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与抑郁调查及心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与抑郁调查及心理干预

赵良辰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省吉林市132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并探究合理的心理干预的干预效果,以指导临床,并未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基础。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首次于我院就诊病接受介入治疗的148例老年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将两组分别命名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基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治疗过程中患者表现出的具体状况予以针对性的心里干预。通过焦虑抑郁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焦虑与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估心理干预效果。结果:预后实验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方面均优于参照组。结论:对正在施行介入疗法的冠心病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对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不良情绪;心理干预

引言

目前,由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这个治疗方法所产生的损害范围通常可接受,并且可以使冠状动脉重新恢复正常畅通,因此在医学上比较多地把这个方法应用于治疗冠心病诊断当中,不过由于其也存在着一定不足,因此主要从治疗风险方面考虑,风险比较大,并且所需要技术难度也非常大,所产生手术花费通常也会较高,而这些原因对病人治疗的心理情况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治疗前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焦虑心理,不良的情绪对治疗效果十分不利。本文将对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法以及对病人心态加以干预进行介绍,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成功实施PCI诊疗的老年人冠心病患者148例,当中男78例,女70例,年龄59岁-87岁,均龄70.42岁;主要病变类别:心肌梗死44例,严重不稳定型心绞痛104例。根据随机分组原理,将全部病例简单地平均分为两组,一个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参考组,实验组:男40例,女34例,年龄59岁-87岁,均龄72.63岁;参考组:男38例,女病人36例,年龄60岁-85岁,均龄75.34岁。采用比较与分类统计学方法,对两个人群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加以对比,P>0.05,可开展对比分析试验。

1.2研究方法

为纳入的全部对象提供常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如下:

1.2.1放松疗法

引导病人采用聆听轻音乐和深呼吸的方式使心情获得轻松,使病人不良情绪和心理状况有所好转。鼓励患者与家属或者病友聊天,使内心紧张情绪得到放松。减轻其恐惧感和紧张感。

1.2.2支持性心理干预

手术进行前,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展开交流,主动拉近医患关系,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效果,也可邀请手术成功患者现身说法提升其治疗信心。同时告诉病人与其家属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让病人及时作好心理准备,护理人员在进行风险传达和讲解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防止患者恐慌加剧,影响其治疗信心。

1.2.3认知干预

采用回放录像、图片等方式帮助病人提高对冠心病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让病人清楚各种处理方法及其药物作用。耐心详细地为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先进性,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情绪调整,使其身心状况获得改善。

1.3评价标准

采用焦虑症自我考核评价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两种量表均由Zung编写,用以判断病人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水平。SAS和SDS的量表分别根据20项目对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打分,SAS标准分50分,患者打分在50-59分,定义为轻微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之上为严重焦虑。而SDS的标准分为53分,打分在53-62分轻微抑郁、63-72分中等抑郁、72分及之上为严重抑郁。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利用统计学P值衡量和评估本次实验探究的结果数据以及论证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是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学术含金量。P<0.05表明实验验证出了一定值得信赖的研究结论,可后期进行进一步探究,以确定更具参考性的科学实验结论,进而指导临床。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心理指标评分比较,由表1可见

表1  患者治疗心理指标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74

53.9±1.62

32.68±3.15

50.1±1.78

30.42±0.61

参照组

74

53.2±1.70

44.13±3.87

50.6±1.54

46.36±1.03

t

14.513

4.966

P

0.001

0.001

3讨论

目前,临床上针对冠心病的治疗常采用冠脉介入技术,其治疗效果肯定。但其也存在一定不足,因创伤性和较高的治疗风险,导致很多患者治疗前后承担着较大心理负担,尤其老年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更为严重。由此,为保障治疗效果,对患者采用必要的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其可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加了病人的医疗配合率,同时还能够保证手术进程顺利进行,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研究结果显示,在1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接受了护理干涉的实验组与仅接受日常照料的参考组,在护理前的SDS和SAS评分都较高,这也表明了病人的确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但在接受了心理干预治疗后,实验组的SDS和SAS评分却明显降低,而且其下降的程度很明显地超过了参考组内SDS和SAS评分所下降的程度。这也充分说明了,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焦虑和抑郁,具有十分积极的心理护理意义。

综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可积极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李倩.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焦虑抑郁症状采取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0):54.

[2]许继昆.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与抑郁调查及心理干预[J].人人健康,2018,(16):259.

[3]周建军,马克娟,刘梅颜.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1):4020-4023.

[4]李洋.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与抑郁调查及心理干预[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10):1280-1281.

[5]苏晓东.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与抑郁调查及心理干预[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6):11-12.