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慈中学“慈文化”特色建设架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太慈中学“慈文化”特色建设架构

沈永前

安徽省望江县太慈中学  246280

古太慈,是清官廉吏之乡,慈孝名贤之地。历代先贤教化,域内淳朴民风、勤劳善良品行,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慈文化”。

历史悠久的太慈中学,分合数替,筚路蓝缕,但教育弥兴,成果辉煌。几十年的办学积淀,形成了善学、包容、进取、创新的校园文化, “慈文化”在太慈中学落地生根。

现在的太慈中学是由六所学校合并而成的望江县较大规模的农村初级中学,也是太慈镇唯一的一所中学。目前,有1196名学生,24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16人。

近十年来,太慈中学秉持教育初心,深入挖掘地域风情,历史人文,融汇教育本真,明确提出学校的品牌特色——慈文化。慈文化以慈爱、慈善、廉洁、尚学、明理、创新为六大核心元素,在学校的管理、课程、教学、活动、环境等方面落到实处,逐渐形成学校办学的基本理念。

一、指导思想

以慈为念,彰显特色文化教育生命力,即在“办人民满意学校,育时代合格英才”的办学方向的引领下,以慈文化为主题特色文化,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战略项目,以慈学模式课堂构建为契机,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精品校园活动为展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和学校竞争力。

二、把握原则:

不能为做特色而特色,应在学校已具规模的工作基础上,更有张力、更有动力、更有高效、更有信心去做好工作,借特色之力做好教育之事,取文化之道走远办学之路。

三、文化表征:

化虚为实、化大为小,使之落地生根,与校园、管理、师生融为一体。

慈学课堂——(智慧课堂);慈行管理——(人文管理)

慈爱教师——(魅力教师);慈善学生——(厚德之人)

慈念校园——(馨香校园)

四、核心理念:

育慈学、躬慈行、践慈爱、成慈品、扬慈念

五、特色定位:

特色理念以慈文化为纲;校园环境显慈文化之形

学校管理有慈文化之念;课程活动扬慈文化之神

六、基本任务:

做实心育工作,点亮盏盏心灯;弘扬传统文化,滋润块块心田;

美化育人环境,感染个个心灵;创建慈学课堂,开启扇扇心智;

探索慈行管理,凝聚份份心力。

七、实施策略:

(一)设心育工作组:

1.做实心育工作

以阵地为依托,以兼职心育教师为主体,以心育教育课程探索为主要形式,将预约值辅、两类辅导深入细致开展下去,积极引导干预学生心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2.2017年以来,在心理健康教研组的基础上成立慈文化教研组,包含心育、传统美德、太慈特色文化,使慈文化特色教育有人力支撑;

3.特色教育活动:以慈为念,心育阳光;文化育人,健全品德;见贤思齐,收获成长。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校本教育,健全学生心理素养。创新专题教育与国旗下课程为主要活动内容,每月确立一个主题,每周确立一个中心,持续开展心理健康特色教育活动。

(二)设传统文化组:

1.挖掘本地历史人文,传承慈孝和善的地域特色,形成我校开展慈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

2.将慈孝文化、慈爱文化、诚信文化、廉洁文化等特色文化用活泼生动的形式编成学生易学、易懂、易记的诗词、格言、经文,编制校本教材。

3.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望江精神、养成教育、文明礼仪、学生常规教育等结合起来。 

4.结合我校慈文化特色教育工作,编制《太慈中学慈文化教育读本》,内容应包含心育工作、传统文化宣传、校本活动等。

(三)设育人环境组:

通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诱导学生接受慈文化教育,达到寓教于境、寓教于物的效果。

 1.文化长廊、教学楼道墙壁悬挂太慈名贤,以慈文化为主题的学生作品图片,诗词,打造慈文化墙。

2.命名校园内主体建筑和道路等。

3.科学设计出以慈文化为内容 的景物:花苑、亭台、树名。

4.设计出一些浓缩的体现慈文化教育的核心理念的校语,如倡慈学、育慈心、存慈念、扬慈德、弘慈学、有慈行等,并在不同角落以不同形式展现,使校园真正变成师生学习文化、养成道德、提升思想的慈园。

5.特色教育宣传:凝练文化,植于沃土;精细构建,形成共识;以慈为念,滋润你我。文化宣传做到:简、精、艺、雅。

6.通过优化校园设施与景点的布局,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着力打造慈文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把校内围墙设计成以提高师生家长对慈文化认识为主题的文化墙;在校舍醒目位置设置标志性宣传橱窗;在宣传栏内布置慈文化教育活动内容;在教室走廓悬挂体现慈文化宣传的照片和师生慈文化作品;教室里增设慈文化专栏;按照慈文化特色建设理念为学校建筑命名;按照慈文化特色建设内容在学校老食堂三楼布置慈文化体验馆。

(四)设慈学课堂组:

 学校文化离不开课堂这个基础阵地,慈文化必须融入课堂,否则就失去了其发展的支撑和依托,会缺乏厚度和完整性。

1.推行一种慈学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在初一年级某一学科实验,稳定慈学课堂中的几个特点:课堂环节,设标先学——交流精讲——反馈总结三个环节。把握慈学课堂三个元素,即慈育互动课堂,慈教善诱教师,善学创新学生。

2.构建慈学互动生成的课堂文化,鼓励教师承担课程的开发工作,积极建构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校本课程,全面开发社团活动和校本综合实践活动,如合唱课、乐器课、书法课、象棋课、跳绳课、网页制作课等。

3.开展广泛的慈文化教育活动,国旗下的课程、慈文化主题班会、慈文化教学征集、慈文化手抄板报展示、慈在我心中征文、评选慈文化美德少年、定期举办慈文化艺术节和慈文化体育运动会。

(五)设慈行管理组

1.慈行管理的理念:尊重和信任是最好的管理,健康和进步是最好的成长。

2.用慈文化理念对教师进行慈行教育,提高慈爱意识,每位教师要以人居慈地,工作于慈中,生活于慈园,当存慈心,播种慈念,教洒慈爱。

3.班级管理、处室工作、年级部管理、分管校长管理等要深入践行慈行管理,实现精细、凸现精致,勤政节约,廉洁为怀,务实服务,亲力亲为。

4.打造慈爱教师:

心慈:爱护学生,诲人不倦 ;仪端:仪表端正,言谈文明;

风正:作风正派,道德高尚;学勤:勤奋学习,力求上进;

业精:业务熟练,指导有方 ;纪严:纪律严明,遵纪守法

5.打造最美班级:“用高雅浸润心灵 用文化滋养精神” 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继续做好常规“六个一”工作的基础上,在慈文化特色教育的理念下,打造特色之最,每班级能做到:我班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