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中国小说物象论——以沈从文、茅盾、穆时英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1
仅就表现对象而言。五四小说除了小说家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之外,更多的就是其以启蒙者的姿态对传统落后、几近停滞的乡村的观照,而1930年代的小说则在关注乡村生活新变的同时,又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对于新奇现代、变动不羁的都市的聚焦。对于现代小说而言,都市生活的深度介入无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它不仅极大地拓展了现代小说的表现领域,为其提供了真正具有“现代”意味的生活原型;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传统乡村生活的表现提供了无法回避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