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人事管理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框架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事业单位财务人事管理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框架构建

唐颖

桂林市公共投资项目审计中心  541299

摘要:在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是决定其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落实人力管理规划是实现单位战略发展目标的基础,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实行人事财务管理需要协同制度以及目标规划来进行。为了推动事业单位长远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应切实把握财务人事管理规划问题,积极执行规划要求,并制定优化财务人事管理规划效用的方针策略。

关键字:事业单位;财务人事管理规划;问题与对策

引言:

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质,其职能的发挥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人事管理规划是确保单位内财务资源、人力资源配置有效性的依据,单位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以及员工支持,各项工作需要员工来驱动和运行,因此要切实保证人事管理规划的质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目标,制定制度,推动人事管理规划的有效落实,并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作用效果,为单位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1、财务人事管理规划的含义和内容

1.1含义

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支撑各岗位需求,带动单位正常运转,而财务人事管理规划则是一种人事布置策略,其主要结合单位战略发展目标和规划,在分析了单位后续发展所需要的人力数量以及现阶段人事管理形势的基础上,来对人员招聘、选拔任用、职务编制、人力培训以及薪酬设置等进行管控和设计,确保人事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便于人事管理开展,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发展[1]。实际上,想要保证财务人事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在前期需要做好财务人事规划,如此一来管理工作将加高效,财务人事管理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将根据设置的目标来进行,减少工作失误,形成工作原则,约束管理行为,保证管理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战略目标的落实与财务人事管理规划的开展有很大联系,只有做好前期规划才能保证后续活动高效实行,达到单位最终期望的目的。单位要加强对财务人事管理规划的重视,注重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并加强执行力度,最终保证对单位人员的有效管控和调配,确保各级员工各司其职,发挥自身岗位职能。

1.2内容

从实质上看,财务人事管理规划具体可划分为下述三点内容:其一为数量规划,即依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对其未来发展势头、业务开发规模和地理位置分布等情况展开规划,单位自身组织结构以及所实行的商业管理类型等是在进行数量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此来科学设置人事管理未来需要的数量和种类,这里的重点不是预测所需人事管理数量,而是要掌握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并做好科学预测与配比,做好未来发展的科学规划工作;其二为结构规划,需要结合单位行业发展特点、发展规模以及总体战略规划基础上来开展分层人事管理。在这一步骤中主要是进行人才分类,并给予其具体的岗位和职能分配,确保将人才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保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结构规划能够抑制财务人事管理出现组织壁垒问题,有助于财务人事管理系统的搭建;其三则为素质规划,这主要是为保证人事管理更适应单位的岗位需求以及各项业务要求,确保各岗位员工真正具有任职资格。同时结合单位自身发展情况,对选人、用人工作制定严格的要求标准,同时设计培训计划。

2、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未充分得到事业单位的重视

现如今我国已进入到信息化发展时代,在这种背景下财务人事管理规划开始引入高新技术,在纸质信息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后,原本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一时间能够处理更多的信息,便于人事管理筛选人才,提高员工归属感。但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并未充分重视财务人事管理规划工作,实际开展只关注于绩效、薪酬等方面的管理,同时规划管理与信息化融合较低,缺乏高新技术的引入,难以发挥实际工作效果[2]。在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只有做好科学合理的财务人事管理规划,才能确保各岗位员工都能积极发挥作用,有效做到财务管控,避免出现财务问题,同时保证单位具有一定的人才储备,提高工作效率,为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财务人事管理规划中,应积极渗透人性化管理思想,加强思想认知,引进高新科技,同时注重管理制度的制定,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衔接。

2.2 缺乏高水平的人事管理规划人才

通常来讲,财务人事管理规划本身涉及到复杂的工作内容,是财务人事管理的组成部分,而规划有效性的落实,不光要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支持,同时还需要财务人事管理规划工作人员来有效实施,因此单位对此工作方面的人才有很大需求,如果员工工作素质不高,那么最终规划的制定就起不到作用。现阶段由于单位领导对其重视度不高,同时欠缺良好的用人环境,导致财务人事管理规划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单位相关方面的人才稀缺,最终直接影响财务人士管理规划的各项工作内容无法有效落实。

2.3 缺乏严密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做好财务统计,保证工作规范性,有助于更好的实施财务人事管理工作,为此人事管理部门要增加自身严密性,这不光要严格化财务人员团队管理工作,同时还应针对部门完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实行管理制度,能够保证财务部门拥有更合理科学的财务预算。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时缺乏长期规划,也未设立专项资金管理项目,没有严格监管资金收支情况,进而导致对一些资金周转项目不了解,规划工作缺乏充足的数据支撑,导致实际内容欠缺有效性,各项工作难以规范性的开展

[3]

3 解决事业单位财务人事管理规划问题的策略

3.1 加强制度建设,规划人事工作

在开展财务人事管理规划工作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内容,人事部门相比其他部门有着本质的不同,主要注重对员工的管理,而要想顺利开展其中相关的财务工作,需要各部门建立有效衔接,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制定财务管理监督制度能够为单位构建一套适应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财务人事管理起到规范作用。针对单位各类资金,应制定对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流向监督管理,并记录来源,加大资金的利用率,同时能够减少贪污腐败现象,确保各项资金能够用到实处。不同部门要做好财务管理并针对各业务进行登记,同时监督其流程,保证工作的严谨性。另外在获取票据时要依据程序进行登记处理,报销单在填写时要做好分类,同时要得到完整签字后再进行审批,如此一来单位有需要可以直接查询相应的票据资料。要想财务人事管理能够有效实行,就需要有对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并且有效的制度管理,能够降低财务风险,为财务管理提供保障。

3.2 保证人事管理的供需平衡

有必要分析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人才供需情况,特别是其中的关键人才,此项工作能够对各财务人事管理规划各时点中的人才供需进行预测和比较,根据人员数量、结构、素质等特征的不同,了解人事管理的真实需求。一般来说为保证人事管理供需平衡,通常要制定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管理措施以及执行方案,确保在财务人事管理规划的各时点供需都能得到满足。具体规划的内容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等[4]

3.3 加强财务人事管理规划人员的培训力度,保证规划的有效性

财务人事管理规划的有效落实,需要对应的工作人员来实施,结合现阶段人才不足,员工素质不佳等问题,事业单位应大力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强化财务人事管理规划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工作能力,确保他们在培训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业务技能。针对培训计划,在制定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成果不断改进,总结以往问题,保证培训工作有效性。另外针对财务人事管理规划工作,要将培养相关人才作为重点内容,做好人才招聘测试工作,确保人才符合工作要求,并且能够灵活应用相关信息系统、软件,并且工作时能够形成大局观,以单位利益为重,具备良好的工作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在奖惩激励制度与考核机制的制定时,也应将其作为重点内容来考虑,保证财务人事管理规划人员能够积极完成培训以及工作任务,提高规划工作的科学性,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结束语:

财务人事管理工作是保证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手段,有助于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保证职工岗位合理性,进而更好的发挥各项职能。而财务人事管理规划是确保财务人事管理有效运行的关键,直接影响事业单位未来战略发展规划的落实,单位应加强对其的重视,不断改善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优化策略,确保财务人事管理规划得到更好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张玲.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人才资源开发,2022(19):34-35.

[2]朱艳华.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途径分析[J].商业文化,2022(14):80-81.

[3]崔利美.事业单位财务人事管理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财经界,2019(3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