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急诊的科普——有机农药中毒后应该如何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关于急诊的科普——有机农药中毒后应该如何护理

户利平

安阳地区医院急诊科 河南安阳  455000

1 有机农药中毒相关知识

当有机农药进入体内并迅速与收胆碱酯酶结合,此时体内富有活性的胆碱酯酶呈磷酰化,丧失原有活性,更无法正常分解乙酰胆碱,导致体内聚集大量乙酰胆碱,进而诱发相关临床症状,也称为毒蕈碱样(M样)作用,如支气管痉挛、缺氧、多汗、腹泻、腹痛、肺水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恶心、紫绀、瞳孔缩小、流涎等。还会出现“烟碱样(N样)作用,如肌力减退、肌颤、心率加快、呼吸抑制、血压上升、麻痹等,与此同时还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共济失调、发热、头晕、烦躁、呼吸衰竭、惊厥、语言障碍、昏迷等。应用大剂量阿托品后可对M受体形成抑制,还可在一定程度消除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部分N样症状以及M样症状,然而却无法直接消除肌颤,更不能复活胆碱酯酶。解磷定能可复活丧失活性的胆碱酯酶的同时分解乙酰胆碱,还能结合有机磷形成无毒物质。

1

2 有机农药中毒后护理措施

2.1 做好急救处理

有机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之一即彻底且快速清除毒物,切断毒源。若衣物不慎沾染毒物需立即脱下,快速清洗被污染的头发与皮肤,若口服有机农药且呼吸正常需立即运用胃管抽取毒物,随后运用25℃-38℃温水对胃进行全方位清洗。在此过程中运用1-3万毫升洗胃液,直至洗胃液无农药气味与食物残渣。运用冷肥皂水清洗不慎沾染农药皮肤时需,如果农药为敌百虫,由于农药与碱性液结合后会提升毒性,所以严禁运用肥皂水清洗。针对口服农药者洗胃可运用1/5000的PP液或2%苏打液,但需指出的是,苏打液不能应用于敌百虫中毒,且4049、1059、1065中毒也严禁应用PP液。同时,禁用硫酸镁作为导泻用硫酸钠,因为体内吸收镁离子后会抑制中枢神经,硫酸钠无镁的不良反应且会增强导泻作用,口服1-2h需排除水性大便。若中毒者躁动不安,需运用约束带后插入胃管,洗胃过程中及时调整体位,避免胃内因形成四腔造成洗胃疏漏,缓慢旋转或上下抽动胃管,防止胃管被食物残渣阻塞而影响毒物顺利排出。

运用特殊解毒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准确把控用药时间与剂量。由于有机农药中毒者对阿托品具有加大的耐受量,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程度给药,若病情严重,那么给药间隔时间相对较短,持续给药至轻度阿托品化和中毒症状缓解。同时严格按照医嘱应用解磷定,该药物强调早期使用,若应用时间较晚则会造成胆碱酯酶老化,影响复活成效。不同有机农药中毒会有不同疗效,其中4049、1059、1605具有较好中毒效果,敌敌畏与敌百虫则效果相对较差,乐果中毒基本无任何效用。在此过程中还要明确重复给药剂量与时间,严禁盲目加大用药剂量,若用药剂量大则会对呼吸与胆碱酯酶活性形成抑制,甚至会在一定程度阻断神经肌肉传导,进一步加大农药中毒程度。此外,还要合理调整静脉滴注速度,若滴注速度过快会诱发心动过速或头痛。

3

2.2合理调整饮食

通常有机农药中毒者在洗胃后48h即可饮食,相关研究者认为,早期进食可促进肠胃蠕动,消除因抗胆碱药物对消化腺分泌影响,从粪便中排出毒物。所以,科学合理饮食不仅能防止发生反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已损伤的消化道,故而需做好饮食护理。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①有机农药中毒患者需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或流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当。②严禁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③多食用新鲜果蔬,人体可从新鲜果蔬中汲取所需营养成分,有利于身体各项机能恢复。④避免食用山楂、桔子汁、酸奶、苹果等酸性食物以及蛋白质质量偏低食物。在调配食物中可添加调节胃液酸碱度的碱性食物;⑤肝部会对脂类食物或部分残留农药行氧化,将吸附于肝部的毒物氧化至毒性300-6000倍左右的剧毒物后再随胆汁存储于胆囊以及随胆汁慢慢排放至十二指肠,最后随粪便排出。⑥一般脂肪为大颗粒物质,消化速度缓慢,若摄入超出标准范围,不仅会对胃的排空造成影响,最重要脂肪会在肝内沉积,减弱肝功能,影响胆盐肝肠循环的同时对胆囊形成刺激,阻碍其规律性收缩,加快毒物随胆汁流入小肠速度,导致小肠液无法有效且迅速地消除毒素,甚至会因再吸收诱发中毒反跳,所以,有机农药中毒患者应减少如牛脂与猪脂等脂肪摄入。此外,口服有机农药中毒患者行催吐与洗胃治疗后需禁食24h,在恢复饮食之前给予保护胃黏膜药物,同时从低脂流食与高蛋白饮食为主,渐渐恢复至普食。

4

2.3 加强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协助医生对有机农药中毒者进行抢救和治疗时需明确其服毒原因,如情感、家庭矛盾、疾病等原因。人的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身心健康,会根据自身性格感悟外来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与自身特征有关反应。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文化背景、年龄、心理特征、经历等采取针对性心理疏导。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聆听患者倾诉,保持客观且公正态度,严禁运用训斥或歧视等刺激患者情绪方式,重点在于帮助患者调节内心,树立面对生活和现实勇气与信心。此外,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心理,并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必要时可运用肢体语言鼓励患者,或支开家属让患者独自宣泄,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在于消除患者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