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李运动

重庆市巫山县金坪乡卫生院    404700

摘要:肝硬化腹水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它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和肝功能异常,并且还会伴有肝区疼痛,严重的还会出现腹水。但是由于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病,所以很多患者在出现肝硬化腹水之后会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早期肝硬化腹水病情比较轻的时候使用,如果过了一段时间患者还没有好转,就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有些患者是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那么就可以选择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病。对于已经接受过多种西医治疗手段或无法接受西医治疗的患者和家庭来说,中医药治疗无疑是一种非常有优势的治疗手段。通过中医的特色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中医;治疗

  1. 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基本原则

中医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为辨证;以汗、吐、下、和、清、消、温、补为治则;以酸、苦、辛、咸、甘、淡,以辨性。遵循“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的原则,辨证用药,因人施膳,因时施膳。早期以热毒郁结为主,以清热解毒、疏肝养阴为主;中期则以痰凝气滞血瘀为主,以健脾化痰、理气散瘀为主;后期则以脾肾阳虚为主,温补脾肾,化痰散瘀。总之,肝病实脾是肝硬化腹水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

  1. 治则治法

肝硬化腹水患者常伴有水钠潴留,故应纠正水钠潴留,利尿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关键。常采用的主要有:利尿剂和降钾利钠药,利尿剂可促进钠排泄,防止水肿加重。常用西药药物有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方面,中药方面常选用加味六君子汤加减以益气活血为主;而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采用利尿激素进行抢救治疗。

肝硬化腹水患者常伴有肝性脑病或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在采取上述治疗措施的同时应注意对症治疗。

保肝降酶:若伴有转氨酶升高,则应给予保肝降酶;如果有溶血,则应尽早纠正低血容量。

血液净化:对伴有感染或凝血障碍者,可在西医的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对于有肾功能不全者要及时调整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

抗纤维化治疗:对于肝纤维化严重的患者或伴有肝功能不全者,可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辨证施治和西医辨病施治相结合。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休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适量运动等调养。

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主要方药

活血化瘀:临床上,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属“血淤”,瘀血内阻于脾、肝、肾。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先,常用活血化瘀药物有桃仁、红花、丹参、三七等。

利尿消肿:中医认为慢性肝炎、肝癌肝硬化形成的腹水,多属湿热蕴结或痰瘀凝滞不通,当“通则不痛”之证。治疗以利尿消肿为先,常用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有瓜蒌、大黄、芒硝等。

利水消肿: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属于“湿热”证,“湿热下注脏腑”即可见腹水反复发作或顽固不愈。

扶正益气:中医认为肝病患者往往“正气不足”和“病久体弱”,多由脾虚湿盛所致。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关键在于扶正固本和祛邪兼顾。常用益气类药物有黄芪、白术等;利尿类药物有泽泻(包)、茯苓等;护肝类药物有龙胆(包)草等。

益气活血:肝硬化腹水患者在治疗上应注意“攻补兼施”,多以补中益气药为主,适当使用活血化瘀药进行辅助治疗也是必要的,因为血瘀是由气滞血瘀和痰湿凝结引起的,故益气活血药在这两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养血柔肝:肝硬化腹水患者多伴肝气郁结,肝郁气滞是肝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和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因此治疗上应以疏肝理气为主,常用具有养肝作用的药物有柴胡、郁金等;同时配合疏肝解郁中药如代半夏燥湿化痰等进行辅助治疗。

  1. 辨证论治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配合利尿消肿,在具体药物选择上因患者病情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湿热痰瘀、气虚血瘀、湿热血瘀和气血两虚四种症型。

湿热痰瘀:脾肾亏虚、湿热内蕴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治疗上可选用化积祛湿散邪汤加减。

气虚血瘀: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机郁滞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疗要以益气活血为主,对此种类型的患者可选用加味六君子汤加减;同时在药物选择上常选用健脾益气药进行相应调理。

湿热血瘀:多以气、阴、阳虚为主,实则以瘀血阻络为主,故临床上可以用益气活血化瘀之方来治疗。湿热血瘀为其重要病机特色,常用祛瘀消积药或桃红四物汤加减。

气血两虚:气血两虚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气虚血亏、瘀血内阻是肝硬化腹水最常见的病机特点,治疗以益气活血兼补气养血为主;气虚血瘀为其主要病机特色,所以可选用加味补中益气丸或参苓白术散来活血祛瘀。

  1. 现代研究进展

现代研究认为肝硬化腹水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而肝硬化的发生是由多种病因相互作用造成的。其中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这些因素往往导致肝脏细胞变性坏死等损伤,从而引起了肝小叶结构的破坏,最终形成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在以上因素作用下,肝组织中血细胞渗透压降低而发生水肿及腹水,形成肝硬化腹水。此外还有由于血液浓缩、血容量增加而导致体液潴留;或者由于肝小叶结构破坏、血管收缩致使血流减少而引起组织水肿;又或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清中白蛋白及球蛋白减少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可出现腹水。在上述各种因素影响下最终形成了肝硬化腹水。

在治疗上可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相应治疗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中医上认为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所致,其中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其病因复杂多样,但主要原因还是多为脾胃功能失调。在中医上治疗以健脾和胃为主;同时配合清热解毒药物可起到减轻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在西医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利尿消肿、活血化瘀等手段进行相应治疗来达到改善症状之目的,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药物进行相应干预。

  1. 总结

肝硬化腹水在中医的病因病机方面与慢性肝炎相同,但西医对其研究相对不足,缺乏相应的针对性治疗手段;而中医则相对全面地认识了肝硬化腹水形成的病机特点和治则及治法,具有较高的疗效。因此应继续加强相关研究以进一步探索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诊治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机制;同时应该从多方面完善现有中医诊疗手段;并结合西医对其认识加以补充完善;此外还应不断提高患者对中医药作用疗效的认知度。

参考文献:[1]顾欢,芦龙青,朱英.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现状.辽宁中医杂志. 2020,47(04):211-214

[2]黎琮毅,涂燕云.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江西中医药. 20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