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小组合作互助有效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初中数学学习小组合作互助有效尝试

左海霞

剑阁县龙源育才学校

摘要: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关键因素在于教师能否及时地对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是否能够对于传统教学的思维习惯进行及时的创新。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将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贯彻实施,保障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策略

 合作学习成为当前社会发展和人才竞争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通过清晰的流程、明确的教学目的、高频的互动,保证了学习的有序发展。合作学习中涉及的教与学的活动完全是围绕着学习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合作学习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活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原则

(一)竞争与合作相互协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学生可以在同伴的交流与沟通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节奏,适当穿插一些合作性质的学习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之前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性格特点将学生适当地划分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中,便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探究学习任务。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组间竞争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如预设竞争目标,开展积分评比,组间互考互问。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能够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喜悦。

(二)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组内讨论一般是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身的见解。任务目标的达成虽然是小组整体的成果,但也不能仅局限于一部分人的合作,要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参与。为使个体与其他组内成员协调一致,教师可预先制订任务学习单,明确个体与小组的任务,在个体任务与组内任务相互结合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任务也可以组内自我分配,在总结与交流阶段或记录、或组织、或总结、或发言,从而使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三)锻炼数学知识的表述能力

无论是组内交流或是组间交流都离不开对数学知识的表述,这也同时反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逻辑的掌握情况。由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讨论与发言,并指导学生学会组织语言,如何针对问题展开自身意见的表达。在梳理总结时,既要做到言简意赅又要全面,表达要有次序,不能泛泛而谈和记流水账,在提炼观点和综合性表达时,要分别体现出对重点内容的把握和学习主题的升华。

二、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组建学习小组

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组搭配,以期达到小组成员结构的优化,使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成绩以及整体的性格呈现均衡分布的特点,即组内成员能够承担组织者和表达者的任务,在性格特征、学习成绩、理解能力、表达意愿等方面要达到平衡,并且性别方面也要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和均衡[2]。一般而言,由组内自愿或者教师引导来组织组内的分工,可采取固定主持或者轮流值守,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角色,组长负责小组的整体组织和管理工作,发言人需要对研究的成果予以展示,记录者要在讨论、学习和成果展现方面做好整理和记录。

(二)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在合作学习时,除了能够主动倾听和学会总结,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合作学习技巧,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便于学习的高效开展。在有限的课堂上,既不能让学生无序杂乱地合作,也不能停留于表面活动,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根据任务的需求有序地开展合作学习。首先,每个成员都应明确活动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学会思考,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再次,总结反思时要有清晰的思路,在归纳琐碎的知识点时要做到条理清晰、过程明朗,多做过程的推导及其完善。最后,在组员展示自己的想法时,要学会倾听,并及时记录,多与自己的思路作比较,完善自身的不足。

(三)结合传统教学方式

合作学习只是一种教学形式,并非主流形式,尤其是对于学习任务比较重、课堂时间较为有限的初中生来说,教师完全将学习难题抛给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学是不现实的。教师可以拿出部分课堂时间用作课堂讨论和学习,将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授课形式加以灵活结合。比如一个全新的知识点,无论怎样引入,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更不用说让学生进行任务的分解探究了。这时就需要教师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讲解,但这一讲解过程的时间不宜太长,10~20分钟即可,时间太长容易引起学生疲劳。当学生掌握全新的知识点以后,教师可以再按照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

 (四)任务设计要精准

为了避免目标的涣散与课堂秩序难以把控,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要对学习目标做出精准的设计,并将学习目标具体化,在数学知识点的分解上便于概念原理的记忆和掌握。在合作技能上,教师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探究和思考,尤其是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与特点,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一个任务与下一个任务之间,搭建起衔接的桥梁。在公式、定理等的扩展应用上,教师还可以设置开放性与创新性的题目,便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来展开思考。

例如,在学习“正余弦三角函数值”时,教师在完成小组划分后,需要帮助学生制订多个学习目标,一是掌握正余弦三角函数值的整个推导过程,二是根据求得的三角函数值进一步寻求不同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三是尝试将生活中遇到的特殊三角形问题用三角函数值的思路解决。

由此学习目标的划分可以做如下安排:1.回顾复习,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特殊三角形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2.学习三角函数的定义,求上述两个特殊三角形中锐角的三角函数值。3.找出不同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如sin 30°与cos 30°、sin 30°与cos 60°等。4.根据上面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如一根立柱在阳光下的投影长度是6米,站在投影末端测得到立柱顶端的仰角是60°,求立柱的高度。这样,整节课不仅衔接了前面的知识点,中间的每一个步骤也都环环相扣并循序渐进。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究,精准完成学习目标。

(五)做好课后评价

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课堂反映、成员发言、问题汇总等方面的总结和评价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观察学生表现,以及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来评判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缺点,针对学习不足的地方给予指导,促进学生反思和自我教学反思。在进行课后评价时,教师要将学生纳入评价的主体,利用自我评价表、学习记录展现合作学习效果。

合理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与优势。借助组内评价,学生能够共同找到在合作性、主动性方面的差距,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知识薄弱环节,便于在以后的学习中创建更好的合作氛围。这就意味着教师对于合作情况进行评价时,一要考察是否对合作学习有着清晰的认知,二要考察小组之间的互动有没有存在问题。在评价时,教师还应该多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设计科学的合作学习评价表。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合理性的奖励,而对于存在问题的小组则要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提高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热情。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探索其中的道理,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协调配合能力。因此,教师应继续完善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与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姬珂.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行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

[2] 顾亚琴.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7.

[3] 张乃中.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