平台 传承传统文化——小学古诗意象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C]//.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八).[出版者不详],2020:317-321.DOI:10.26914/c.cnkihy.2020.068623.
    [2]徐广艳.中华传统文化“心”之思想融入人文教育路径微探[J].汉字文化,2021(16):192-193.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1.16.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