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朱国俊

 长兴县人民医院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摘要:目的:为增强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探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的干预作用。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用沙格列汀+胰岛素治疗,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高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可增强治疗效果,能够控制和调节血糖指标,有利于患者病情稳定,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沙格列汀胰岛素;治疗效果

引言: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糖尿病类型,发病原因主要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有关,进而造成血糖升高,患者典型症状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少,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式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由于此类疾病无法治愈,维持需要终身治疗。研究发现,胰岛素广泛应用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到一定的降糖效果,但部分患者胰岛拮抗作用明显,降低了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未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有研究指出,将胰岛素与沙格列汀联合治疗效果更好,能够充分发挥控糖降糖效果,患者不良反应更少[1-3]。基于此,本文于本院2020年07月~2021年0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n=28),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跨度38~75岁,平均(56.97±3.32)岁。对照组28例患者中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5例和13例,最小年龄是40岁,最大年龄是76岁,平均(57.89±4.12)岁。纳入标准:①有三多一少症状者;②意识清楚,依从性很足者;③知晓本研究的内容。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有恶性肿瘤疾病者;③合并传染病者。所有受试者临床资料对比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规定,患者家属了解研究内容,积极配合,自愿签署了知情协议。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用胰岛素治疗,皮下注射30~40U/d的胰岛素注射液,每天治疗两次。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60069)治疗,指导患者每天口服5mg的沙格列汀。两组均治疗30d,观察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观察两组治疗后有无恶心、低血糖等不良反应;(3)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的变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4)观察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

1.4 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血糖指标正常,胰岛功能恢复;有效:患者血糖指标趋于稳定,胰岛功能显著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8

16(57.14)

11(39.29)

1(3.57)

27(96.43)

对照组

28

12(42.86)

10(35.71)

6(21.43)

22(78.57)

χ2

5.263

P

<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n

恶心

低血糖

乏力

发生率

观察组

28

1(3.57)

0(0.00)

1(3.57)

2(7.14)

对照组

28

2(7.14)

1(3.57)

2(7.14)

5(17.86)

χ2

0.785

P

<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3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28

9.91±2.09

6.19±2.05

12.38±4.15

8.24±2.36

10.75±2.16

6.33±1.76

对照组

28

9.89±2.40

7.45±2.15

12.49±3.46

9.52±2.64

10.19±2.16

7.41±2.06

t

0.316

2.548

0.311

2.258

1.131

2.456

P

>0.05

0.001

>0.05

0.001

>0.05

0.001

2.4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功能对比

4两组治疗前后胰岛功能对比

组别

例数

HOMA-β

HOMA-IR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28

24.05±4.18

42.06±5.24

3.26±0.16

2.09±0.24

对照组

28

24.11±3.89

32.58±4.52

3.21±0.22

2.58±0.36

t

0.316

2.548

0.311

2.258

P

>0.05

0.001

>0.05

0.001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提高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可实现远期治疗目标,对患者病情稳定和血糖控制有重要的作用。胰岛素被临床视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起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但患者病情进展情况下,需要大量补充胰岛素用量,影响血糖控制[4-6]。沙格列汀是DPP-4抑制剂,能够延长肠促胰岛素作用时间,降糖效果好,同时,在药物机理作用下能够改善β细胞功能,药效持续时间更长,患者用药后不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良反应少[7]。当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DPP-4被抑制后,机体内的GLP1水平升高,从而起到降糖效果。因此,将两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增强疗效[8-10]

本文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显效16例,治疗有效11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同时,本组无低血糖患者,分别各有1例恶心和乏力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14%)比对照组的(17.86%)更低,逐渐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安全有效,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19±2.05)、餐后2h血糖(8.24±2.36)、糖化血红蛋白(6.33±1.76)与治疗前相比,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联合治疗作用下,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对患者预后改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OMA-β(42.06±5.24),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HOMA-IR(2.09±0.24)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机体HOMA-β和HOMA-IR,效果明显,安全性更强。本文研究成果,证实了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综上所述,联合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

参考文献:

[1]刘金霞.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1):68-69+72.

[2]陈维平,谢芸.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用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5):136-138.

[3]曲淑艳.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用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0):161+174.

[4]高智,李洁.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0):55-58.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基层糖尿病防治学组.基层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及起始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42(04):316-326.

[6]蒲莉.达格列静联合德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现代养生,2022,22(12):974-976.

[7]李美姬,徐毅洁,杨占德.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2,17(11):29-31.

[8]宁勇庆.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5):92-94.

[9]沈小霞.分析德谷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2):82-84+88.

[10]赵贵石,戴跃龙,黄自冲.恩格列净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单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04):457-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