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AI”时代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以成都某高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3

“财务+AI”时代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以成都某高校为例

李扬,徐斐

成都东软学院

【摘要】近些年来,AI(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迅猛发展,也对财会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财会教育方面,却相对滞后,基于传统财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可能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在AI背景下,研究财务教学如何转型,非常有必要。本文以成都市某高校为例,从“财务+AI”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要求,该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对“财务+AI”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索,该高校学生对“财务+AI”教学培养模式的反馈三方面,对“‘财务+AI’时代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这个问题做一些探索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财务+AI”时代下财会相关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型,更好地服务学生和社会。

【关键词】AI(人工智能);财务管理;教学模式

一、前言

近些年来,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迅猛发展,随着财务机器人等人工智能设备的应用,一些财务会计和审计相关工作,正逐渐被人工智能机器人所取代。《经济学人》就曾认为未来最有可能被机器取代的传统岗位中包含财会行业,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将AI引入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当中,传统会计从业人员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未来必将被AI淘汰。作为应用型大学,必须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财务人才。虽然在财务实务领域,AI的应用越来越广,但是在财务教学方面却相对滞后。不少传统高校的财务管理或者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的没有AI的相应课程,有的象征性地开设一两门,并没有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教学体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可能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在AI背景下,研究财务教学如何转型,非常有必要。本文从“财务+AI”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要求,成都某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对“财务+AI”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索,该高校学生对“财务+AI”教学培养模式的反馈三方面,对“‘财务+AI’时代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这个问题做一些探索研究。

二、财务+AI”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要求

随着智能财务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传统财务人才的需求已越来越转向“财务+AI”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一名财务从业人员,要想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不仅需要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知识,在某些方面更需要做到精通,这对应用型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挑战,为了更好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成都某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对成都市部分企业、高校和培训机构等多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社会对“财务+AI”人才的需求特征。

根据调研的结果,在成都市明确要求财务从业人员需要AI等智能领域知识的很少,如要求掌握python语言等,在企业的应聘要求中,提及对应聘财务相关岗位人员的要求中涉及到信息化的主要是能熟练地使用财务办公软件。根据2020 年影响中国会计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活动的结果,电子发票和移动支付成为应用程度较高的成果,但应用率均在50%左右,表面上看,似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大智移云”等在财会领域的应用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智能财务领域的发展状况和应用前景仍需调查论证。但是在调研中的受访者普遍也都认可,正如在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一样,AI在财务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果财会从业人员不趁着现在充实自己的知识,那么未来就只有被淘汰,正如曾经会计信息系统取代手工做账一样,智能财务在将来某一天也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

鉴于此,该高校的财务管理老师根据TOPCARES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了“财务+AI”人才所具备的8项1级能力和28项2级能力,并且在涉及到“财务+AI”专业能力的方面,做出阐述,如表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表中只列举了涉及到“财务+AI”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对于其他能力要求并未列出。需要说明的是,根据TOPCARES人才培养模式,不难看出,对“财务+AI”人才的要求,重点仍是传统财务知识方面,但要求学生具备复合型知识,在信息化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如能进行财务数据的挖掘等。

表1  “财务+AI”人才的能力要求(部分)

能力指标

说明

专业基础知识

管理学科基本理论与结构,管理学、会计学、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方法与基础知识;财务管理专业投资、融资分析等财务决策相关基本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基本理论与方法,各类财务管理系统的业务原理

专业知识

资金筹划、财务预算、投融资、纳税筹划、资本运营、投资论证、资金管控、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等传统财务领域专业知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各类工具及应用相关知识

批判性思维

分析具体的财务管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案的能力;在面对复杂的财务管理问题时,选择恰当的逻辑论点和解决方法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

对包括财务管理相关的各类事实与表象化信息进行提炼与总结,以形成概念化和抽象化的信息的能力;在面财务管理领域的的复杂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能力予以解决的能力

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清晰的评估和描述财务问题表象及其成因的能力,对具体财务问题进行判断和定性分析的能力,围绕具体财务问题,能够提出可行性方案、对可行性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和验证、形成总结性建议、评估改良前景的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文档处理能力(文字录入、word、ppt、excel)、从各类报表、财务报告中准确获取信息能力,评价、整合、挖掘财务信息的能力

基本商业知识与技能

了解初创企业所有权经济原则和基本概念;理解个人理财基本概念,掌握个人理财基本程序和基本策略

商业技能

理解财务管理核心作用,掌握基本财务管理方法,运用财务管理技能解决企业创业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行业应用环境

掌握未来财务管理行业的基本应用技术

系统的构思与工程化

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全方位理解财务管理领域的问题的背景与环境、理解财务管理问题与组织战略的关系、理解财务管理问题对其他组织职能的影响、财务管理问题诊断、确定项目或任务目标

设计

根据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财务管理策略,设计解决思路、根据具体需要,整合财务管理业务流程、根据具体需要,甄选合适的财务管理方法

实施

根据总体目标,制定项目的工作计划及日程安排、制定个人的工作计划及日程安排、协调并组织各类资源、落实工作方案、灵活处理并解决方案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财务信息系统的配置与测试

