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中医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

邹琴琴,丁惠

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心力衰竭患者114例,视为本次实验探究主体,依据患者的护理方法差异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老年慢性心理衰竭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治疗,根据中医理论的知识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效的诊疗手段,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康复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治疗效果

目前考虑到我国生活节奏加快,心脏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其中慢性心率衰竭通常是心脏病的终末期,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从整体来看,诱发心力衰竭的因素较多,主要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等多种原因有关,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而言,主要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发病后会导致患者的心肌收缩减弱,致使其血液循环难以满足自身代谢的同时,也无法满足静脉回流。

慢性心力衰竭多见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经过漫长的治疗,然而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致使病情迁延,那么死亡的风险便会直线上涨。所以在大量临床研究中也进一步指出,心力衰竭发生原因常常和心室、心房受累有关,而冠心病心脏病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这一症状发生的重要原因,从病理学角度分析来看,因为慢性心力衰竭可分为不同的证型,因为其发病部位的不同,涵盖了全心、右心、左心等不同位置的衰竭,而且不同位置的衰竭表现的症状也有所差异,例如左心衰竭常伴发呼吸阻塞及咳嗽,致病因素常由于血供下降,从而导致肺部发生淤血。一般多因性的慢性心力衰竭常有多种病因所致,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上升,这一疾病也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不可逆疾病,患者病情严重且迁延不愈,典型症状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从而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从而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除了实施药物治疗,心脏康复治疗也成为了目前主流的诊疗手段,随着我国医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中医康复治疗成为了治疗心脏疾病的主要手段,通过中医康复治疗还能发挥降压调脂、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心力衰竭患者114例,纳入此次研究,依据患者的护理方法差异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实验组男性28例与女性29例,患者均龄为(68.53±6.31)岁,平均病程为(2.13±1.22)年;对照组男性31例与女性26例,均龄为(69.04±6.32)岁,平均病程为(2.09±1.24)年。纳入标准:两组患者依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的标准,在我院心血管科室确诊为心力衰竭≥12个月以上的患者,心功能分级在I~III级之间的患者,病情稳定超过6个月,年龄均为60岁以上。排除标准:近6个月出现了致命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的患者;合并严重疾病的患者;无法生活自理的患者;病情限制无法活动的患者;存在意识和认知障碍的患者均不纳入本文实验。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向患者积极讲解心力衰竭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药物用量、日常饮食注意事项等。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的变化,实施对症治疗。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取中医康复治疗。指导患者实施合理的运动,促进心功能指标的改善。第一,中医治疗。在患者住院的过程中,为患者实施温灸、耳穴埋豆、穴位拔罐、中药熏蒸的治疗。第二,中医运动。患者可以练习八段锦或太极拳,向患者讲解运动的注意事项,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若运动中出现了身体不适就要停止运动。患者停止治疗超过3天,则表示为退出试验。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运动康复训练,运动康复治疗的方案要依据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确定。从低运动量逐渐加大运动强度。步行6min实验要依据患者身体具体状况而定,让患者在安静、空气流通的走廊里运动散步,告知患者实验的目的,让患者尽可能加快行走的步伐,患者可根据自身感受来调节行走速度。

1.3评价标准

采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结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均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诊疗后的有关指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F-36评分量表

实验组

对照组

P

精神健康

77.62±7.32

65.21±6.38

〈0.05

整体健康

68.29±8.61

54.43±6.69

〈0.05

生理功能

66.69±6.82

48.19±5.94

〈0.05

情感职能

89.33±8.61

75.59±7.28

〈0.05

社会功能

76.39±8.15

62.19±7.62

〈0.05

躯体疼痛

88.82±7.76

70.51±5.94

〈0.05

身体活力

70.33±6.29

62.46±5.18

〈0.05

3讨论

心慢性心力衰竭是为大部分心血管病症的最后期,常发生与老年人群中。由于患者的身心受到影响,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加之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不足,尤其是高龄患者,记忆力减退,行动能力降低,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极慢,难以养成有助于养病的最佳习惯。而药物治疗只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改善,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无明显影响,导致许多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欠佳。

常规慢性心力衰竭常用药物治疗。随着中医康复理论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八段锦、中医耳穴、温灸等手段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和心功能等级有积极的作用。八段锦作为气功的其中一种类型,动作简单,不会遭受设备、场地、季节等原因的干扰,是患者日常进行康复锻炼的最佳方法。八段锦的动作可以促使患者自然放松且动作轻柔,运动流程中配合冥想,能够养心血、保持五脏的安宁。根据本文研究可知,通过中医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是改善患者机体状态的最佳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为老年慢性心理衰竭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治疗,根据中医理论的知识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效的诊疗手段,同时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婕.临床中医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2):168,198.

[2]张海勋,侯凤芝,张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中医慢性病综合管理对康复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J].新中医,2020,52(2):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