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建设与施工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泵站建设与施工管理研究

沈 ,锭

常州市水利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泵站运行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目前,自动化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所以泵站需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且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为泵站运行带来新的可能。所以,如何进行泵站的管理值得工作人员深入思考是推动泵站先发展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泵站建设与施工管理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泵站建设施工问题;管理对策

引言

在社会发展的全新时期,人们在开展农田灌溉等调配水资源工作时,对泵站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其在生产期间具有的重要功能与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但与一般的水利工程建设不同,泵站运行管理和建设工作对周围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方便进行使用。但在一些生产过程当中,由于未高度重视泵站维护管理工作,进而极大地降低了泵站运行效率,导致其出现较高的损耗率,也影响到泵站的使用寿命。对此,相关泵站管理部门需要科学管理泵站运行,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从而提升泵站运行效率,发挥出泵站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1水利工程泵站概述

泵站是一种具备一定压力与流量的装置,其所带来气压、液压动力,能很好地为各种机械带来充足运转力,从而支持相应机械将自身运作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机体组建层面可知,泵站主要是由泵、油箱及电机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此外,泵站的正常运转还深受众多设备的辅助,如充水设备、供水设备、排水设备、空气压缩设备、供油设备及通风设备等。前述设备支持泵站运行过程中,其实践应用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增减。水利泵站的构建应时刻遵循统一规划原则,对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赋予足够尊重前提下,利用现代化高新科技技术,将实用性泵站工程技术推广至更宽广的生产范围,以助力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水利工程中,对应泵站的建设与运行管理进程,深刻影响着水利工程运作效率,并从侧面对生产水平高低产生极大作用。所以,由客观科学视域切入,水利工程负责方构建泵站系统时,既要严格遵从总体规划,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分期执行、逐步推进,还要重视泵站系统适用性,根据国家当下国情和现代水利工程发展需求,提升泵站的现代化建设水平,以此全力保证泵站运行的可持续性,进而为更好地促进水利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坚实基础保障。整体而言,泵站的科学建设和有序发展,是水利工程系统必不可缺的“心脏”环节,水利工程监管部门须按照国家所发布规章制度对水利泵站实施规范化操作,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实效性,为现代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水利资源基础。

2存在的问题

2.1泵站的构建与实际施工建设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从现代水利工程市场发展形势来看,针对水利工程所建设泵站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缺少科学、合理性的现象,追根溯源,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水利工程建设方未能对泵站的构建与施工,提前进行针对性规划和设计,致使预备工作严重不足。如此一来,水利工程泵站的建设将会缺少坚实的基础支撑,不规范的设计与施工将导致泵站建设、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水利工程也会在还未开启运作前就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2.2管理体制落后,职责不明

在我国水管体制改革以来,多数国有泵站已开展了相关改革工作,对主泵站进行了有效维修与更新改造,同时还合理改进了相关泵站工程的调度与运用。在泵站改革后,不再收取排涝费,并对人员进行了有效精简,这使得相关排涝结合站、排涝站以及灌溉站的定性转变为自收自支、准公益性和公益性等性质,每一个泵站均为独立运行的管理单位。部分泵站由于未有效开展维修工作,进而加大了其自身运行成本,使泵站运行管理陷入恶性循环。相关管理部门由于未高度重视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进而导致各项工作的实际落实效果不够理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乡镇以及村集体也逐渐弱化了水利工程管理,而且多数年轻人不断离开农村,向城市进行迁移,这也使得相关泵站单位只能聘用一些老同志临时进行看管,无法满足中小型泵站的运行管理要求。

3泵站建设与施工管理措施

3.1完善设计,提高标准

对于泵站设计不够规范这一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完善与改造泵站。在相关泵站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技术以及其他因素所带来的限制,进而导致泵站设计存在不规范问题。但通过多次论证与考察,可以结合泵站的不规范问题合理进行改造,具体需要对其内部设置加以改善。在改造泵站时无法变动其地理位置,因此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优化泵站内部设计。而针对无法进行改造与优化的泵站,则应合理进行拆除,以此来维持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

3.2土方开挖施工要点

土方开挖施工重点做好先撑后挖、逐层分段开挖、严禁超挖、土方随挖随运,支护桩强度和静截检测合格后,采用机械开挖基坑上层土方至冠梁标高,然后浇筑桩顶冠梁。待冠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钢管内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待预应力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开挖土方。土方逐层分段开挖至基坑底板标高以上30cm,利用水准仪控制基底标高,防止土方超挖。

3.3自动化系统在泵站运行中的运用分析

之所以将自动化系统应用于泵站运行中,是因为其十分重要,除了可以推动泵站运行现代化发展之外,还可达到如下目的。(1)监控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准确地对泵站设备进行监控,实现数据采集、处理、控制、调节,可及时发现意外事故,并采用有效手段进行解决。从而为泵站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为人们生活、生产奠定良好基础。(2)对泵站控制点参数进行检测分析。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对泵站各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反馈,使值班人员快速了解设备、系统情况,从而发现问题、事故,并以弹窗、警告等方式将其反映给相关工作人员。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修改相关参数的上限值、下限值将自动化系统的实效性、灵活性予以提高。(3)调节泵站设备。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使相关工作人员在操作室便对泵站设备的启停、阀门、供水工艺进行操作。同时,可借助系统内部设置解决值班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的问题。

3.4完善泵站提水基础配套设施,合理设计供水管道

供水配套设施的完善与否与泵站提水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针对泵站提水管道设施老旧、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供水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影响泵站提水效率的因素比较多,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提水效率。针对进出水池布局不合理导致提水效率不高的问题,泵站要提高进出水池效率。具体措施就是要改进不合理的进出水池的形状及尺寸,将进出水池的扩散角、延长前池长度改为折线形、曲线形等,以此减少进气涡流的产生。为了避免水池水力损失的发生,泵站可以在进出水池内增加消旋装置,通过增加消旋装置解决进水池流态紊乱的问题,降低水泵故障概率。例如可以在进水池内设置可随水位变化的消涡装置,以达到提升提水效率的目的。二是要提高管道系统效率。管道系统效率是泵站装置扬程与水泵扬程之比,管长、管径、数量以及安装质量等因素都与管道效率有着内在关系。因此灌溉泵站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管道系统效率,针对水利面积大、用水量大的特点,泵站要结合具体地形实施相应的管道布局方案。例如在管道铺设上要尽量减少附件,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水流阻力系数,提升水流的运动速度。三是要加强对提水管线的日常维护,及时消除渗水漏水等故障。因此灌溉泵站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提水管线的日常维护工作,尤其是在用水高峰时期要定期清理渠内垃圾,以此减少水流阻力,提升供水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泵站建设与施工管理是满足农业生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因此,泵站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建设与施工效率,以此发挥泵站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潘睿.关于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32):67-68+73.

[2]张亮.水利泵站施工的质量管理分析[J].长江技术经济,2020,4(S1):92-93+172.

[3]程跃军.泵站水闸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技术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6):155-156.

[4]高焕涛.水利水电泵站基础施工技术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2):29-30.

[5]张炜.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的施工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