运行

意识与观念培训、流程与方法培训、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日常事务处理、对财务信息系统维护与支持

三、成都某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对财务+AI”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索

成都某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依托学校的IT优势为背景,积极探索“财务+AI“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对其的实地考察,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财务+AI”类相关课程的开设进行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该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其专业定位描述为“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围绕‘智能+财务’的专业定位,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同时具备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财务RPA技术应用能力强;胜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投融资管理、资本运营、财务分析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智能+财务”、“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和“财务RPA技术应用能力”等体现出人才培养目的从培养传统财务人才转向了“财务+AI”的复合型财务人才。

    2.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该高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根据“财务+AI”的行业新发展,从三个方面对原有人才方案进行了修订,如在课程设置中,设置了更多的“财务+AI”类的课程,设置了更多偏向培养智能管理人才的课程,设置了更多利用智能调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第一,在“财务+AI”类的课程中,原先的培养方案中也有一些计算机和数据分析类的课程,但其更多是作为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而设置,如《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分析与处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ERP原理与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等,而在最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python程序语言设计》、《财务大数据基础》、《智能财务与可视化》、《财务大数据决策》和《RPA财务机器人应用》等课程,原先的计算机类课程偏重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财务ERP的应用,并不能完全满足财务智能时代的需求,新开设的5门“财务+AI”类的课程,更加偏重于对智能、大数据等知识的介绍,并与之与传统财务知识相结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第二,设置了更多偏向培养智能管理人才的课程,原先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中开设有很多会计核算类的课程,课证融合,目的是为学生打好基础,但在开设了“财务+AI”类的课程后,财务管理专业把重心放在了培养“智能财务管理”人才上,相应地缩减了会计核算类课程的线下课时,借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契机,将更多的课时用在“智能财务管理”相关的课程上,以更好地突出专业特色。第三,该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申报和建设了多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利用智能化的手段,进行课程建设,可见AI时代下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不光体现在教学的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的方法中。

3.“财务+AI”类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

如上所述,该高校原先的培养方案中开设了一些计算机和数据分析类的课程,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AI”类的课程,而为了更贴合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未来行业需要的人才,该高校对新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开设了《python程序语言设计》、《财务大数据基础》、《智能财务与可视化》、《财务大数据决策》和《RPA财务机器人应用》等课程。实际上,从2017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开始,在学生大三下学期就需要学习《python应用基础》和《财务大数据应用》两门课程,但主要是作为专业选修课学习,学习的知识非常基础,但这个作为最开始的尝试,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这5门课程,有2门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提高了学分,对原有课程的亮点进行了深入挖掘,对不足进行了更正,如《python程序语言设计》就是在《python应用基础》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深入讲解,学分由2学分提升到3学分。经过整合和之后的5门“财务+AI”类课程重在提升学生的智能财务管理综合能力,其中《财务大数据基础》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大数据基础及大数据在财务中的应用场景,并通过实验教学等方式,学习掌握数据库基础与数据仓库基础、SQL基本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方法,《Python开发与财务应用》课程依托Python基础语法入门,融入财务核算、成本控制、财务分析决策、财务预算预测、投融资决策等财务运用场景,让学生快速掌握Python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RPA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课程集成RPA基础知识、RPA基本语法应用、不同财务场景自动化案例的需求分析、流程设计和程序开发,培养学生面对不同业务场景进行自动化识别和程序开发技巧,《智能财务与可视化》课程以商业智能BI为技术工具,要求学生在不需要掌握复杂技术的情况下,便能完成从数据获取、数据整理、数据建模到报表可视化整个过程的操作,从而掌握高效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大数据财务决策》课程,以财经大数据库和可视化分析工具为基础,以财务分析场景为导向,培养学生大数据分析及应用能力,利用大规模数据进行信息分析和管理决策。

四、学生对财务+AI”教学培养模式的反馈

经过了两年多的实践,从学生评教、督导听课、教师自评等多方面,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对“财务+AI”的教学改革转型还是比较认可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AI相关领域的知识,但是有部分学生反映自己在学习AI方面技能的时候感到困难吃力,并且早期的转型实践只是在学生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开设了两门专业选修课,跟其他课程的衔接不足,对学生而言一下子跨越比较大,在之后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此进行了更改。

五、总结

虽然通过调研,财务行业对“财务+AI”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暂时并不是特别高,但是“财务+AI”的教学转型正在进行中,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未来并不遥远,AI的应用和发展,并将对包括财会行业在内的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高校老师和学生,应当顺应时代趋势,更积极地提升自己的“财务+AI”的复合型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和服务社会。

[1]罗映红.智能财务时代会计人才能力需求分析——基于广东地区招聘信息的统计[J].商业会计,2020(01):120-123

[2]智能财务时代财会人才信息能力需求分析——基于成都市招聘信息的统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07):140-142

[3]崔慧敏,曹宇波.“大智移云”背景下财务人员需求分析[J].财会学习,2020(24):3-4.

(本文系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智能财务背景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扬(1990-),男,汉族,湖北省襄阳市人,讲师,会计硕士,单位:成都东软学院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公司理财、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