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深度转型与企业创新战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经济深度转型与企业创新战略

陶国全

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分公司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 029200

摘要:对一个企业来讲,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影响人和塑造人,而且在当前社会文化和经济及政治相互交融的情况下,文化还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可以用企业文化来对企业进行调控。因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下面我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及建设作以浅显的论述。

企业文化是一个促进企业员工人格发展的精神信息系统,该系统首先作用于人,然后通过人的力量作用于生产和经济的发展。美国人曾经研究过目标“经济奇迹”,系统分析了日本人的管理特色,最后发现日本企业的管理与美国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日本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通过企业文化形成了员工的价值观和对企业的认识及认同,形成了正确的行为规范,这就是日本企业比美国企业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地方。

我们中国的企业文化在各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自企业诞生之日起,就在企业中日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但这种企业文化必须加以引导、规范和扬弃。那就是弘扬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摒弃消极的世俗文化。这样,企业文化才可以成为一种调控力量,才可以影响企业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力量;企业文化

一、文化是一种员工自身的内在力量,应积极发扬光大,以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1.文化促成企业员工的心理。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心理及状态,使企业具有蓬勃活力,反映在员工身上则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反映在生产上则是应难而上,无往而不胜。

2.文化塑造着企业员工的个性。优秀的企业总形成有优良的企业文化,长期以往形成了员工的工作个性。如大庆战天斗地的铁人精神,体现了员工汗洒荒原大无畏的精神风貌。

3.文化形成员工的工作传统。有敢为人先的工作传统、有迎难而上的工作传统、有顽强拼搏的工作传统。每个企业都有着各自独有的传统文化。

一个企业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员工内力的综合的体现,体现在员工的心理、个性和工作传统等方方面面,它形成一个企业创造的力量和生命的力量。
2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2.1文化建设上热下冷

很多企业进行的文化建设更多的是“领导者文化”,虽然很多企业会进行文化理念征集、文化案例传播等,但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很少真正结合企业实际,真正结合基层实际需求的企业文化建设少之又少。企业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思想理念文化等等都很少结合基层员工的群体意识,这很容易导致企业提出的思想观念和规章制度很难获得基层员工的认可。以G公司为例,该公司进行的文化建设和革新更多地只是将之前已经形成的文化和制度进行改头换面,很少从基层员工群体中收集关于文化建设的具体需求,企业进行的文化培训和推广在基层员工群体中很难得到共鸣,员工对企业向心力的塑造也面临不小障碍。

2.2文化建设考核滞后

目前,很多转型企业的文化建设考核只是走形式,即便设立了党群、政工、人事等相关部门,也很少针对具体的培训和考核进行相应的存档和归类,对考核结果及应用缺乏足够的重视,企业往往将精力放在经营业绩上,文化建设执行情况较差的部门或员工很少受到惩罚,同时执行情况良好的也很少受到表扬。同时,很多企业的思想文化引领与培训工作更多地依照以往的安全文化教程进行照本宣科,很少针对员工的实际操作进行互动和制定实际的解决方案,这类培训和考核很难真正实现员工思想观念的引领。

3转型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策略

3.1思想上高度重视,营造积极氛围

首先对转型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并达成共识,知晓它是企业通往成功路径上必须迈过的门槛。所以必须以坚定的恒心和极大的决心来推动,破釜沉舟;同时也要在企业内营造积极的氛围,让所有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优良而适用的企业文化一定会为企业的腾飞插上翅膀。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基础性工作,工作内容多、难度大、周期长、见效慢,犹如俗语常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要杜绝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指望一开始就立马见效。要既重视高屋建瓴的宏观规划和体系建设,也大力支持各种方式的文化推广项目,用文火慢炖熬汤的心态细致周密地搭建好基础,然后再对这道“文化大汤”悉心“调配”,持之以恒地坚持投入和运作。只有思想上重视、心态上戒骄戒躁,才能让企业文化建设有正确的方向和最佳的质量。

3.2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这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多新媒介。目前很多企业都有企业内部网站、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载体,可以通过这些窗口更好地听取员工的意见。例如,某公司通过在企业内部网站建立员工论坛的方式,让员工在一个自由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想法,企业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定期从论坛上整理员工的意见并做出相应反馈。对于公司的内部各项文化建设活动,企业也通过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宣传,从而加强企业员工对相关活动的认知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此外,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挖掘各类新媒体工具的功能和特点,选取合适的新媒体途径为企业进行宣传,促进企业形象的提升。

3.3提升员工素质

把价值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落实到每名员工的岗位责任中,转化成员工自觉行为,切实提升企业的执行力、竞争力。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好“讲奉献十件好事”“最美青工”等评选,扎实推进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员工道德建设。以“3.5”学雷锋日和活动月为契机,突出“岗位学雷锋、公益学雷锋”主题,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做贡献、志愿服务为他人,推动“好人李记爱心基金”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和品牌化。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最美工作区域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班组”评比等为载体,加大内部文明创建工作督查督办力度,着力改善现场环境,提升文明创建的标准和水平。

3.4鼓励文化个性,提升基层参与感

转型企业在内部管理中进行文化建设时,应及时转变关于文化建设的意识和自身在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定位。企业领导在构建内部思想文化观念时应积极从意识上转变对企业文化工作的看法,将基层员工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及时收集各方面员工对于文化市场观念的反馈,努力实现基层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总体目标之间的结合,在立足于企业大局观的基础上带领各个部门和各岗位员工构建相应的奋斗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企业能够关联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文化企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面对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迫切需要一批骨干文化企业,而骨干文化企业的成长则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企业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能够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文化企业和企业文化的协调共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必然能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 王昕宇.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10,(24).
[2] 华锐. 中国企业精神 [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